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瞳光學營收數據異常 存貨和營業成本有疑義

2018-05-14 16:47胡振明
證券市場紅周刊 2018年21期
關鍵詞:庫存商品含稅合計

胡振明

東莞市宇瞳光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宇瞳光學”)主要從事定焦鏡頭、變焦鏡頭等光學鏡頭的研發和產銷。近日,公司公告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申報稿),擬在創業板發行新股2858萬股,募集資金54394.06萬元投入到“光學鏡頭擴產建設項目”等三個項目之中。

分析宇瞳光學招股書,可以發現該公司在報告期內(2015年至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的同時,應收賬款增幅和存貨出現了大幅增加,而與這些增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貨幣資金卻相當緊張,報告期內最少時還曾不到200萬元,這從側面反映出公司資金鏈的相對緊張。當然,這些問題并不是本文討論的重點,重點在于宇瞳光學在報告期內不僅營業收入存在異常,且存貨的增減變化和根據產銷情況測算出來的結果也并不相符。

營業收入異常

招股書披露,宇瞳光學的營業收入主要由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的銷售收入構成,此外還有少量的其他收入。報告期內,公司營業總收入分別達到了40778.91萬元、58124.93萬元和77002.32萬元。其中,在2017年營業總收入中,境內收入占比92.27%,在此基礎上考慮境內銷售收入部分應計繳17%的增值稅,則可推算出當年含稅營業總收入為89080.83萬元。

在2017年合并現金流量表中,宇瞳光學2017年“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為81070.85萬元(如表1),同時,資產負債表中僅預收了現金但還未結算的預收款項新增金額為49.83萬元,兩者對沖后可得知,與2017年營業收入相關的現金流量為81021.02萬元。與含稅營業總收入勾稽,意味著這一年應該有8059.81萬元銷售因未能收到現金而需要形成相應債權,即理論上將有8059.81萬元應收款項(應收賬款和應收票據)新增。

然而事實上,在這一年合并資產負債表中,應收賬款期未余額為16255.90萬元、應收票據期未余額為3769.98萬元,此外,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為512.47萬元,三項合計金額為20538.35萬元,相比期初相同項目合計僅新增了3466.22萬元。很顯然,實際新增值相比理論新增值要少了4593.59萬元,這意味著公司存在4千多萬元的含稅營業收入既沒有收到現金,也沒有獲得應收款項新增數據支持的情況。

2016年情況類似。由營業總收入58124.93萬元及境內收入占比90.38%測算,含稅營業總收入為67055.59萬元。同期,公司“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53500.76萬元、預收款項減少了89.93萬元。三者勾稽后可知,理論上將有13464.90萬元未能獲得現金支付的銷售需要新增債權。

可實際上,2016年宇瞳光學應收賬款期未余額有10797.75萬元、應收票據期未余額有5937.52萬元、應收賬款壞賬準備有336.87萬元,三項合計金額跟期初相同項目余額合計相比,僅新增了8492萬元。很顯然,實際增加值與理論新增值相比,存在4972.90萬元的差額,即有4972.9萬元的含稅營業收入存在莫名新增的現象。

從連續兩年營收數據變化看,宇瞳光學已經出現了合計近億元的含稅營業收入沒有獲得相關數據的支持,這種情況是非??梢傻?,并不符合一般的財務會計原理,不排除該公司為達到上市目的而虛增營收的可能。

存貨與產銷情況不符

庫存商品、產銷情況的變化是跟營業收入變化密切相關的,既然宇瞳光學出現營業收入有虛增的可能,那么其存貨與產銷情況又是否合理呢?

我們知道,宇瞳光學的主要產品是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因此其存貨之中的庫存商品也主要就是這兩類產品。2017年,公司定焦鏡頭的產量為6454.27萬件(如表2所示),而銷量只有5813.37萬元,意味著當年的產銷之差達640.90萬件,而未銷售出去的定焦鏡頭也將記入存貨,形成庫存新增。根據招股書披露的2017年定焦鏡頭的單位成本每件6.44元核算,當年庫存新增的640.90萬件定焦鏡頭的成本應該有4127.40萬元。

同樣的方法測算變焦鏡頭庫存,由招股書披露信息來看,2017年的產量比銷量少了18.29萬件,也就是說,這一年公司消化了部分往年庫存商品,導致該類產品的庫存出現相應減少。由變焦鏡頭2017年的單位成本每件27.33元核算,所減少的庫存的成本合計大約為499.87萬元。

綜合上述兩類產品的產銷情況對庫存商品的影響,可以發現在一增一減下,最終結果是2017年庫存商品應新增3627.53萬元才合理??蓪嶋H上,招股書披露的2017年庫存商品變化卻是,8540.99萬元年未庫存比年初庫存僅新增了1404.37萬元。

這就讓人感到奇怪,根據產銷情況測算出來的庫存商品增加金額遠高于招股書披露的金額,兩者之間相差了2223.16萬元。要知道,在宇瞳光學的收入構成之中,公司2017年其他收入只有3349萬元(占比4.35%),其對庫存商品變化的影響應該是十分有限的,可相差的2200多萬元庫存商品又是怎么回事呢?

與2017年出現的2000多萬元庫存數據上的差異相比,2016年的情況要好很多。其中,這一年定焦鏡頭的產量比銷量多87.11萬件,由當年單位成本每件6.53元核算,理論上定焦鏡頭的庫存應該增加了568.83萬元;變焦鏡頭產量比銷量少12.57萬件,單位成本為每件22.27元,理論上該類產品庫存應該減少279.93萬元。綜合起來,這一年兩類產品的理論庫存合計應增加了288.89萬元。而從招股書披露的2016年庫存商品期未余額7136.62萬元與期初余額相比來看,當年實際新增831.11萬元。很顯然,理論新增值與真實增加值相比仍相差了542.22萬元。

采購數據匹配不合理

采購方面也出現大額數據差異。2017年,宇瞳光學向前五名供應商采購了26275.39萬元(如表3),占當期采購總額的59.61%,由此可推知,這一年的采購總額高達44078.83萬元。此外,考慮17%增值稅影響,當年含稅采購總額達到了51572.23萬元。

同年,宇瞳光學進行采購的“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為50817.31萬元,除此之外,這一年預付款項余額減少了134.37萬元,這是以前支付的現金在本年度被確認了采購。兩項合計可知,2017年用于采購的現金流量達到50951.68萬元,與51572.23萬元含稅采購總額勾稽,可知有620.55萬元含稅采購額未能支付現金,理論上,這需要形成新增債務。

同年資產負債表中,宇瞳光學年末的應付賬款期未余額為27936.94萬元、應付票據期未余額為5328.05萬元,兩項合計結果與期初相同項目合計相比,新增了16553.07萬元。顯然,實際債務新增值與理論新增值相比,兩者相差了15932.52萬元。

同樣的邏輯推算2016年的采購,可發現有類似情況存在。2016年,公司前五名供應商采購金額17008.26萬元,占當期采購總額的比例59%,由此推算出當年采購總額為28827.56萬元,考慮17%增值稅影響,含稅采購總額達到了33728.24萬元。

同年,35143.79萬元“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在沖抵預付款項新增的504.50萬元之后,與采購相關的現金流量為34639.28萬元;同時,在當年新增負債上,期未應付賬款和應付票據余額合計要比期初相同項目余額合計數新增了5900.20萬元。綜合現金流量和新增債務情況可知,兩項合計達到40539.49萬元。這一結果與2016年33728.24萬元含稅采購總額相比,顯然要多出6811.24萬元。

那么,采購數據連續2年出現偏差,這是不是報告期內宇瞳光學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出現了較大金額的增加,從而導致上述采購數據的勾稽結果出現偏差的呢?

經過分析宇瞳光學長期資產購置情況,《紅周刊》記者發現其固定資產等長期資產購建活動對采購相關數據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并不能覆蓋上述勾稽結果的偏差。例如,2017年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及其他非流動資產合計增加了32107.64萬元,而同期的“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有31299.96萬元,兩項相比較只相差了807.68萬元,遠遠小于前述2017年相關現金流量及應付款項合計比同期含稅采購總額多15932.52萬元的事實。同樣,2016年的情況也相似。

當然,因招股書只披露了“已背書或貼現且在資產負債表日尚未到期的應收票據”的部分情況,并沒有清楚而明確地披露票據背書及貼現的金額,因此該項內容的影響是不是能覆蓋上述數據偏差還無法得到證實。

成本不準確

除了采購相關數據不符合一般財務勾稽規則,其原材料采購情況跟材料成本變化也是不相符的。

2017年,宇瞳光學玻璃鏡片半成品等主要原材料采購金額合計39366.42萬元,同時,公司在這年還采購了1556.21萬元電和107.49萬元水,由此合計,這年主要原材料和主要能源采購金額合計達到了41030.12萬元。

一般情況下,主要原材料和主要能源的采購金額應該跟營業成本之中的直接材料以及庫存商品之中的材料成本金額相同,或者相差不大才對。然而,在深入分析招股書中相關財務數據之后,《紅周刊》記者發現結果并非如此。

招股書顯示,2017年營業成本之中直接材料的金額是31803.49萬元(如表4),占營業成本的53.03%,將其跟主要原材料能源的采購金額對比,可合理推測還有9226.63萬元的原材料并未結轉到營業成本需要在存貨的原材料及材料成本中體現。

在2017年的存貨中,原材料賬面余額有9884.15萬元,并有少量周轉材料59.22萬元,兩項合計比上年相同項目僅新增了5513.57萬元??梢?,在考慮了直接列于存貨之中的原材料之后,理論上還將有3713.06萬元被包含在庫存商品以及在產品的材料成本之中。

可實際上,2017年庫存商品8540.99萬元和在產品5249.19萬元合計比上年相同項目增加了3897.99萬元,用直接材料占營業成本的比例53.03%去測算,得知新增產品存貨之中大約有2067.10萬元是材料成本。由此,我們發現在考慮了2017年全部存貨中與原材料有關的因素之后,公司仍有1645.96萬元的主要原材料及能源采購金額并未體現在營業成本或存貨成本之中。

同樣,2016年主要原材料及能源的采購金額合計26558.76萬元,比營業成本之中的直接材料23264.49萬元多3294.27萬元。但是,存貨之中的原材料及周轉材料合計比上年增加1263.35萬元,在產品與庫存商品合計比上年增加1515.76萬元,若以直接材料占營業成本的比例51.77%測算,則所含材料成本大概增加784.71萬元。由此,2016年存貨中的原材料及材料成本部分合計只增加了2048.06萬元。

顯然,原材料采購與直接材料成本之間的差額還有1246.21萬元并未得到存貨數據的支持的。那么,這到底又是公司的采購、材料成本、存貨哪一方面數據出了問題呢?

猜你喜歡
庫存商品含稅合計
空調銷售企業財務內控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新會計制度下商品流通企業庫存商品的核算方法
淺談跨境電商海外存貨的會計管理
關于大連盛澤機械有限公司存貨管理的調查報告
2014年1~11月我國紙及紙板出口量增長12.4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