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州市土地供應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

2018-05-14 12:12段霄
今日財富 2018年25期
關鍵詞:縣市區臺州市面板

段霄

“十二五”期間,臺州市經濟發展迅速,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這一切都離不開土地供應的支持。但是土地作為稀缺資源,其稀缺性將是制約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本文綜合考慮臺州市土地供應和經濟發展各個維度之間的動態關系,建立相關面板數據模型,分析臺州市土地供應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并通過構建土地供應與經濟增長的貢獻模型,得出臺州9個縣市區土地供應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度,繼而針對臺州市“十三五”期間相關政策的實施提出若干對策建議。

“十二五”期間,臺州市面對錯綜復雜的宏觀經濟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積極融入國家戰略新布局,各領域均得了重大成就?!笆濉蹦┢?,全市國民生產總值達到3558.13億元,年均增長7.5%;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7520.2億元,年均增長20.2%;財政總收入539.78億元,年均增長11.7%,地方財政收入達到298.02億元,年均增長12.6%。

但是,在取得成績的同時,當前臺州經濟發展也面臨著一定挑戰,其中較為突出的便是土地資源的稀缺性日益呈現。地方政府土地供應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對于地方經濟轉型及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計量分析出臺州市土地供應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將為臺州加強政府宏觀調控以及“十三五”規劃的實施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一、研究設計

(一)模型設計

面板數據模型是當前理論界估計土地與經濟增長關系的主流方法之一,該模型通過增加觀測值數量,提升估計量抽樣精度,從而從時間和截面兩個維度取得相應二維數據進行計量估計。臺州市“十二五”期間樣本時間序列數值較短;且下轄縣市區總數一直為9個,具有個體較多的特點。因此,本文基于面板數據模型開展研究。

本研究所用模型以資本(K)與勞動力(L)兩變量的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為基礎,通過引入土地變量(T),構建用于估計土地供應與經濟增長相關性的面板數據:

為避免面板數據序列在計算時產生的異方差,同時加強研究模型的理論意義,對上述模型進行對數化處理:

公式中符號i表示臺州市各縣市區,符號t表示時間,符號Y表示各個縣市區相應年份的地區生產總值,符號Kit表示第i個縣市區第t期的資本存量,符號Lit表示第i個縣市區第t期的從業人數,符號Tit表示第i個縣市區第t期的開發面積;符號α、β、λ分別表示資本、勞動力和土地的相應產出彈性系數;符號εit表示誤差項,其由時間效應、行業效應以及其他干擾項三部分組成,其中行業效應又分為隨機效應和固定效應。

(二)樣本數據說明

樣本數據為“十二五”期間,臺州市9個縣市區的地區生產總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土地已開發面積、期末從業人數,使用Eviews6.0計量軟件進行模型處理。

其中,土地已開發面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和期末從業人員數量等指標來源于相應年份的《臺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與《臺州市統計年鑒》;地區生產總值來自臺州市統計局網站“數據臺州”專欄,并對于由政策變動等原因導致的統計指標異常值進行判斷和修正。

二、臺州市土地供應與經濟增長相關性的計量分析

(一)設定面板數據模型

面板數據模型的設定對于最終的計量結果有極大影響,如設定不正確或不準確將導致最終的“臺州市土地供應與經濟增長相關性結果”與真實情況發生較大偏離。故為確保計量分析的準確性與有效性,需提前設定符合樣本數據類型的面板模型。根據上文中所設計模型:,分析模型中解釋變量:Kit、Lit、Tit;隨機誤差項εit與截距項ci各自特點及相互關系,可將本研究模型分為個體固定效應模型、混合模型和隨機效應模型三種類型,需通過驗證選取其中一種最優模型進行后續計量工作。為便于識別設定,建立如下假設:

混合模型:假設模型當中不同個體的截距 都相同,即H0∶ci=c;

個體固定效應模型:假設模型當中不同的個體,其截距項 均不相同;

通過Eviews6.0軟件進行似然比(LibelihoodRa-tion)估計,條件為時間序列與個體固定效應是混合模型,其估計結果如表1:

由表1中計量結果可知:F統計量所對應的P值接近于0,遠遠小于0.01,拒絕原假設,判定該模型中存在著個體固定效應,因此本研究模型最優選擇是設定為個體固定效應模型。

(二)面板數據模型計量結果

上述設定個體固定效應模型后,通過GLS權重法進行計量,可得相關檢驗結果及所有變量的回歸彈性系數。結果如表2:

根據表2可得,α、β、λ三個解釋變量的常數項所對應的P值都接近于0,遠小于0.01,表明在0.01顯著性水平下,解釋變量的產出彈性拒絕原假設,即和被解釋變量存在著顯著的線性關系。方程的c檢驗值對應的P值為0.0074,小于0.01,表示所設定的模型整體擬合效果良好。其回歸模型的可決系數R=0.98991,將其合理調整后為0.99093,說明本研究所設定的個體固定效應模型數據的相關度擬合效果很好,最終的面板數據回歸結果適合于分析臺州市土地供應與經濟增長的相關性。

將上述結果進行整理,列示出個體固定效應模型的計量公式。利用公式可計算出“十二五”期間臺州市土地的產出彈性系數為25.63%,資本和勞動力的產出彈性系數分別為42.56%和39.43%。得出臺州市經濟增長對于土地供應因素較為敏感,即臺州市土地供應影響著臺州市的經濟增長,具有較強相關性。

三、各縣市區土地供應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度分析

在上文實證得出臺州市土地供給與經濟增長相關性后,我們將基于Mankiw,RomerandWeil(1990)新古典增長模型,構建土地供應與經濟增長的貢獻模型,計量分析臺州市9個縣市區土地供應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度,從而進一步深化研究臺州市土地供應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根據上述實證結論以及橫向和縱向的理論、實踐經驗,得到在城市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建設過程中,土地供應與經濟增長是相互影響的結論。一方面,城市加強土地供給,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當地經濟增長;另一方面,隨著城市經濟發展的加快,土地作為稀缺資源,其價值也得到相應提升,政府也有動力在經濟增長的同時加大土地供應。因此,在設定新古典增長模型時,需描述出這種動態關系,其中的生產函數要包括土地要素。

在經驗上,我們可以將模型記為:

(1)

公式中, 表示物質資本,T表示土地供應,L表示初級勞動,A表示技術??筛鶕虏?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將公式(1)變形如下:

(2)

假設表示資本的折舊率,(即=0)表示土地的折舊率,常數表示技術進步率,即

(3)

設定k=K/AL表示定義單位有效勞動的資本存量,t=T/AL表示單位有效勞動的人均土地供應,GDPy=Y/AL表示單位有效勞動,最終可得到:

(4)

資本和土地的動態積累方程可以寫為:

(5)

其中,s表示物質資本儲蓄率,n表示人口的增長率,表示土地的供給系數,即土地供應是按照其所產生的經濟效益為準繩,可理解為隨著有效人均GDP的增加,土地供應也會隨之增加。通俗來講,就是某地區經濟發展速度越快,經濟越發達,該地區的土地價值就越高,其土地供應面積也會相應快速增加。所以,且越大表示隨經濟增長,土地供應增加的越多。上述情況可進一步描述為:

(6)

(7)

(6)/(7)為上述兩個方程在相位圖中描繪出來的兩條曲線的交點,為:

(8)

目前的穩態是全局穩定,其中均衡時的共同增長率是,則:

(9)

另外,可以把動態方程寫成:

(10)

(11)

根據穩態情況下的動態方程(6)和(7)得:

(12)

(13)

把(12)和(13)代入(10)和(11)中:

(14)

(15)

最后,把(14)和(15)代入人均GDP增長率的表達式中可得:

(16)

另外,我們還可以得到穩態條件下的人均收入:

(17)

在相同的條件下,兩個不同地區的人均收入之比為:

(18)

通過分析公式(16)和公式(18),可得出下述基本論斷:

從公式(16)可得:在其它影響條件不變的基礎上,目前經濟中的土地供應數量越是小于穩態狀態下的土地供應數量,經濟增長的潛力就越大,人均GDP的增長率就越高,土地供應與經濟增長之間呈現出條件收斂的特性。

同時,根據公式(18)可得出:t取值越小,其增長率就會越高。從本研究推導的公式(16)中發現其并不含有可知:這一土地供給系數并不會對人均GDP的變化產生增長效應。

綜上所述,根據本部分所構建的土地供應與經濟增長的新古典增長模型可得出相應結論:地區經濟增長的速度與該地區土地供應需求量之間呈現著條件收斂的性質;當期土地供應數量增加越快的地區,其經濟增長并不一定越高,但該地區的經濟總量一定是越大。利用上述結論,可以再次進行面板數據分析:

其中,表示的是收到土地受政策的影響因素,將臺州“十二五”期間政策虛擬變量設為1,其余均為為0,可將公式變形為:

兩邊取對數,得到

(>0,>0,>0)

通過Eviews6.0軟件,進行PooledLeastSquares回歸分析,估算出臺州市9個縣市區“十二五”期間土地供應對經濟增長的彈性情況。

利用上述估算出的面板數據估算結果,可進一步計算出臺州市9個縣市區的土地供應在其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是多少。依據前文所設立的計量模型:

兩邊取對數,得到

兩邊關于時間t求導,得

則土地供應的貢獻率表示為:

這里代表的是臺州市“十二五”期間土地供應平均增長率,代表的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GDP平均增長率。本研究采用公式a×(1+n)t=b計算平均增長率,其中a表示2001年臺州市9個縣市區分別的土地供應、二三產業GDP數據,b表示的是2015年臺州市9個縣市區相應的土地供應、二三產業的GDP數據。T表示增長的期數,本研究中t為5,綜上可分析計算出“十二五”期間臺州市9個縣市區土地供應、二三產業GDP平均增長率。在此基礎上計算出臺州市9個縣市區土地供應貢獻率,如表4所示。

利用表4中的實證結果可以得出:臺州市9個縣市區土地供應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是較大的,基本都在17%以上,椒江區甚至接近30%;同時發現土地供應投入越多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定越快。

四、結論對策

本文首先通過建立面板數據模型,研究了臺州市土地供應與經濟增長的關系,得出臺州市土地供應與經濟增長關系密切;接著,利用新古典增長模型探究臺州市9個縣市區土地供應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度,發現9個縣市區土地供應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均較大,在經濟增長的過程中,土地供應的貢獻是無法低估的;但同時還得出土地供應投入越多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一定越快的結論。

因此,基于以上所得出的主要結論,本文針對臺州市“十三五”期間相關政策的實施提出以下幾條對策建議:

(一)協調土地供應與耕地之間的關系。近幾年加大土地供應確實對于臺州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貢獻,但由于臺州市的土地資源并不豐富,如依靠提升土地供應來促進地方經濟增長,一定不可持續。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和臺州市的“十三五”發展規劃,進一步確定我市二三產業配置用地及其他生態用地,尤其是要根據臺州市“十三五”期間的經濟發展目標,在加快城市化的過程中,統籌規劃鄉鎮郊區農業用地范圍和規模,不能毫無節制的以征收、拆遷農業用地與農村用地為代價加快城市擴張;并且要杜絕城市建設的無序蔓延,政府在提供土地供應時需從存量挖潛入手,合理利用廢棄地塊,防止過度建設、重復建設;在臺州“一都三城”的核心區域,積極拓展科技、金融、信息、商貿以及綜合交通樞紐的功能,進一步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園、經濟開發區、特色小鎮等集群建設。

(二)明確城市經營理念。在市場經濟下,政府可以遵循市場及經濟發展規律,在適度土地供應的條件下以市場為抓手,整合區域內各類資產與資源,大力拓展豐富旅游資源和環境、人文優勢,提升我市區域價值,優化臺州市內城市功能,從而使經營城市不再是經營土地。

(三)提高現有土地利用效率。從本文研究結論可以得出:土地供應貢獻率高的縣市區,其經濟增長速度并不是越快。故“十三五”期間,我市應在保證城市發展的前提下,以資源配置效率為出發點,依據比較優勢原理,借用級差地租經濟杠桿,在全市范圍內適度的以高效益產業替代低效益產業,賦予經濟發展前列的縣市區更多的非農土地占用耕地指標,以此在土地供應最少的前提下保障經濟發展最大的增量,提升我市的土地利用經濟效率。

(四)增強土地集約利用水平?!笆濉币约昂罄m發展期間,應整合理論科研隊伍,研究我市不同經濟發展階段,相應的土地利用活動模式及其變遷過程、內涵、機理。并通過分解年度土地利用計劃指標,控制土地供應總量,進一步完善我市城鄉土地集約利用的考核評價體系,探索出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的新機制。從而促進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性轉變,進一步科學合理的助力我市的經濟增長。(作者單位為臺州科技職業學院 )

課題項目:2017年臺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研究課題成果,課題編號17YB05。

猜你喜歡
縣市區臺州市面板
“豐”景獨特
書畫教師作品選登
臺州市黃巖區:常態化開展學雷鋒志愿服務
第 一 季度AMOLED面板出貨量京東方全球第二
關于縣市區級電視臺“活動活臺”之路的思考
Efficient reading
面板廠商向大尺寸轉移2015年LCD電視面板增長目標僅為3%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