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議漢代匈奴西遷原因

2018-04-27 11:42路浩劉倩
世界家苑 2018年1期
關鍵詞:經濟結構氣候

路浩 劉倩

摘 要:西方的日耳曼民族入侵西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統治江河日下,內部奴隸起義頻繁,中央政權更迭不斷,地方割據日益嚴重,相對于漢帝國來說,這是一個更容易進行掠奪的地區,歐洲政權分立,沒有足夠強大的中央政權對抗匈奴。除了漢朝的軍事打擊,鮮卑政權也日益強大,東部嚴峻的發展環境也是匈奴西遷的原因之一。

關鍵詞:北匈奴;經濟結構;氣候;

在尼古拉·迪科斯莫《古代中國及其外敵:東亞游牧強權的崛起》中提出危機背景,武裝化,中央化等重要特性,王明珂先生認為,這些中央化和武裝化只是歷史表象,他認為,在特定資源環境與人群互動下產生的種種華夏邊緣才是歷史本相。

有關漢朝和匈奴的關系和南北匈奴的關系也反映了匈奴內部離心現象的加重,據考證,匈奴與中國開始交往于公元前三世紀,西漢建國初期,韓王信被匈奴打敗,并投降匈奴,經過文景之治,漢王朝不斷強大起來,有了與匈奴對抗的經濟和軍事實力,為了對抗匈奴,漢朝的一些經濟政策也發生了變化。

第一,匈奴人與漢朝的交往中學會并廣泛使用鐵器。

鐵器的大規模使用和馬鐙的發明,使匈奴有了當時所向披靡的壓倒性優勢,這種優勢和匈奴騎兵強大的軍事傳統相結合,使匈奴對歐洲有了壓倒性優勢,也使匈奴便于長途奔襲,也為西遷提供了技術可能性,匈奴的活動范圍大大增加。匈奴鐵騎作為一種流動的武力團體,在平衡東西方生產力水平和東西方戰爭文化交流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在這種層面上來說,匈奴西遷具有必然性。

第二,漢代重視武備,為鞏固大一統的政治局面,建立了較為完備的軍械勤務體系。

北匈奴在和封建時代較為完備的漢朝較量中,意識到不可彌合的差距。這種差距就是游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差距,農耕民族的工農業產能是游牧民族所不能比擬的,漢代的軍械勤務體系在凸顯了尤為重要的作用,不僅僅體現在對于匈奴的軍事打擊上,還在于使部分北匈奴見識到漢代完善的軍工和勤務體系,官營工場為各級武庫對口生產,考工、工官的產品專門供應京師武庫,這樣就提高了武器質量,因此京師武庫的主管官員執金吾亦擁有巨大權力權對其生產情況進行監督,這在西北金關箭桿銘文中已經得到體現。各級武庫裝備部隊,可能也實行對口發放。再有,若盧等工場兼具臨時儲存兵器的職能,武庫也附設作坊修理兵器,這又與匈奴形成了鮮明對比,漢朝冶鐵業發達,而匈奴則僅僅依靠有限的邊境貿易和戰爭劫掠,生產性經濟和掠奪性經濟形成了鮮明差距,這種差距,只會在后續的戰爭中越來越大,在獎懲制度上,漢朝雄厚的經濟實力,為前方將士消除了后顧之憂,各職能部門互為補充,相輔相成,這種制度,在漢朝以后的中國封建社會也多有仿行改革。

第三,游牧經濟的游動性是根本原因。

有關游牧經濟本身就存在游動性或者說游離性,在一切水草條件良好的地區游動,本身經濟特點就是掠奪性,其貴壯賤老習俗也是為了便于遷徙,由于種種原因,匈奴一直在遠東游牧,并且成為常態化。歐亞草原的游牧,因為,這種游牧經濟在同一緯度上的延伸也是一種必然選擇,只不過,漢朝的打擊和內部分裂等原因加速或提前了西遷。

第四,匈奴內亂減弱了實力。

作為游牧民族,匈奴擁有游牧民族的特點,崇尚武力,不尊教化,以勇猛嗜殺為能事,這種攫取性經濟價值觀,與漢朝的儒家教化的生產性價值觀形成鮮明對比,匈奴內部也存在著巨大的矛盾,在擁有強大統治力的君主死后,其擁有各自軍事實力的后代便各自為政,互相攻伐,也是只有在不斷的掠奪和攻伐中新一代單于才能迅速樹立權威和建立強大部落,在這種疾風驟雨式的洗牌中,匈奴力量重新分化組合,攻戰經常成為其主要的生活生產方式,南遷,西遷,雜胡化成為趨勢,在與漢朝的對峙中,和內部政權不穩定的矛盾中,西遷以獲得新的土地和生活環境也成為緩解匈奴社會內部矛盾的處理方式。

第五,在匈奴社會中,首領個人所起的作用。

匈奴相對于文化事業發達的中原來說,文教事業落后,生產條件落后,其落后的粗放式的攫取性經濟決定了這一點,逐水草而居,對外掠奪擴張是君主緩解社會矛盾樹立個人權威,加強統治的方式之一,只有極少數個人能力強大的單于才能做到這一點,才能在不斷的討伐和擴張中壯大自己,前提是擁有一個可以隨時被討伐的經濟體,在前期,經濟蕭條,國力落后的西漢便成為侵略的對象,在文景之治后,農耕經濟得到初步發展,其優勢逐漸顯現出來,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形成了相對穩定而又具有強大活力的國防體制。漢朝編戶齊民經過短暫休整之后也顯示出了農耕經濟的優勢,而匈奴在失去了巨大具有向心力的統治人物之后,便開始沒落,分裂。

參考文獻

[1]馬曼麗:從漢簡看漢代西北邊塞守御制度,中國邊獲史地研究[J],2012年第1期.

[2]劉軍:漢代軍械勤務考述_以西北考古資料為中心[J],2012年第七期.

[3]朱德貴:漢代西北邊郡軍糧財務支出諸問題考略[J],2005年第12期(總第24期),邊疆經濟與文化.

[4]齊思和:匈奴西遷及其在歐洲的活動和鬼方昆夷儼猶考[J],觀堂集林,卷十三..

[5]賈衣肯:匈奴西遷問題研究綜述(上)[J].

作者簡介

路浩(1994—),男,漢族,籍貫:山東濟南,單位:山東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2017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史

劉倩(1994—),女,漢族,籍貫:山西晉中,單位:山東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2014級本科生,研究方向:中國史

(作者單位:山東師范大學歷史與社會發展學院)

猜你喜歡
經濟結構氣候
咦?氣候會變化?
瞧,氣候大不同
氣候變暖會怎樣?
都是氣候變暖惹的禍
市場經濟體制下的公平建設與和諧發展
我國城鎮化進程對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創新驅動機制研究
我國經濟增長與國民消費的演進
全球氣候大不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