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動駕駛步入藍海 機會仍在龍頭公司

2018-05-14 23:39何艷
證券市場紅周刊 2018年39期
關鍵詞:全自動初創特斯拉

何艷

自動駕駛正成為未來汽車變革的大方向,諸多高科技公司、汽車企業爭相搶占地盤,然而,巨量資金投入的門檻卻制約了中小企業積極介入的熱情,成本控制是自動駕駛能否真正落地的關鍵。在自動駕駛的藍海中,誰是最大的受益者?

在車行天下時代,自動駕駛正成為未來汽車變革的大方向,諸多高科技公司、汽車企業爭相搶占地盤,就連以電子產品為主營的蘋果也申請了自動駕駛專利。相較其它公司的熱情,明星電動汽車廠商特斯拉近期卻下架了一直以來視作賣點的全自動駕駛選項。特斯拉的逆市場操作究竟意味著什么?是技術尚未成熟,還是競爭過于激烈?

聚焦自動駕駛相關話題,本期《紅周刊》邀請硅谷數據科學家傅周通進行全面解讀。傅周通本科畢業于密歇根大學應用數學專業,碩士畢業于斯坦福大學統計學專業,在硅谷從事數據相關工作。他的朋友圈中不乏任職于谷歌、通用等上市公司自動駕駛部門以及一些硅谷明星自動駕駛初創公司的專業人士。在資本市場中,他長期追蹤自動駕駛相關初創及上市公司。在傅周通看來,目前自動駕駛領域投資雖然火熱,但二級市場真正值得“出手”的標的并不多。

自動駕駛前景廣闊

《紅周刊》:美國電動汽車巨頭特斯拉近期下架了企業宣傳中一直視為賣點的全自動駕駛選項,這在國內一度引發熱議。從自動駕駛技術角度看,您覺得特斯拉全自動駕駛技術目前處于什么階段?

傅周通:特斯拉自動駕駛全面下架,比起國內的熱議,美國硅谷的反應相對平靜很多。特斯拉的全自動駕駛長期以來處于停滯狀態,這在業內是個不爭的事實。它推出的autopilot系統其實是一種半自動輔助駕駛功能,并沒有達到全自動駕駛的高度。

業界將自動駕駛從L0到L5分為共6個階段,技術要求達到L3以上才能被稱為全自動駕駛。特斯拉的自動駕駛長期處于L2至L3的水平。有不少公司也推出了這個級別的半自動駕駛服務,如通用的凱迪拉克CT6已經搭載了其自主研發的Super Cruise半自動輔助系統,駕駛員已經可以做到雙手離開方向盤。

與特斯拉相比,低調不少的谷歌自動駕駛子公司Waymo才是業界公認的老大。從技術看,Waymo遠遠領先其他行業競爭者,非常有希望成為最先推出成熟自動駕駛服務的公司。

《紅周刊》:谷歌、Uber、通用、百度等公司都在進行著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它們的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已經進入到什么階段了?

傅周通:谷歌布局自動駕駛領域的時間非常早,早在2011年之前,其內部就已經在孵化自動駕駛項目,后來推出獨立的自動駕駛公司Waymo,在技術上有著長期深厚的積累。Uber本身做的是共享出行,將自動駕駛搭載到共享出行上這是再自然不過了。通用汽車作為老牌的車廠,在造車方面有優勢積累,它自己可以生產汽車,又可以研發軟件,在改造和結合方面會有明顯優勢。百度是國內第一家布局自動駕駛的公司,涉足的時間很長,并不比谷歌晚多少。斯坦福人工智能權威吳恩達曾擔任百度首席科學家,掌舵自動駕駛的研發,大大推進了研發的速度。

自動駕駛在商業應用的進展也相當不錯,雖然離推出成熟的服務還有數年的時間。谷歌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將在部分地區推出全自動駕駛租車服務,通用也表示最早于2019年能夠推出全自動駕駛汽車,百度L4級別的巴士已經量產,當然這是應用在相對封閉的場所,Uber前段時間獲得了豐田的一大筆投資,其他公司也會有一些進展。就目前測試結果來看,谷歌在自動駕駛領域遙遙領先。

除技術外,自動駕駛還面臨投入成本巨大的問題。谷歌已經向Waymo投資了超過100億美元,Uber收購研究自動駕駛的初創公司Otto也花了大概6億美元以上,福特花了10億美元收購Argo。通用為了幫助其子公司Cruise Automation研發自動駕駛技術已經聯合軟銀、本田一起投資了近50億美元。其中軟銀就投入了超過20億美元,本田計劃在未來12年內向通用Cruise注入20億美元資金,并有7.5億美元的股權投資。

如此來看,研發自動駕駛公司的門檻就是10億甚至數十億美元以上,而10億美元已經是一家獨角獸的衡量標準。對于涉及自動駕駛領域的公司,如果它不是一家獨角獸,我都很懷疑它是否有充足的資金來研發自動駕駛技術。

《紅周刊》:既然介入門檻那么高,為什么還有很多公司仍熱衷投資自動駕駛?

傅周通:大家爭搶布局自動駕駛的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個市場非常大。自動駕駛可以為汽車增加附加值,提供差異化的產品,使汽車更具有定價權。不過這只是自動駕駛技術變現的冰山一角,真正的市場在移動出行服務。據麥肯錫測算,2025年北美地區移動出行服務市場規模大概是1500億美元,而2030年這個數字將達到7500億美元,我覺得數字還是相對保守的。傳言即將上市的Uber已經達到了1200億美元的估值,可見目前的市場規模已經非常龐大了。將來整個市場會大到即使是行業第二第三名也有非??捎^的市場份額和利潤空間。

自動駕駛最后到底推出怎樣的應用模式,目前還無法確定??赡芤院髴脠鼍鞍l生改變,可以推出各種新模式,擴展商業市場。自動駕駛技術做得好的公司,可以像微軟這樣提供成熟企業級的服務,也可以像安卓系統一樣,做底層技術支持為其他自動駕駛公司服務?,F在這些發展模式仍不確定,有很大想象空間,大家進入這些細分領域,同樣有很可觀的盈利。

成本控制很關鍵

《紅周刊》:中國內地企業對自動駕駛投入也很大,很多內地城市的自動駕駛試驗進展很快,甚至進入路測階段。您覺得中國內地公司研發的自動駕駛技術與世界一流企業或美國企業同步嗎?

傅周通:很多人都會在這個問題上進行中美對比。在技術方面,美國有明顯的優勢,但在基建上整體相對落后于國內,而這可能正是中國的機遇。李開復先生在《AI未來》一書中提出了谷歌模式和特斯拉模式,描繪了一些比較好的場景和想象空間,是我比較認同的。

美國的基建設施相對老化,場景也非常固定,很難改變基建來適應自動駕駛,所以美國可能在比較固定的場景里,開展單車智能模式,也就是谷歌模式。這種模式下,車作為獨立的單位,去適應場景需求,它的好處在于技術獨立,可以把技術做得非常好,為了確保安全性,可能會需要放慢一些應用速度,確保技術和安全性做好,然后推出一個完整的服務。另外,美國交通相對簡單,沒有中國這么復雜,雖然大城市車流量也會很大,但是跟中國或印度等人口大國相比,它的道路相對簡單,所以美國一旦把技術做好,是很有可能率先推出的。

中國發展的模式更像是特斯拉模式,前面有提到過,特斯拉其實并沒有在做全自動駕駛,它是一有自動駕駛技術的進展,就會推出來應用。如果作為特斯拉的車主,是可以實實在在感受到技術進步的,這樣會有更多的人去使用,因此也會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里面。不過,做一點技術就推出來,這個發展速度是不會很快的,因為自動駕駛技術是不斷出新的,可能現在設想的做法,幾年以后就被淘汰了,之后會有更新的技術出來,如果設定一個目標去做自動駕駛,很可能后來就慢慢落后了。

不過中國也在嘗試走捷徑,另辟蹊徑地發展車路協同,通過改進基建來大大降低對自動駕駛的技術要求。比如雄安新區可能會以智能城市的模板進行建設。這個模板中就包含了城市的自動駕駛設計,比如在道路上安裝大量的傳感器,道路設置時也更適合自動駕駛,這樣技術難度會降低很多,因此不需要達到Waymo現在的技術,就可以實現自動駕駛。從這個角度看,火車也可以理解為另一種形式的自動駕駛,它把軌道已經鋪設好,只要按照程序讓它加速、運行、停車。

《紅周刊》:隨著5G技術的快速發展,數據的存儲和運算要求是不是讓其在自動駕駛領域中的重要性變得越來越高?

傅周通:5G的實施對于目前的自動駕駛可能不是最關鍵的因素,但對于車路協同卻很重要。目前車路協同還處于設計階段,也就是怎樣做到在基礎設施里埋設一些類似傳感器這樣的硬件,可以做到車跟道路進行交流,這樣就相當于知道了路的邊界在哪兒,怎樣行駛會更安全。如果具備5G技術,自動駕駛車輛之間就可以互相溝通和協調,減少不必要的摩擦。

《紅周刊》:自動駕駛最終能否成功,何種因素最為關鍵?

傅周通:自動駕駛是一種綜合技術,涉及到硬件、軟件等多方面因素。從硬件上看,雷達和自動駕駛芯片是關鍵的部分。芯片方面,市場已經有所表現,英偉達此前就表現火爆,因為深度學習廣泛展開以后,它就非常受關注,因為它的GPU特別適合做深度學習模型的訓練,同樣的,它也推出了基于這種GPU的底層自動駕駛系統。不過,就我所知,目前的幾個主流廠商,包括Waymo、通用等用的都還是英特爾的技術。

自主研發硬件來降低成本是自動駕駛汽車企業的另一個趨勢。Waymo通過收購初創公司研發激光雷達,大幅降低成本。據推測Waymo一輛自動駕駛車的成本仍然高達20萬美元,遠遠超過了普通汽車。降低成本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而這方面我覺得通用這樣的公司會有一些優勢。

標的選擇仍在龍頭公司

《紅周刊》:自動駕駛領域分布了不少上市公司和初創公司,從投資角度看,哪些公司更適合投資?

傅周通:我覺得自動駕駛是適合進行風險投資的。這個市場競爭非常激烈,除了谷歌的Waymo以外,隨隨便便就可以舉出十個以上非常知名的初創公司。這些初創公司技術做得非常好,比較適合VC進行投資,一旦投對了,回報可能就是百倍,甚至千倍。

在二級市場上,谷歌的Waymo是一個相對安全的選擇。有消息稱Waymo有獨立上市的打算,并且估值達到1100億美元以上??紤]到谷歌接近8000億美元的估值,即使未來Waymo實現了千億美元的市值甚至翻倍,投資的回報也遠遠比不上一級市場。不過長期來看,市場將不斷擴大,如果Waymo可以進一步證明自己是行業巨頭,保持壟斷地位,升值的空間還是非??捎^的。

還有一些相對神秘的公司,比如蘋果的自動駕駛。蘋果幾乎從來不公開其自動駕駛的研發情況,但外界猜測蘋果自動駕駛的道路非常曲折,整個策略和方向上都經歷了一些推倒重來的過程。不過蘋果優勢在于它有非常充裕的資金,最近確定了開發的方向,從谷歌挖了核心人才。雖然起步慢一些,但也有可能后發制人。同樣,蘋果已經是全世界最大市值的公司,它能不能在自動駕駛上更進一步,或者它更進一步的投資回報收益有多少,可能就需要打一個問號。

我個人更看好現階段估值低、關注度低,但技術和資金優勢明顯的企業,例如通用汽車。雖然技術上通用距離Waymo還有一定差距,但是估值上具有明顯優勢。通用汽車現在的市值不到500億美元,假如將來它的自動駕駛估值能達到500億,那它的市值就可以翻倍。目前通用自動駕駛公司Cruise Automation的估值大概在115億到120億美元左右,假如它進一步證明是行業的領先者,能夠占領一部分市場,它的估值很可能會再往上走,這就是一個比較適合投資的標的。當然除了通用以外,福特在這方面也很領先,但也很難說再過幾年會怎么樣,不過這幾家公司都是比較有前景的。

國內市場并沒有太多的投資選擇。目前上市公司里面只有百度、阿里這些公司在做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現階段百度仍然處于領先地位。此外還有好多初創公司也在獨立開發自動駕駛技術。

猜你喜歡
全自動初創特斯拉
全自動單劑量分包機應用于中心擺藥的效果評價
“初創”杯喜劇大賽
初創企業的估值與融資問題
全自動洗衣機
京滬初創企業領跑亞洲
特斯拉:2017在華銷售突破20億美元
為Model 3上市 特斯拉工廠占地面積將翻番
《華爾街日報》特斯拉出貨量首次環比下降
入初創企業,隨行業趨勢
特斯拉2015年全年交付50580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