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教育管理對于大學生立足于社會的意義

2018-05-10 06:31王愛紅
新一代 2018年4期
關鍵詞:大學生管理大學教育

王愛紅

摘 要: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社會對于高層次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大學作為我國培養高層次人才的搖籃,大學教育對于大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顯得尤為重要,加強大學教育管理,以創新的理念和方式,在傳授大學生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加強對其優良品格的塑造,使其掌握立足社會的本領,是當代大學教育的重要目標。本文以立足社會為根本,針對當前大學管理實際,提出幾點建議以供探討。

關鍵詞:大學教育;大學生管理;立足社會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對于高層次人才的需求不斷上升,大學作為培養高等教育人才的基地,肩負著新時代教育的巨大責任。大學生在大學期間,不但要學習各種專業知識,還需要鍛煉各方面的能力,通過不斷實踐,提升自身素質,為將來進入社會奠定堅實基礎。大學銜接了高中與社會,學生進入大學后,已經形成了獨立的判斷能力,擁有各自的個性,通過大學教育管理,塑造學生獨立的性格,建立積極的人生目標,讓他們進入社會后去實現個人價值,是大學教育的重要目標。

一、當前大學教育管理的現狀

中國高等教育進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后,大學生人數迅速增加,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也引起學校和社會的高度關注,由于大學的專業設置、教育理念還未能跟上快速發展的步伐,導致在技能傳授和素質教育方面,還不能完全滿足社會對大學生的要求,因此也不利于大學生未來立足社會。很多高校不斷增加招生人數,只關注規模而不重視質量,只強調理論知識的學習,而不重視動手能力的實踐,培養目標與就業需求不匹配,導致學生“眼高手低”,不能勝任社會上工作崗位的要求。

在當前的大學教育管理中,還有比較濃重的計劃管理色彩,行政管理部門對大學管理的影響很大,在教學計劃制定、教學課程設置、教學材料選擇等方面,都需要按照行政部門的要求統一管理,同時行政部門還會為老師制定科研成果、論文等指標,由于受到這些行政要求的影響,使學生的培養模式,不能完全按照市場的需求來設置,老師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生的教學上,以提升學生的競爭力。當前大學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導致學生在專業能力、實踐技能以及溝通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存在短板,再加上地域、政策等方面的影響,使完全解決大學生就業,讓大學生立足社會存在一定困難。

二、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大學教育與中小學教育不同,不應該仍是說教式的教育方法,而是應該認識到不同學生的差異,因材施教,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大學教育所擔當的育人的責任,比傳授知識更加重要,大學生已經具有了一定的是非判斷能力,大學教育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體現在能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能否讓學生在未來社會生活中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價值,能否建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目標。大學教育在關注學生文化知識學習的同時,更應該培養學生的情商,使他們具有良好的品格,學會與人溝通的技巧,與人打交道,是學生未來立足社會的根本。大學生的個體差異是比較大的,來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走到一起,用千篇一律的管理方式是行不通的,老師應該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互動,真正的了解每一個學生,根據他們不同的性格、愛好、能力,能為他們提供不同的指導,幫助他們找到各自的奮斗目標和學習方法,使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都找到樂趣和滿足感,培養起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熟練的專業技能,塑造優良的個人品格,這些都有助于大學生立足于社會。

三、構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

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上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對于不同的學生,其本身在興趣愛好、專業能力以及人生目標上都有不同,大學教育應該提供一個能讓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平臺,在教學目標設計,教學計劃制定,教學方法選擇,教學師資配備上,能促進學生在專業能力、思想意識方面的全面發展,以創新的思維和靈活的方式,充分發揮大學教育管理的優勢。學生在大學學習的目標最終是立足于社會,因此在大學教育中,要充分考慮學生立足社會能力的培養,在專業設置上,要結合當前社會實際需求,不能一味守舊,也不能一味的跟風,要合理地進行教學模式的調整,做到與時俱進。除了理論課程的設置,還要注重技能培訓,讓學生有更多機會去實踐,鍛煉動手能力,理論聯系實踐,才能讓學生在未來擁有更多的選擇空間。在學生畢業之前,還要加強就業培訓,大學應該更多加強與企業的溝通,邀請企業到學校宣講,讓學生了解企業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樣的人才,企業人士的專業性,與學生平時接觸的環境完全不同,更接近社會,使學生能更有針對性的培養和鍛煉個人能力。同時,大學還可以與企業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這些都能幫助學生盡快了解社會,適應社會,有利于未來立足社會。

四、結語

大學教育管理對于大學生未來立足社會顯然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首先要傳授學生專業知識、實踐技能,幫助學生能在社會上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解決生存問題,更要陶冶學生的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他們從一個學校的學生,逐漸轉變成一個社會人,要使他們的心智更加成熟,眼界更加開闊,能夠對自身有明確的定位,建立人生目標,并為之而奮斗,從這個層面而言,大學教育充當的是導師的角色,目的是幫助學生發掘自身的潛力,實現自身的價值,完成從學校到社會的轉變。

參考文獻

[1]柳虎.大學教育管理對于大學生立足社會的意義[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2,(06):158-159.

[2]周廣均.論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特質[J].中國教育與社會科學,2009(6).

[3]譚建國.大眾化教育的大學生就業能力研究[J].湖南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5).

猜你喜歡
大學生管理大學教育
新時期大學生管理的瓶頸及對策
立德樹人理念下的大學生管理工作探究
生本教育理念在應用心理學本科教學中的應用
農業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應用自主學習理論改革傳統教學模式的研究
關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調查與分析
淺析高校微信公眾平臺在大學生教育中的應用
當代大學生自我管理的思考與分析
論將中醫學納入大學教育教學領域中的重要性
改善高校英語教師教學效能感的措施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