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趟老家才知道“親戚妖魔化”有多可笑

2018-05-14 10:44任冠青
雜文月刊(選刊版) 2018年8期
關鍵詞:淡漠漢娜表叔

任冠青

半年前,我剛剛回國不久,開始了人生中第一份工作。一位表叔正好來北京出差,于是相約一起吃飯聊天。其間,我注意到:他老跟我提到“親情”,提醒我現在年輕人親情意識淡薄,說家族間的聯系還需自己多主動一些。

彼時的我,正斗志昂揚地要好好發展事業,并忙于和同學聚會敘舊。表叔的建議,當然不在我的努力清單之中。大概是為了心理安慰吧,當時還振振有詞地用“邏輯學”回應了他。比如,扣上個“自由意志”的大帽子:親情關系都是被“偶然”分配的,我們根本無從選擇誰會成為自己的親戚。與之相比,我更愿意多花時間與志同道合、三觀更加一致的朋友相處。

另外,大概是看到太多網友對親友“催婚”、攀比等現象的描述,我自然而然地產生了一股抵觸心理:為什么要回家聽根本不了解我的人評判自己的生活呢?我實在不習慣每次過年回家,都要同親戚從寒暄到親近的破冰式努力。人生中百分之八十的“尬聊”,大概都產生于這一過程之中。

諷刺的是,那時候,我已經整整三年沒回老家過年了。而最近回家的“打臉”之旅,也讓我開始重新思考“親情”這一“大事”。

首先,我發現自己對親戚行為的預設都純屬臆想?;丶抑?,并沒有人對自己的選擇指指點點,也沒人嘮叨我的結婚、薪資等問題。相反,大多數親戚都表示“別著急,找到自己喜歡的人最重要”。更令人感動的是,我能明顯地感受到家人換位思考的努力,希望不要給我太大壓力,也不要讓我產生抵觸情緒。

在平等的溝通和交流之中,我更多感受到的是關心和愛。這份溫暖和愉快,是親情真實而獨有的味道。原來,此前所有的拒絕和借口,都只是源自我內心的一種怕。而為了這種無謂的擔心而將久不聯系的親戚妖魔化,又是多么不公平。

同時,我發現我太關注自我了,以至于自以為是地將親人定格在過去。這次回家,我更多的是抱著一種完成任務的消極心態。索然無味、無聊、尬聊,這就是我內心最真實的預期。令我意外的是,真正同親戚深度交流起來,才發現自己身邊就有無窮的學習資源。比如,初入職場的我正苦惱如何培養理財意識,跟一位嫂嫂聊過之后,她不僅給我推薦了很好的理財產品和前沿學習課程,還順便為我的職業規劃提出不少建議。而在那個時候,我才知道她早已在某知名教育平臺擔任導師,自己也有著優秀的職業發展路徑。同樣,在跟一位表叔聊天后發現:我正頭痛的關于“文旅小鎮”的選題,其實正是他近期經營和策劃的方向……

同很多90后一樣,從小到大,我的目光一直向外投射著,映照的中心卻始終是自己。我總是想要走出去體驗更大的世界,尋找更寬廣的舞臺。而潛意識中,卻把很多親人的人生軌跡忽略了,仿佛他們的生活就是自己頭腦中一幅靜止的畫面,唯有自己的生活才真正活色生香。此前總以為親情淡漠并非自己的錯,那一刻我才發現:年輕人的自以為是早已成為圍在自己身邊的一道高墻。自己在維系家族聯系這件事上,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最近一段時間,我一直靠刷美劇《都市女孩》進行自我反省,因為里面的四位女生是如此真實地反映了我們這一代人的共性:過度關注自我。在其中一集中,女主角漢娜真實而委屈地說了一句心里話:我想要擁有全部。

半年前的我,可能會勸她知足常樂,親情、友情、愛情當然不可全都順遂人意??墒乾F在,我卻開始佩服漢娜不肯拋棄任何一部分的勇氣和努力。對于家族之情,我曾淡漠處之?,F在,我懂得了它的珍貴和不可替代。而家族間的緊密聯系從來不是自然得來的,它需要年輕一代的不斷呵護和付出。因為我們不想看到親情支柱的缺失,我們想要擁有全部。

司志政薦自《青年參考》2018年7月13日

猜你喜歡
淡漠漢娜表叔
影 子
表叔進城
“淡漠色”這樣搭才“歡神”
神機妙算
合伙謀殺
淺析《長恨歌》中親情敘事的缺失
印度漢娜,一定要民俗風?
“甲亢”患者為何變得如此神情淡漠?
少女漢娜的生死抉擇
表叔的幸福生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