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說“程序性尊重”

2018-05-14 10:44周云龍
雜文月刊(選刊版) 2018年8期
關鍵詞:程序性邀請函客氣

周云龍

日常的人際關系里,有一種潛在的程序性尊重。程序正確,彼此和諧;程序不到位,雙方就可能產生誤解,原本融洽的關系甚至會產生顛覆性變化,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譬如,一幫老友相約小聚,張三其實有事不能到場,但是,如果發起者不即時邀請,張三心里可能會狐疑:他們是不是有什么事回避我?不過,如果發起者邀請了,他可以有各種理由不來,即所謂請不請是你的誠意,來不來是我的隨意。人際交往中一般有著這樣的潛規則,人們慣常的做法是禮多人不怪。

無獨有偶,在高校工作的甲,邀請作家朋友乙到學校做勵志演講。甲在邀請函上措辭十分客氣,看得乙誠惶誠恐,不過邀請函里一句“恕不支付演講費”的話,讓乙老大不快:怎么連客氣一下都省略了?難道你要給演講費,我會真要嗎?甲的失誤在于程序性尊重的缺失,其實大可試探性地問朋友一句:一般這種活動給多少報酬合適?我盡量申請酬金??上?,他連拒絕的機會都沒有留給對方。

朋友間如此,親人間也不能缺了秩序性尊重。老母年近九旬,身體尚可,一個人獨自在老家生活,帶她來過城里兩次,每次住進高樓,她都像服刑受罪,寢食不安,愁眉苦臉。老人大都對舊日的環境有依賴,故土難離,不過,如果不請她來,她心里會琢磨:兒子在城里工作,怎么都不帶我看看逛逛,享享清福?鄰居也會有想法的。所以,習慣不習慣是她的事,請不請是你的事。

如出一轍,一位年輕同事現在就在糾結要不要送獨生子出國留學,她擔心兒子出國留在那邊后,自己不想出去將來怎么養老。她的核心觀點是,自己要不要兒子養老看情況,而兒子想不想給自己養老是另一回事。

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借助現代技術程序聯系溝通交往,方便快捷多了,不過,和諧而可持續的關系,還要建立在一套人文程序基礎上。有沒有進行程序性尊重,結果雖然沒有差別,但過程和感受絕對兩碼事。

陳海蓉薦自《唐山晚報》2018年6月27日

猜你喜歡
程序性邀請函客氣
“不懂禮貌”跟我走
邀請函
為什么我們不會忘記怎樣騎自行車
為什么我們不會忘記怎樣騎自行車?
美味巧克力
王子的邀請函
山寨邀請函
不客氣
別客氣
關于程序性辯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