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用好新結構經濟學來優化企業新型產業

2018-05-14 07:47薛雁
今日財富 2018年34期
關鍵詞:產業政策戰略性新興產業

薛雁

根據新結構經濟學,企業新型產業已取得一定成就,但也存在轉型升級、缺乏創新、執行效果并不理想等問題。需要根據企業產業的發展情況、從構建有效市場相機抉擇,再嵌入國家發展戰略等方面入手進行優化完善。

一、新結構經濟學基本原理與分析框架

“新結構經濟學”由林毅夫教授提出,新結構經濟學就是在結構經濟學的范式框架中提出結構經濟學的新的基礎理論,包括新的結構經濟學概念、范疇與新的結構經濟學原理。新結構經濟學是用時間、空間、層次統一的五維空間結構方法解釋經濟現象、認識經濟結構、把握經濟規律、揭示經濟本質的經濟學。在新結構經濟學看來,經濟主體與經濟客體的對稱結構是基本的經濟結構,經濟主體與經濟客體的對稱關系是經濟發展的最根本動力,它采用新古典的經濟學分析方法來研究現代經濟增長的本質的發展過程中。

新結構經濟學研究的核心思想是:一個經濟體在每個時點上的產業和技術結構內生于該經濟體在該時點給定的要素稟賦結構,與產業、技術相適應的軟硬基礎設施也因此內生決定于該時點的要素稟賦結構。企業的自生能力則是新結構經濟學的微觀分析基礎。在新結構經濟學看來,遵循比較優勢是經濟快速發展的藥方,其制度前提是有效的市場和有為的政府。當政府發揮有為作用時,產業政策是個有用的工具。新結構經濟學將結構引入新古典的分析框架中,會對主流的新古典經濟學產生許多新的見解。新結構經濟學希望能夠在反思發展經濟學自成立以來涌現的結構主義和新自由主義兩波思潮的基礎上,推動建立發展經濟學新的理論框架。

在理論層面上,新結構經濟學的核心原理是結構變遷的價格理論,包括以稟賦的供給與需求為主要內容的靜態和動態一般均衡理論,形成了以稟賦結構升級和生產結構升級作為發展過程,以企業自生能力為微觀基礎,以相對價格為分析手段,以發揮比較優勢利用后發優勢作為發展方法,以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作為政策導向的一套關于經濟結構及其變遷的新古典分析框架。

結合我國當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尤其是政策影響下的結構性變化和政策,企業要對其進行梳理、清理以及通過研究國家規劃、改革方案及產業等相關政策,評估有關政策,為企業戰略和發展找好契合點。利用搞產品的優勢,對企業重新規劃,以全面提升受管控的各類風險防控能力和盈利能力為工作目標。不斷規范管理,實現產業政策由供給型產業政策為主向供需結合型轉變。

二、優化新興產業政策的核心是處理好市場的關系

新興產業的發展既要靠市場,也要靠研究國家規劃、改革方案及產業等相關政策,為企業戰略和發展找好契合點。根據新結構經濟學的主張,產業政策工具的目標是打造“有效市場”和“有為企業”,一句話,市場的有效是以政府有為為前提,政府有為以市場有效為依歸。二者共同作用推動產業發展。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統一體的關系。最大限度促進信息、技術、人才、資本、設施、服務等要素在全國甚至國際范圍內自由流動、滲透兼容,避免對重要生產要素價格的人為干預和扭曲,創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政府的作用限定為解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過程中公共產品和外部性問題,產業政策不要產生對企業生產經營決策的直接干預,對行業中第一個而非所有的技術研發者進行鼓勵支持,其余問題交給市場解決,讓企業家有最好的激勵機制。有效的市場只能解決效率問題而不解決公平問題,有為政府可以促進公平卻缺少有效率的激勵機制。

為優化新興產業,做強做大好市場所需產品,打造“有效市場”和“有為企業”。企業于2006年專門成立專屬市場產業的管理部門進行管理,主要負責落實企業對外投資方案及實施、對外投資制度及企業管理等,以期通過規范投資管理、落實依法治企業,履行資產受托責任,實現資產保值增值。

對外投資產業涉及企業各個專業,總體運行正常,利潤貢獻穩中有升。截止2016年底,企業控股、參股公司股權價值上億,占企業總資產40%左右,受托管理上市公司資產總額上億,凈資產也是上億元;共計實現利潤上億元,占企業利潤總額75%左右。創造了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最好的激勵機制。

三、注重產業政策與國家戰略相匹配,為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機遇

優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政策的重要著力點是加強與國家戰略的契合度。作為對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具有重要影響的支柱性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政策也要因時而變,不斷融入到新的國家發展戰略中。產業政策要貫徹軍民融合。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重要國防意義,國防科技工業中也有許多戰略性新興產業。在軍民融合成為國家戰略背景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策要從以往“以民為主”向“軍民結合”轉變,力求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一帶一路”倡議對國內經濟、世界經濟及世界政治有重要影響,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機遇和新平臺。

企業正是在不斷研究和適應國家、國資委等發展戰略及管理運行模式下,加強企業頂層策劃、規劃,合理配置全所資源,提前布局。促進企業專業、產業融合發展,通過產研一體,推動產品融合,促進技術領先,創新發展,不斷探索前沿,為打造市場最強最大的供應商的遠景目標而不斷思考、開拓、提升并創造性工作。梳理企業現有產業以及各產業的相關規劃,通過產業、產品技術和前沿技術的收集和匯總,初步清理了企業內各專業、技術方向、產品,以及核心的技術、應用方向和現有市場和潛在的市場,簡要對優勢和劣勢進行了分析,形成了企業產業的資源配置,為企業投資戰略進一步明晰奠定基礎,通過企業的投委會、決策的程序,可研的框架,調研論證的流程和設計,使投資決策更加充分。

企業投資的公司現狀為既有控股和參股公司,對外投資涉及企業各個專業,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已形成多系列、多種類的產品,涉足的領域市值總量約在上億元左右。企業在抓住這股發展浪潮,力爭從全球價值鏈的角度出發,借助產業政策幫助企業與沿線國家深層次合作,推動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優化布局、聯動升級。成為國內乃至全球最強最大的產品供應商。(作者單位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猜你喜歡
產業政策戰略性新興產業
產業政策立法的邏輯進路
產業經濟學及新興產業群發展的思考探討
CFO如何對待產業政策
產業政策:在前進中反思,在反思中前進
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認識和思考
論組織人力資源管理的兩種趨勢
試論知識經濟與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
設計得當的產業政策
三只猴子與新興產業
避開新興產業陷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