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音樂、美術學科的綜合教學分析

2018-05-14 08:59廖靖琳
北方音樂 2018年1期

廖靖琳

【摘要】音樂和美術學科,是小學藝術教育的主線條,是小學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主要陣地。音樂與美術進行有機的結合,不僅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而且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還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本文主要對小學階段音樂、美術學科進行綜合教學存在的現實意義進行分析,并提出對小學音樂和美術學科綜合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音樂學科;小學美術學科;綜合教學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小學的音樂學科以及美術學科作為小學基礎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可以有效地強化學生審美教育,而且還有助于對學生的藝術修養進行有效的培養,音樂與美術通過情感利用,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既可以培養學生的思想情操,也可以凈化學生的心靈。

一、實施小學音樂和美術綜合教學的現實意義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

想要培養學生積極自主的學習,最主要的就是培養學生的興趣,對于小學生來說,其最大的興趣就是好玩耍,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依照學生興趣,并與實際的教學情況相結合,使教學的效率得以提高,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對學生學習的知識進行過早的劃分是不具有科學性的,不論從學生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應該充分體現綜合性的特點[1]。因此,需要對綜合教學模式進行運用,在課堂上,通過對教學內容的豐富以及教學方法的靈活運用,從而使教學的趣味性以及藝術性得到增強,這樣不僅更加符合小學生的天性,同時還能夠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實現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從而推動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更有利于養成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

(二)增強學生審美感受,促進學生個性和諧的發展

小學所開設的科目,教學的目的都不相同,教學科目中,音樂和美術都屬于藝術類的學科,對其進行教學的目的主要是對學生美的感受、對美的欣賞進行培養,進而使學生能夠對美進行創造,并以此對學生的情操進行陶冶,提升學生的情感,從而使學生審美的情感得以增強。對美進行審查,這并不是學生與生俱來的,還需要進行后天培養,因此,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2]。在教學中,通過對音樂與美術學科進行綜合教學,不僅能夠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同時還能夠使教學的內容更加的豐富,使學生的審美感受得到增強,從而使學生的發展更具個性化。

二、實施小學音樂與美術學科綜合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關注學生心理,體現趣味性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如果只是對學生的學習技能進行教學,就會使課堂變得枯燥無味,學生如果想學好知識,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在音樂課上,學生想學會唱歌,首先需要學會識譜,然后需要對歌詞進行記憶、練習,而且需要不斷的重復。想要使課堂訓練能夠更加高效,就需要教師不斷地激發學生對音樂、美術學習的興趣,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外,還需要對學生進行學習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不斷的提高,并為學生進行合適的情境創造,同時讓學生能夠更加主動地參與到教師所設計的活動當中。例如,教師在對《飛來的花瓣》進行教學的時候,讓學生通過對美妙音樂進行感受,學生通過對音樂的聆聽,可以將音樂中聽到的內容,用畫筆畫出來,一邊聽音樂,一邊用畫畫的方式將內心的情感體現出來。

(二)轉變教與學的方式,加強體驗性

對于體驗式的教學方式,是當下運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教學方式,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卻很少被普遍應用。對于音樂與美術課程,從本質上來說,音樂與美術都具有較強的體驗性學科。體驗式教學主要依賴于直覺,在對音樂與美術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最重要的需要注重對音樂與美術的結合,從而使學生能夠親身感受的能力得到提高[3]。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也可以將畫畫與音樂相結合,對學生的感官進行刺激,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對學生想象的引發,從而讓學生深入情境。例如,在進行教學《小企鵝》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利用先進技術對《動物世界》中的片段進行播放,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視覺與聽覺上都給學生創造刺激,讓學生能夠更深入地感受到小企鵝、冰川的風雪奇景。以此增強學生自身的體驗與感受,同時在學生的頭腦中創建清晰的立體表象。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音樂與美術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對綜合教學模式的實施,不僅可以使學生對音樂與美術的學科學習的感受更加直觀而深刻,而且還有利于對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培養,同時為小學藝術教育的改革和創新注入新的動力,使學生的藝術素養得到全面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董靜萍.淺議小學音樂、美術學科綜合教學[J].科學咨詢,2010(29):10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