?

鉆孔灌注咬合樁在施工中的質量控制

2018-04-25 09:55段洪博
中國住宅設施 2017年9期
關鍵詞:導墻

段洪博

摘 要:基坑支護使用鉆孔咬合灌注樁是一種成熟的基支護結構,在基坑支護、方面得到廣泛的使用。結合工程施工實踐,針對鉆孔咬合灌注樁的施工工藝以及在施工過程中總結的質量控制成功方法。

關鍵詞:超緩混凝土;樁管;垂直度;咬合樁;導墻

1施工特點及工藝

鉆孔咬合灌注樁是素混凝土樁(以下簡稱樁A)和鋼筋混凝土樁(以下簡稱樁B)之間相交并列咬合的一種基支護結構墻。排列方式是樁A與樁B之間隔連續布置。施工中首先施工樁A,樁A使用的是超緩混凝土在凝固之前完成樁B施工,并切掉樁B與樁A相交部分。必須在樁A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樁B施工從而實現樁A與樁B之間的連續咬合。參與鉆孔咬合樁施工的機械有樁管鉆機、樁管、150噸吊車、重力式抓斗等機械。

1.1鉆孔咬合樁施工

鉆孔灌注樁施工開始,為保證圍護結構墻連續性需要連續不間斷施工,鉆機先就位于樁A并先施工,隨后鉆機移位于樁B開始施工,其施工先后順序是A1→A2→B1→A3→B2→A4→B3→A5→B4→……,如下圖所示。

1.2鉆孔咬合樁導墻施工

為了控制鉆孔咬合樁樁管的定位精度和鉆孔咬合樁施工過程中成樁垂直度得到有效的控制,在樁頂上部首先施工鋼筋混凝土導墻。具體步驟為:①、場地平整至合適標高 ②、根據設計要求在場地進行放樣出樁位中心線,以放樣的樁中心線作為導墻的控制線。③、導墻溝槽開挖,將符合要求的樁位中心線作為溝槽施工的控制線。溝槽開挖完畢后,重新測量放樣,將樁位中心線引入溝槽中,樁位控制線是為導墻模板架設提供精度控制,以導墻模板控制精度來控制導墻中心線精度。④、導墻鋼筋綁扎,在溝槽施工結束后依照導墻設計要求綁扎鋼筋。⑤、模板和混凝土施工,在振搗過程中防止振搗不均勻,同時避免振搗多度造成混領土離析和模板位移。

1.3鉆孔咬合樁成孔、澆筑施工

單樁A成孔工藝,樁管鉆機以樁管中心位置對準即將施工樁的中心位置,作為樁管鉆機定位點。在樁管機位置確定后,吊車裝第1節樁管放入樁管鉆機抱箍鉗中,在吊車配合下調整樁管垂直度至符要求后,回旋下壓樁管,下壓入土深度約為1.5~2.5m。使用重力式抓斗在樁管內取土,取土與下壓樁管可以同步進行,但始終保持樁管內取土面至樁管下底口土層厚度保持在2.5m左右。當第1節樁管壓入后上部預留1m至1.8m方便連接下節樁管和檢測樁管垂直度,如不符合設計要求則需要調整糾偏,糾偏至符合設計要求后則開展下一節樁管的安裝,然后樁管鉆機下壓抓斗取土,取土和下壓樁管可以同時進行,直至達到設計咬合樁樁底部標高;樁A與樁B成孔工藝一致。

單樁A成孔同時完成澆筑的工藝流程,在此簡單介紹樁A施工工藝基本流程如下。場地平整→樁位放樣→施工混凝土導墻→樁管鉆機就位對中→吊車配合安裝第一節樁管→測控樁管垂直度→壓入第一節樁管→校對樁管垂直度→抓斗取土同時樁管持續壓入進→檢查孔深→清理渣土→安放混凝土灌注導管→灌注混凝土并逐次拆除樁管→測量混凝土面標高→管樁鉆機移位。

鉆孔咬合樁樁B工藝流程:平整場地→測量放中心線→施工混凝土導墻→樁管鉆機就位對中(鋼筋籠制作)→成孔→一次清孔→鋼筋籠安放→混凝土導管安裝→二次清孔→澆注混凝土。①成孔設備就位后,必須平正、穩固,確保在施工中不發生傾斜、移動。為準確控制成孔深度,在樁架或樁管上應設置控制深度的標尺,以按設計樁長控制成孔深度。②鉆孔灌注樁成孔結束后首先檢測成孔樁的中心位置、孔徑、垂直度、孔深和沉渣厚度。③在鉆孔咬合樁施工前,為了解土層情況、施工特性及檢測孔壁穩定性,測試成孔過程中應測定沉淤厚度、成孔垂直度、孔徑和孔壁穩定,以便核對該地區的地址條件,針對地質條件來篩選設備、以適宜鉆孔咬合樁的施工工藝及技術要求。

1.4混凝土鉆孔咬合樁灌注控制

樁A、樁B成樁過程中都采用Φ250mm的法蘭式導管澆筑混凝土,,混凝土澆筑時導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控制在2m至6m之間,其中最小埋入深度不小于1m。每次拔出導管高度禁止超過4m,澆筑過程中禁止將導管埋入過深或脫離混凝土面,。在樁B混凝土灌注中應為防止鋼筋籠上浮特在鋼筋籠下端焊接底板;當混凝土澆筑進入鋼筋籠底端2~3.5m后,可適當提升導管。導管提升要平穩提升時注意關注鋼筋籠情況,避免提升導管沖擊過大鉤帶鋼筋籠上浮或移動。對于樁A,每車混凝土都需要監測其坍落度情況及緩凝時間,并均取1組樣品試件,,直至樁B兩側樁A全部完成施工為止。灌注過程中可邊灌注混凝土邊拔管,但始終保持混凝土面高于導管底面2m厚度。施工過程中發現問題立即采取應急措施。往往一臺鉆機無法滿足施工進度要求,需要多臺鉆機分段施工,這就存在與先施工段的接頭問題。處理方法為在施工段與段的端頭設置1個砂樁(成孔后用砂灌滿),待后施工段到此接頭時挖出砂子,灌上混凝土即可。

2 關鍵步驟的質量控制

2.1樁位定位偏差的控制

設置一道鋼筋混凝土導墻在鉆孔咬合樁樁頂位置,導墻上定位孔是經過測量放樣確定,定位孔直徑比樁徑大20mm至40mm。待鉆機移動至規定位置后,將第1節樁管放入定位孔并檢查調整,確保樁管與定位孔之間的距離保持一致。

2.2成樁的垂直度的控制

施工前期先檢查并校正施工樁管的順直度首先在平整的路面檢查單節樁管的順直度,若不符合要求及時校正或更換,然后依照樁長組裝樁管,樁管組裝后的偏差、順直度控制在1‰至2‰。檢測方法為:在樁管兩邊放置相互平行的兩條線,然后用直尺進行檢查。施工過程中樁的垂直度監測分為地面監測和孔內檢查:在地面選擇兩個相互垂直的方向,采用全站儀監測地面以上樁管的垂直度,做到及時發現及時糾正??變葯z查:在安裝下一節樁管之前,需要用“線錐”或“測環” 檢查孔內垂直度。如果不合格及時進行糾偏至合格才能進行下一節樁管施工。

2.3成樁糾偏

施工過程中檢查垂直度超過設計要求,必須進行糾偏,常用的糾偏方法有以下三種。①調整鉆機的油缸進行糾偏:樁管入土不深(5m以上)或偏差在可控范圍,調整鉆機頂升的兩個油缸和兩個精調樁管垂直度的油缸,可達到一定的糾偏。②樁A糾偏:如果樁A在入土偏移較大并且在5m以內,可先調整鉆機油缸直接糾偏。如仍然到不到要求,可向樁管內填黏土或砂,拔管和填土同時進行,直至將樁管提升到垂直度檢查合格的位置;③樁B糾偏:樁B使用的糾偏方法與樁A使用的糾偏方法基本相同,其不同之處是樁B填的是混凝土,樁A填的是沙或黏土。如果統一填黏土可能會在樁A樁B間留下土夾層,影響排樁的質量。

2.4超緩凝混凝土的施工時間控制

樁A用的混凝土的緩凝時間是根據完成相鄰單樁B施工時間來確定,根據咬合樁施工工藝,樁A初凝時間為:T=3t+k。(式中t—單樁成樁時間,一般取12h;k—預留時間,取24h。)一般初步控制樁A初凝時間為60h,在施工中可以根據實際施工情況進行調整。

3小結

作為一種新型基坑維護結構,鉆孔咬合樁已在建筑工程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和推廣。這種樁基維護施工方法簡單不僅可以保護建筑安全和周邊環境。鉆孔咬合樁成樁質量穩定、成樁垂直度高、造價經濟。鉆孔咬合樁成孔施工中采用全樁管護壁,樁A與樁B在混凝土緩凝前結合成一個整體,最終凝固后形成支護、抗滲能力的整體墻,樁底都深入不透水層2米以上可以很好的隔斷基坑內部地下水相連與外界相連,從而可以有效防止冒底現象發生。

猜你喜歡
導墻
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地下連續墻施工技術要點及難點探究
張院水庫大壩塑性混凝土防滲墻施工技術
地下連續墻施工質量控制要點探討
雜填土層條件下地下連續墻導墻施工技術研究
非常規導墻施工技術研究
河口水電站下游導墻爆破拆除試驗參數的確定
地鐵深基坑地下連續墻圍護結構施工技術探討
水庫大壩截滲墻施工技術探析
淺議輕型地連墻施工技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