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釋浙江省蠶種冷藏浸酸技術規程

2018-04-26 01:01何恩潔朱春群
蠶桑通報 2018年1期
關鍵詞:蠶種技術規程冷藏

何恩潔,朱春群

(浙江省蠶種質量檢驗檢疫站,浙江 杭州 310019)

1 前言

DB33/T 2019—2016《蠶種生產技術規程》已經由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于2016年12月31日發布并于2017年1月31開始實施。有關蠶種冷藏浸酸的技術規程主要是在標準的第5、6部分。本次修訂目的是為了進一步規范蠶種冷藏、浸酸技術處理和操作方法,達到促進蠶種發育齊一,保證和提高蠶種質量。同時增加一些新的技術處理方法(例如新增了滯育卵冷藏內容),滿足新形勢下的蠶種生產需要,提高蠶種生產者的經濟效益。

2 蠶種冷藏技術規程

2.1 冷藏的定義

通過一定的低溫保護,解除滯育卵的滯育或抑制活性卵的發育,使胚胎整齊發育,蠶種能按預定日期出庫的過程。

2.2 越年種冷藏標準

越年種冷藏標準見表1。

表1 越年種冷藏標準

2.2.1 冷藏方式

目前生產上使用的是復式冷藏(2次冷藏)。

2.2.2 冷藏作用

第1次冷藏主要是為了解除滯育,使蠶種可以使用;第2次冷藏是主要是為了抑制發育,延長蠶種使用期限,同時促進蠶種胚胎發育整齊。

2.2.3 中間感溫

將蠶種逐批移出冷藏場所,緩慢升高溫度(日升溫幅度不超過3℃),先在9℃~10℃溫度下保護;當胚胎發育到乙1~乙2胚胎時,再用10℃~13℃溫度保護。

2.2.4 生產應用

經營者在入庫前確定蠶種用種時間:分春用、春夏兼用、夏用,在每年的2月10日前可以更改用種時間。

2.3 冷藏浸酸種的冷藏標準

冷藏浸酸種浸酸前的冷藏標準見表2。

表2 冷藏浸酸種浸酸前的冷藏標準

2.3.1 冷藏方式

目前生產上一般采用預定冷藏日數為45 d~60 d,產卵后經過50 h~54 h,積溫690 ℃~759 ℃,卵色為赤豆色。目前浙江省的秋期蠶繭生產布局采用這個方式就可以基本滿足用種需要。

2.3.2 冷藏時限

需重點掌握冷藏時間必須大于40 d。因在生產實踐中,存在對冷藏時間少于40 d的蠶種進行浸酸后,多次出現孵化率較低的情況。

2.3.3 生產應用

生產者根據用種需要結合標準需要的冷藏時間,合理安排制種時間。

2.4 滯育卵冷藏標準

2.4.1 滯育卵的定義

蠶卵產下后逐步進入發育停滯階段,即使在適合胚胎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下,也不能繼續發育孵化的蠶卵。

2.4.2 適用范圍

已超過即時浸酸或冷藏浸酸適期(原種未滿10 d,一代雜交種未滿20 d)但又需改為秋蠶用的蠶種。

2.4.3 浸酸前的冷藏

多絲量品種冷藏時間應不少于60 d,中絲量品種冷藏時間應不少于55 d。

2.4.4 生產應用

注意只能用于晚秋蠶;孵化率一般比冷浸種低1~2%。

2.5 丙1胚胎冷藏標準

丙1胚胎冷藏標準見表3。

表3 丙1胚胎冷藏標準

2.5.1 冷藏目的

通過低溫冷藏抑制胚胎發育,延長中間感溫和浸酸后的蠶種使用期限。

2.5.2 冷藏胚胎

丙1胚胎。經過試驗和實踐,丙1胚胎相對于丙2及之后的胚胎更耐冷藏。

2.5.3 生產應用

超過冷藏期限的蠶種,隨著冷藏時間延長,孵化率會逐漸下降。

3 蠶種浸酸技術規程

3.1 浸酸的定義

蠶卵經鹽酸處理,促使胚胎活化的過程。蠶卵產出后在20 h內浸酸的,稱為即時浸酸;蠶卵產出后先冷藏再浸酸的,稱為冷藏浸酸。

3.2 浸漬標準

浸漬標準見表3和表4。

表3 即時浸酸種的浸酸標準

表4 冷藏浸酸種的浸酸標準

3.2.1 效果因子

比重、溫度、時間三者相輔相成決定著蠶種浸酸后活化的效果。

3.2.2 生產應用

對第1次使用的鹽酸,應在浸酸前30 d,用已冷藏30 d以上或適合即時浸酸的蠶種,進行安全鑒定。未經安全檢測的鹽酸不能使用,用過的鹽酸可重復使用。

3.3 浸酸操作標準

3.3.1 浸酸操作流程

出庫檢查→插種裝籠→浸酸脫酸→脫粒漂洗→脫水晾干→比重脫鹽→稱量裝盒→入庫冷藏。

3.3.2 浸酸操作要點

3.3.2.1 浸酸工作循環表

按浸酸計劃,寫明每個浸酸單元蠶種的場名、批次、品種名、張數等,浸酸過程中隨著蠶種傳送,各崗位填寫內容并簽名,最后回收存檔。

3.3.2.2 浸漬時間

蠶種下缸后1 min、3 min、5 min時通知調溫人員測報缸內鹽酸溫度,并做好詳細記錄。當鹽酸液溫高于或低于標準溫度時,根據液溫每升高或降低0.1℃,浸酸時間則相應縮短或延長2 s及第1 min的溫差減半。

3.3.2.3 比重

采取浸酸后隔日比重。先輕比、后重比,適當提高輕比比重,壓縮輕重比開差的原則。一般鹽水的比重在1.075~1.095范圍,輕重比開差控制在0.01~0.015,淘汰輕比浮游卵和重比下沉卵。

3.3.2.4 浸酸蠶種的保護

鹽比前在20℃~21℃的溫度中保護,濕度保持干濕差2℃~3℃;鹽比晾干后以22℃~23℃的溫度保護,稱量室的溫度控制在24℃左右。入庫前先放外庫用10℃~13℃溫度保護6 h以上,達到丙1胚子時入內庫冷藏。

3.4 浸酸適期標準

3.4.1 即時浸酸種

3.4.1.1 浸酸適期

盛產卵后蠶種用24℃~25℃保護20 h。中系品種積溫在300℃左右、日系品種積溫在310℃左右;大部分卵色呈淡黃色,少數呈黃色,為浸酸適期。

3.4.1.2 盛產時間

指每張蠶種產卵量達到50%的時刻。

3.4.1.3 生產應用

注意需記載好盛產卵后每h保護溫度。根據積溫,結合卵色確定浸酸適期。

3.4.2 冷藏浸酸種

3.4.2.1 浸酸適期

蠶種達到浸酸前冷藏標準后,按預定出庫時間,先用10℃~13℃過渡2 h,再經自然溫度3 h~5 h,為浸酸適期。

3.4.2.2 生產應用

確保浸酸時鹽酸比重、液溫、浸漬時間的準確;下缸浸酸前防止溫度激變。

4 小結

4.1 技術規程來源于生產實踐的經驗和教訓

《浙江省蠶種生產技術規程》是結合實際生產的經驗和總結生產事故的教訓,集合而成的生產技術精華。因此對蠶種生產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意義,特別是對蠶種冷藏浸酸工作具有良好的規范作用。

4.2 標準是一條安全線

標準制定的指標,是相對安全的指標,超出指標范圍的操作就可能產生不安全因素。比如冷藏期限,超出冷藏期限的蠶種會隨時間的延長而逐漸降低孵化率,并影響體質健康度。

4.3 標準是質量取勝的關鍵

隨著時代的變遷,科學技術的進步,信息的暢通,影響蠶種質量的品種、環境、技術水平等因素的差異越來越小。生產者要想在蠶種質量上取得領先,關鍵是看誰做得細和做得好,最有效的辦法應該是從抓生產標準做起。制定企業生產標準和技術規程,嚴格規范生產各環節的操作,減少工作錯誤率,提高生產效率,從而達到提高蠶種質量和安全生產的目的。

猜你喜歡
蠶種技術規程冷藏
湖北出臺磷石膏無害化處理技術規程
園林施工中技術管理及技術規程的探討
哪些應該放冷藏?哪些應該放冷凍?哪些不用放冰箱?
涼山州蠶種場簡介
涼山州蠶種場簡介
涼山州蠶種場簡介
冷藏保溫車發展潛力被激發
再談冷藏保溫車:市場已升溫
簡述金銀花栽培技術規程
西葫蘆栽培技術規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