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養老FOF任重道遠 稅收減免是必要助推手段

2018-05-14 19:45林偉萍
證券市場紅周刊 2018年40期
關鍵詞:規模養老基金

林偉萍

要想推動養老型FOF實現大規模發展,最主要的影響因素還是稅收。對于投資者而言,只有政府出臺對養老型FOF產品切實的稅收減免政策,才能吸引投資者踴躍參與。但目前,稅收政策還沒有明確下來。

10月以來,首批14家公募基金的養老目標日期FOF進入密集發行期。對此,中金財富服務中心執行總經理楊浩本周接受《紅周刊》專訪時表示,養老目標日期FOF的長期前景可期,對比海外經驗來看,未來國內養老FOF產品有望從純粹的短期利潤導向型向長期客戶目標導向型做轉變,“當然,要想推動養老FOF實現大規模發展,最主要還是需要在FOF產品上實施稅收減免政策,讓投資者獲得真金白銀的讓利?!?/p>

在楊浩看來,相較于單個股票、債券、商品的資產和基金而言,FOF可以用同樣的資金獲得一攬子配置,有效分散潛在風險,未來長期合理預期投資收益率約為5%~8%。市場規模方面,參考海外經驗,如具備一定政策條件,未來長期發展空間約1萬億。具體到今年的市場環境,投資者可根據自身情況在資產組合中增加固收類、另類以及商品策略的配置。此外,投資者還需適當配置海外資產,分散國內資產波動帶來的投資風險。

養老FOF想要爆發式發展

還需減稅政策配合

《紅周刊》:您如何看養老目標日期FOF未來的發展前景?

楊浩:長期來看,其發展前景可期。一方面有政府政策的支持,今年3月份,中央政策明確指出我國養老目標基金應該采用FOF的形式管理。另一方面,其倡導的長期價值投資方式也是大勢所趨。對比國外經驗來看,美國公募FOF的發展大部分資金也正是受益于退休金和養老金等制度的建立,如美國401計劃、IRA計劃(個人退休賬戶)等。

按照生命周期理論來配置,它有著明確紀律性和強制性的長期投資產品形式,隨著年齡的增長,會逐漸減少股票配置比例,增加債券的配置比例。目前國內養老目標日期FOF仍以個別年份的養老目標日期FOF為主,未來預計會推出更加多元化的FOF產品,比如針對不同年齡層次、不同收益狀況更豐富的一些組合。同時,也有望從純粹的短期利潤導向型向長期客戶目標導向型做轉變。當然,要想推動養老FOF實現大規模發展,最主要的影響因素還是稅收。但目前,稅收政策還沒有明確下來。

《紅周刊》:從首批公募FOF基金表現來看,業績分化較為明顯。您認為公募FOF業績分化的關鍵因素是什么?合理的收益率區間為多少?

楊浩:最主要是每只FOF產品最初定位是有差別的,例如,嘉實領航和長信穩進是偏債的,在業績基準中,債券相關指數占比分別達到70%和65%;而海富通匯聚優選是偏股的,股指在業績基準中的占比為70%。具體到市場表現來看,今年呈現明顯的債強股弱的格局。

此外,各公募FOF的發行時點、實際資產配置比例、同類資產中子基金選擇的不同,也對業績產生影響。而從海外經驗來看,FOF作為偏穩定類的產品,收益率約在5-6%左右。就國內而言,因為固收類資產整體收益率更高,這可能會導致國內FOF收益率會略高于海外,長期預期在5%~8%是比較合理的。

《紅周刊》:從公募FOF配置來看,內部FOF與外部FOF的討論在實戰中持續發酵,且各有支持者,您如何看待內部FOF與外部FOF的爭論?

楊浩:就子基金的配置方式而言,內部FOF還是外部FOF各有利弊。內部FOF在費用上會更有優勢,因為內部子基金很少會有雙重收費的問題。從母基金來講,對管理人的信息可獲取性也更強,比如對內部基金的投資方向、重點板塊,包括投資邏輯都是比較利于溝通,外部FOF則相對在溝通上有一定的障礙。此外,內部FOF還存在產品性質上的便利,比如定制某些策略,或者對流動性的管控等都會更加的準確。內部FOF的弊端在于,同一家基金公司可能是同一個投資體系,各子基金看好的板塊或者個股、個券相對比較一致的,存在策略趨同的問題,這將弱化FOF分散風險功能,同時在產品選擇面上也會受限。

就國際經驗來看,兩種解決方式都有比較成功的運作經驗。如果內部基金有完善的產品線,可供選擇的產品種類、策略足夠豐富,內部FOF就能夠比較有效地進行投資管理。如果內部產品線存在欠缺,可以在內部FOF的基礎上用外部子基金進行補充。

未來FOF長期規模估計在1萬億

《紅周刊》:從去年開始,陸續有多家券商聯手千合資本、景林資產、重陽資本等推出明星私募FOF,您如何看待明星私募FOF的投資價值?

楊浩:目前我國備案證券私募數量近萬家,選擇歷經牛熊的明星私募作為子基金,有一定的可取之處。首先,明星私募管理規模通常較大,公司投研管理、運營機制比較完善。其次,從投資者角度而言,打包明星私募的FOF產品,市場認可度、信息傳遞效率會更高。但從專業角度而言,搭建私募FOF產品并非單純把明星私募基金做個組合就可以了。還需要考慮各子基金之間投資策略和風格的差異性,以及投資業績的相關度等因素,尤其是多資產類別中,資產和資產之間的負相關性需要重點考慮。如果真正想要FOF做到風險分散,選擇子基金時不能僅看名氣,還需從大類資產上做配置選擇,例如今年的債券策略、CTA商品策略都體現出了非常好的風險分散效應,收益表現也比較理想;此外,在同類策略的子基金中,需要對差異性問題進行重點考慮。

《紅周刊》:當前我國公募FOF產品僅有十幾只,私募FOF規模也僅約千億。未來我國FOF的發展空間有多大?

楊浩:長期看,FOF發展前景還是比較樂觀的。一方面國內投資者的理財習慣也正逐步從單獨購買某基金產品,向綜合考慮通過資產配置做投資轉變,盡管這需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過程;另一方面,無論公募FOF還是私募FOF,當前都得到監管部門鼓勵和支持的。不過,相較于海外市場,國內單一市場波動更大,帶來的挑戰也會更大。

對比海外數據來看,因結構性問題,海外FOF在公募中占比約10%。當前國內公募基金規模在10萬億左右,但貨幣基金本身并不是非常適合做FOF,當前國內公募基金中貨基占比在一半以上,非貨基公募規模約4-5萬億,按略低于10%計算,未來國內公募FOF約為三五千億規模。私募基金方面,FOF在海外對沖基金中占比約為20-30%左右。目前國內私募規模在2.5萬億左右,按略低于20%占比計算,預期規模也約在三五千億。因此,如實施有力的政策支持,尤其是養老產品的稅收政策,即使不考慮未來基金總體規模的基數增長,未來FOF的長期規模也可能達到幾千億甚至萬億量級。

猜你喜歡
規模養老基金
養老生活
注冊養老機構已超2.8萬家
養老更無憂了
外儲4月站穩3萬億
2016年年末凈值規模低于5000萬元的分級基金
私募基金近1個月回報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1個月回報前后50名
私募基金近6個月回報前50名
私募基金近1個月回報前50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