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中外音樂教育的認知看中國未來音樂教育的發展方向

2018-05-14 08:59洪雪
北方音樂 2018年1期

洪雪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對于藝術的追求也逐漸變大,音樂是藝術的一部分,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更是被廣大群眾所喜愛。在未來的音樂發展中,音樂行業的發展將會保持較快的速度,所以我們需要提高音樂教育的質量。而借鑒國外的音樂教育和方法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對國外音樂教育模式以及教育方法進行分析,找到適合我國音樂教育的思想觀念,同時在我國音樂教育未來的發展中,對我國的音樂教育觀念進行改善。

【關鍵詞】中外音樂教育;中國音樂教育;教育方向

【中圖分類號】J60 【文獻標識碼】A

一、中外音樂教育的區別

在當代音樂的教育本質上,東西方之間存在微妙的區別。中國的音樂教育課程主要是老師來進行示范和引導,學生進行模仿,兩者之間相互互動和糾正錯誤進而完成音樂教育的目標。但是國外的音樂教育主要是采用奧爾夫教學法,這種教學模式注重學習者的參與。需要兒童在運用手、腦的同時還要與音樂之間進行互動,進而完成音樂教育的審美目標。由此可見,中國的音樂教育比西方的音樂教育模式更具有功利性和目的性。

二、中外音樂教育的現狀

(一)中國的音樂教育現狀

中國兒童與西方的同樣年齡孩子相比,中國孩子更早接觸到音樂教育,尤其是中國家長普遍存在“技多不壓身”的觀眾,因此越來越多的兒童較早走入了音樂學習的領域,學習唱歌、跳舞或者是彈琴。這樣教育現狀主要是因為我們中國家長的個人喜愛和興趣,孩子們因此而被強迫每天學習音樂,失去了自己的娛樂時間,反而造成了他們內心對音樂學習的抵觸情緒。

(二)國外的音樂教育現狀

在西方家庭中,家長對于孩子的音樂教育更加注重孩子本身的參與。有個人喜愛的西方父母通常是在生活當中安排自己的孩子去接觸音樂,讓他們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逐漸參與到父母喜愛的音樂中,潛移默化地接受音樂教育。在西方孩子成長過程中,一旦表現出對音樂的興趣或者是天分,家長就會根據孩子的特長來選擇對應的教育科目,讓其成為孩子休閑娛樂的一種方式。

三、中外音樂教育觀念差異導致的后果

與西方的學生相比,同年齡的中國孩子更早地接觸到專業訓練,因此演奏技巧要比同樣年齡的西方孩子高一些;但是西方孩子的音樂感受和欣賞能力卻比中國孩子更強一些。中國學生的獨奏能力比西方學生突出,而西方的學生在協奏的配合度上比中國學生要好很多。這些現象與中外音樂教育理念差異之間有著緊密的關系,在西方的音樂教育中,他們注重集體音樂,因此各種音樂組織平臺都給他們提供了實現自我和提升自我的機會。而中國的音樂教育目標雖然是注重審美感受,但是在教育的道路上卻逐漸偏向于復雜的音樂技巧,因此在這個過程中,音樂的協作和審美體驗逐漸被弱化,接受這種教育理念的學生會隨著年齡的變化進入音樂教育行業,將這種亞健康的教育觀念帶入音樂教育中,進而導致了不斷循環的狀況,導致中國的音樂教育將更加無法走出這種教育誤區。

四、中國音樂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

(一)完善音樂教育者本身的教育方式

讓新的音樂工作者能夠用新的教育理念和健康的教育模式來進行后期的音樂教育,有針對性地提高音樂專業教育的難度,建設和完善音樂教學模式的有效機制,把音樂教育作為音樂工作者的教育目標,不僅提升學生的音樂技巧,同時還提升他們的音樂修養和品味。

(二)重視音樂協作的配合度,改善音樂大環境

在掌握音樂教學方法的同時,需要掌握更多的教育方式,改變目前我國的單一教育模式,引導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音樂互動和共享過程中,讓他們能夠體驗到音樂的樂趣,逐漸享受音樂。讓他們更好地接受音樂,逐漸讓生活更加美好。

(三)明確教育機構的目的,重視音樂教育的多元化發展

很多學校和培訓機構進行音樂教學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素質,讓其有自己的專長。所以在進行音樂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應該讓學生明白音樂藝術的內涵,同時掌握音樂表演的技巧,更加從容地面對音樂考試和比賽。

五、結束語

中國的音樂教育需要一個好的發展環境,這樣人們才能夠在競爭中不斷地提高自我,同時應改變傳統的音樂思想,不斷接受新的教育觀念,進而提高我國的音樂教育水平。因此,我們有必要改變我國的音樂教育理念,逐漸建立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教育模式。

參考文獻

[1]王越嘉.基于文化自覺理論視野下的音樂教育[J].科技展望,2016,26(21):309.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