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的廣播電視發展研究

2018-04-26 10:29王呂立
山東工業技術 2018年8期
關鍵詞:廣播電視新媒體發展

王呂立

摘 要:近幾年新媒體的飛速發展對傳統廣播電視行業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和沖擊。本文立足新媒體的內涵和特點,介紹了以手機電視廣播、網絡電視廣播和數字電視廣播為主的新媒體表現形式的發展現狀,并對當前廣播電視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廣播電視;新媒體;發展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8.08.189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時代的進步,我國已經進入了新媒體時代。特別是在21世紀以來,新媒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在此背景下,所有的傳統媒體形式都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同時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廣播電視也不例外。如何在新媒體時代,發展廣播電視,值得我們仔細思考。

1 新媒體的內涵

"新媒體(New Media)"一詞從上世紀60年代末就開始在美國流行并迅速擴展至全世界。新媒體之所以稱之為“新”,是對傳統媒體來相對而言的。傳統媒體主要分為四種類型:報紙、電視、廣播與雜志,而新媒體則是一種現代化的“萬物皆媒”的傳媒環境,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具備新特征:(1)多樣的媒體表現形式,這主要是依賴于數字技術的應用和普及;(2)交互性與即時性并存;(3)海量性與共享性,這與網絡技術、計算機存儲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4)個性化與社群化共存。

新媒體是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訊技術等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中創造出的媒體新形態的統稱,覆蓋了所有數字時代產生的媒體形式,比如:移動端煤體、數字報刊和電視,以及網絡媒體等。

2 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發展現狀

在新媒體時代,隨著多種媒體載體形式的出現,產生了新的廣播媒體,如:手機電視廣播、網絡電視、數字電視等。這三種形式,對傳統廣播電視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影響,但也帶來了巨大的機遇。

2.1 手機電視廣播現狀

隨著通訊技術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手機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最主要的多媒體載體之一。手機電視廣播也遇到了發展的新機遇。但是因為手機廣播電視本身存在的問題,導致手機電視廣播發展并不如預想中的順利。這主要是因為手機電視內容匱乏,且同質化太嚴重。很多電視臺與通信運營商合作推出了“手機電視”,但因為內容與電視內容基本一樣,只是換了一個終端進行播放,因此吸引力不大。另外,這種“手機電視”主要的盈利模式也比較單一,主要依靠于運營商分享用戶定制費和數據流量費,在當今多媒體如此豐富的時代,這種內容匱乏、形式單一的廣播電視,注定要遇到極大的挑戰。

2.2 網絡電視發展現狀

目前網絡電視對現有的廣播電視形成了很大的沖擊。典型的網絡電視形式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類似傳統的廣播電視,以轉播為主,實現在線收看全球電視臺實時播出的電視節目;二是儲存式的,為便于用戶隨時點播觀看電視臺中自己最喜歡的節目內容,將這些節目儲存起來。第三種就是隨著多個視頻網站的出現,其自主制作的電視節目。這一類極大的滿足了觀眾不同個的需求,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互動”。

隨著中國互聯網網民的不斷增加,互聯網的影響力不斷加深,網絡電視將迎來更加光明的明天,如何將傳統的廣播電視和網絡電視結合,是廣播電視工作者面臨的新挑戰。

2.3 數字電視發展現狀

近幾年,隨著信息技術和通訊技術的不斷發展,數字電視已經取代了模擬電視,成為廣播電視行業的主流。

數字電視系統是一種新型的電視媒體系統,同時具備數字化及網絡化特點。數字電視技術的出現使得電視節目實現了采集、編輯、制作以及傳輸播出等全過程的數字化目標。同時采用數字信號傳輸電視圖像和伴音等功能信號,其信號傳輸的效率更高、電視畫面更加清晰。

目前由國家廣電總局、國家發改委和不少省市地方部門建設的數字電視網,基于現有的數字電視技術,已經基本實現了超清電視畫面、穩定的信號傳輸以及電視節目種類繁多的構想。

3 未來趨勢

在我國雖然廣播電視已經發展了很多年,一直都是傳統媒體的領軍者,但多年形成的完善的管理制度及運行體系,接受新的媒體技術速度較慢,創新能力受限,已經受到新的媒體形式的巨大沖擊。新的媒體形式——多元化、立體化,傳播模式——全面、快速,新的信息獲取方式——實時、便捷等特點,是新的媒體形式相比于傳統廣播電視的明顯的優勢,在今天中國信息技術蓬勃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原來的傳統廣播電視的忠實觀眾奔向了以移動端電視和網絡電視等為代表的新媒體形式的懷抱。這種現象也是隨著技術不斷的發展,必然出現的現象。其不僅會影響到廣播電視媒體的營銷效益,如果廣播電視媒體不痛定思痛,依然故步自封,不遠的將來,廣播電視無法生存也并非危言聳聽。

要打破這個僵局,必須實現傳統廣播電視形式與新的廣播形式的融合和創新,并在傳統廣播電視的基礎上,不斷更新媒體形態。

首先明確新媒體與傳統媒體本質上相同,都是傳播信息的不同方式。不同之處在于,新媒體是基于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通訊技術所產生的新的媒體表現形式和信息傳播方式,通過這些新技術,新媒體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傳播更多的信息到更加廣泛的范圍,更好的滿足人們的新需求。推動新老媒體形式的融合與創新,既是傳統媒體的新的發展方向,也是新媒體新的發展機遇,是新型主流媒體打造的基礎階段。廣播電視新媒體的建設,歸根結底就是將新技術比如:大數據、云計算等,逐步應用于傳統的廣播電視中,提升節目質量,促進廣播電視傳播方式的多樣化。

另外,隨著各種信息技術、通訊技術的不斷發展,新的媒體形態必定將不斷出現,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如何利用傳統廣播電視的優勢,不斷更新新媒體的形態,也是未來廣播電視發展的一個趨勢。

4 總結

2016年11月25日,中宣部、財政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全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發展的意見》,為廣播電視新媒體的建設指引了一個全新的方向。在當今互聯網時代,傳統的廣播電視面臨新媒體的猛烈沖擊。如何保證其傳統地位,就必須“改變”:合理利用新技術,創新形式,建設全新媒體體系。這是所有廣播電視工作者都必須面對的生存問題,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王仁君.淺談當前網絡電視的現狀及發展前景[J].中國傳媒科技,2016(08).

[2]裴愛軍.有線電視網絡中數字電視技術的應用與發展[J].新媒體研究,2017,3(12):39-40.

[3]李向偉.淺談我國廣播電視新媒體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11):58-58.

猜你喜歡
廣播電視新媒體發展
區域發展篇
周六廣播電視
周日廣播電視
周五廣播電視
周三廣播電視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圖說共享發展
圖說創新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