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新動向: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確?!吧嗉馍系陌踩?/h1>
2018-04-28 06:34
吉林農業·下半月 2018年2期
關鍵詞:舌尖上的安全興農農產品

過去一年,農業部門把“質量興農”作為2017年度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主線。圍繞這一主線,各方面工作舉措次第鋪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執法的能力不斷增強,監管體系日益健全,全年未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標準化生產穩步推進,越來越多的“三品一標”優質農產品擺上百姓的餐桌;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試點范圍進一步擴大,成果進一步鞏固;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步伐加快,國家級追溯信息管理平臺正式上線……這些扎實而不平凡的成績,無不真切地回應了廣大消費者對優質安全農產品的熱切需求,生動地折射出每一位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者在各個領域的辛勤付出,更深刻地詮釋了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已經邁入了一個更加注重品牌與效益的新階段。

新年伊始,氣象更替。2018年,新的一年,從全國“三農”工作全局來說,將是全面部署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年;從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來說,將是繼續深入推進“質量興農”的一年。全國農業工作會提出,要堅持質量第一,推進質量興農、品牌強農,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切實加強執法監管,全力以赴共同推進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再開新局、再登新階!

黨的十九大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規劃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宏偉藍圖,令人振奮,催人奮進。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重在學懂、弄通、做實,用十九大精神來指導工作。從農產品質量安全的角度看,就是要以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和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農業綠色發展,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采取有效措施推動農業發展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努力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有更大提升,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綠色優質農產品消費需要。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為此,做好今年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扎實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啟動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工程,從生產源頭“產出來”、全程監管“管出來”、品牌提升“樹起來”、產業素質“強起來”、科普宣傳“講出來”等方面綜合施策,逐步探索出一套符合中國國情農情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模式,使突出問題隱患得到有效解決,“菜籃子”主產縣規模以上生產主體基本實現按標生產,以“三品一標”為代表的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比例達到40%以上,主要農產品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6%以上,重點從六個方面抓提升。

提升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

堅持抓生產必須抓質量、管行業必須管安全,推動各行各業把好農產品質量安全生產關。發揮“三品一標”的品牌優勢、制度優勢和體系優勢,加大安全優質農產品的開發力度,力爭明年新認證“三品”1萬個、新登記農產品地理標志150個,使“三品一標”獲證產品數量年增幅達到6%,不斷擴大綠色有機農產品總量規模。進一步推進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制度改革,推行良好農業規范,認定一批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基地,帶動綠色食品生產面積達到1.7億畝。

提升農業標準化水平

在加快農獸藥殘留限量標準制修訂的基礎上,堅持以綠色生態為導向,抓緊清理、廢止與農業綠色發展不相適應的標準,健全完善畜禽屠宰、畜禽糞污綜合利用、農膜回收等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力爭2018年新制定標準1200項。開展標準實施大培訓,推行統防統治、綠色防控、配方施肥、健康養殖和高效低毒農獸藥使用等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動新型經營主體率先實行按標生產,通過“公司+農戶”“合作社+農戶”等多種規模經營方式,帶動千家萬戶走上規范化生產軌道。

提升全程監管能力

堅持“全覆蓋、無禁區、嚴監管、零容忍”,建立監管名錄,將全國290余萬家新型經營主體納入名錄管理,將監管對象包干到人、監管責任落實到崗。堅持“發現問題是業績、解決問題是政績”的工作理念,聚焦農藥殘留超標、獸用抗菌藥濫用、私屠濫宰、“三魚兩藥”等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整治,及時查處并公布一批典型案例。創新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發現機制,開展暗訪檢查,建立投訴舉報獎勵制度,設立微信公眾號,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堅持問題導向,擴大風險監測范圍,增加農藥、動物抗生素等監測參數,提高風險預警能力,2018年擬覆蓋到110個品種、120項參數。

提升農產品可追溯率

推動國家農產品追溯平臺的推廣應用,選擇8~10個省開展追溯試點。制定完善全國統一的追溯技術標準,以食用農產品合格證、信息卡等為載體構建產地準出市場準入銜接機制,倒逼經營主體自覺履行責任。以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為抓手,推動地方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加大投入力度,率先實現試點省質量安全縣的主要農產品可追溯。

提升放心農資覆蓋面

加快建立農業信用體系,推動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菜籃子”大縣和糧食主產縣全面建立農資生產經營主體信用檔案,對生產經營禁用農獸藥和假劣農資的違法失信行為實施聯合懲戒。開展放心農資下鄉進村活動,啟動“綠盾護農”行動,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農資等違法行為,從源頭為農業生產護航。

提升宣傳引導影響力

充分發揮農產品質量安全專家組和現代產業技術體系質量安全崗位科學家的作用,加大科普宣傳力度。針對農產品質量安全各類謠言和不實信息,建立謠言治理機制,會同有關部門對造謠傳謠行為進行綜合治理。開展質量安全鄉村萬里行活動,在百縣千鄉組織監管創新宣傳展示和質量控制技術推廣,力爭開展宣傳活動1000場。

民生所指,責任所系;民心所向,政之所行。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讓百姓吃得放心,是最大的民生工程,也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神圣的責任。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扎實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努力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建、共治、共享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美好明天!

(來源:農民日報)

猜你喜歡
舌尖上的安全興農農產品
農產品網店遭“打假”敲詐 價值19.9元農產品竟被敲詐千元
打通農產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年度十佳蝦苗出爐!恭喜海興農、海茂、正大、源正龍、粵海、恒興、新榮騰、搏翱等苗企上榜
安徽界首:“興農沙龍”開到了田間地頭
廣西農業工作暨推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工作會議在南寧召開
以教育精準扶貧——獨山興農中學側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