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相關問題分析及強化建議

2018-05-14 12:12徐丹
今日財富 2018年25期
關鍵詞:國有企業經濟管理

徐丹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國有企業為提升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應當是需要不斷做好內部控制的相關工作。新時期經濟發展階段,國有企業可能由于長期依靠國家財政生存的因素而無法有利面對市場的各種風險,嚴重影響了企業經濟的發展,造成了較大的經濟損失。在本文中就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為論述點的切入點,同時整理分析在新時期經濟快速發展狀態下國有企業關注內部控制有效措施的重要性,并針對其中內部管理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一、國有企業內部控制概述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國有企業進行內部控制是為了在業務分工以及業務組織上相互制約的制度,其中涵蓋了對企業的經濟活動制定合理有效的預算體系,進行相應的成本管理工作,流程化控制體系以及進行各個項目的危機管理、風險預測及預防等。這些充分體現了當前企業在順應市場經濟發展的前提下不斷做好內部的管理規范工作,以保障企業在穩定的內部環境中進行有效的經濟活動,從而獲得企業利潤。目前,企業有效解決內部隱藏的問題并實現科學化的經濟管理便是不斷加強內部控制,以此保障內部財務信息的真實性、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國有企業在長期計劃經濟的影響下,內部控制能力相較市場優秀企業是比較弱的,并存在各種各樣不容忽視的問題,導致了國有企業并不能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

二、當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面臨的問題及困難

(一)國有企業組織體系存在的問題。我國國有企業是在政府財政的支持下而活躍在市場中的企業,其組織結構呈現多層次化,造成了機構過于繁雜,管理層次較多而導致上級命令傳達到下級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這嚴重影響了企業經濟活動的運行,錯失市場機遇。例如,天然氣公司的組織結構從上到下分別是董事會、監事會、職能部門、基層供氣分公司以及法人代表成立的子公司等等,管理機構較多,各個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與溝通,并不利于崗位職責的劃分及績效的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一種工作重復、企業內部在給員工養老的現象,這是非常不利于企業在市場中的激進發展。

(二)決策權過于集中,管理流程不規范。目前,國有企業的統一管理權利一般掌握在高級管理層中,這就進一步削弱了企業制度在經濟活動中的重要性。歸根結底,企業在激烈的市場化競爭中沒有充分意識到內部控制對提升企業工作效率及降低財政風險的重要作用,從而導致決策的失誤。同時,一個企業的權利過于集中,則是非常容易導致貪污腐敗的現象發生,損害企業的經濟利益。

(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問題。這一問題主要是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審計職能與會計監督職能的弱化,相關人員崗位職責并不明確,加之人員審計能力及財務能力不足,更是降低了內部控制在企業所能發揮的作用。同時,企業沒有定期對相關人員進行績效考核,沒有將績效與員工的工資福利相掛鉤則是不能激發員工的進取心,不能使其發揮自身的能動作用為企業效力;二是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經濟發展的模式呈現多樣化,市場競爭趨向多樣化,國有企業所進行的內部控制改革無法滿足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這是非常不利于企業在市場中存活并發展的;三是不完善的企業獎懲和考核機制是無法發揮控制管理的核心力量。企業的獎懲制度若是沒有與企業的實際經濟經營模式及員工的工作狀態緊密聯系是無法有效起到約束與激勵的作用。同時,國有企業在日常財務管理中,對會計的理解僅僅是局限于財務核算,卻是大大忽略了會計控制的管理職能。

(四)風險控制情況有待提升。目前,在國有企業在新時期經濟發展狀態中主要面臨以下風險:一是宏觀經濟風險。市場經濟發展的變化,國家對市場經濟環境的政策約束都會影響國有企業的生存及發展。例如采購成本在外匯開放的狀態下成本會增加;二是市場行業競爭比較激烈,許多私人企業為了提升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不斷調整營業模式及加強內部控制管理,以及會通過采取價格競爭打壓行業對手以獲得商機,國有企業若是無法切切實實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遲早是會被淘汰的;三是國有企業自身的能力有效,其存在著經營管理的風險、物流管理風險、供貸風險等等。

三、新時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對策建議

(一)企業組織結構調整。企業鮮明的組結構及規范的經營管理是提升自身經營實力的不二法寶。面對多層次的管理問題,國有企業有時無法面對混亂的管理問題及法扎的市場環境,經營及管理的效率都是較為低下的。對此,企業應當是需要根據市場變化發展的趨勢及自身具有的優勢、資源進行組織結構的調整,同時規范管理的流程及進行財務核算的標準,提升經濟預算的能力,各個部門之間加強交流與溝通并相互監督,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保障企業的順利運行。在組織結構調整的同時,國有企業需要不斷完善信息傳遞系統,以便讓內部員工及時進行信息的傳達,讓信息在管理層與企業董事會及其委員會之間進行溝通。

(二)規范管理流程。國有企業的經濟實力若是較為薄弱,市場競爭能力不足,則是需要不斷嚴格規范每一個環節的操作標準,明確各個崗位的工作職責及績效目標,鼓勵員工之間相互激勵、相互監督,共同成長。在不同經濟業務的處理過程中,企業需要根據各個業務的特點進行授權批準制度的嚴格制定,以此規范企業的生產經營,用制度保證企業的規范運作,用執行力打造企業的品牌。

(三)會計內部控制。企業加強內部控制,可以參照一下方案執行:一是在會計核算方面,企業可以定時對工作人員的核算理論知識及核算的業務能力進行系統的培訓,并注意審計功能的轉化情況,以此加強會計人員的工作能力,盡可能避免人為的失誤導致企業經濟利益受到損失。同時,企業必須嚴格執行資格認證制度,企業可以采取定期互換崗位的制度,以便于財務工作人員充分了解企業的運作模式,生產經營的主體,并強化不同崗位之間的合作交流,可有效避免內部可能出現的舞弊財務行為,確保了財務人員提供的原始數據與憑證的真實性;二是在會計控制方面,企業應當是將規范化運作落實到每一個經營管理的環節中。企業可以從預算控制體系進行改善,建立起專門的管理機構,并明確職責并完善預算組織體系。在綜合各個部門的工作前提下,企業需要全面協調分析、預算、控制及決策的關系,分析市場及內部經濟運行的環境,洞察經濟發展的走向,對即將開展的經濟項目編制科學合理的預算,控制內部員工的工作狀態,完善內部管理的制度,并利用這些相關數據為決策的制定提供有效的支撐,這是有利于企業長期戰略的發展的。企業需要將戰略目標細化到每個經營階段,每一位員工的身上,并設立清晰的考核制度,用制度切實保障企業的順利運行。

(四)風險控制。國有企業規避風險的優化措施便是對環境進行實時的控制和風險的評估。國有企業應當是改變過往不重視風險控制的局面,利用風險管理的理念看待企業的進步與進步與發展。企業在進行風險把控時需要聯系企業的外部環境及企業各方面的風險,以此保證企業內部控制可以正常進行。同時,企業也是可以設立風險管理委員會來負責企業內部整體風險的預防工作,并對風險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以此促進企業的進步與發展。(作者單位為貴陽鐵路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猜你喜歡
國有企業經濟管理
國有企業研究型審計思考與探索
增加就業, 這些“經濟”要關注
國有企業每5年至少審計1次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規則
營銷管理
“這下管理創新了!等7則
1—7月國有企業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272170.9億元
管理的另一半
經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