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震蕩磨底 防守操作

2018-05-14 16:47張昌華
證券市場紅周刊 2018年21期
關鍵詞:股票規范A股

張昌華

本周大盤再創年內新低,震蕩尋底。在這種情況下,筆者認為當前投資者應當冷靜觀察采取防守型操作策略。

第一,要分析當前市場走弱的原因。當前,市場擔憂情緒明顯很重,資金進場意愿不強。按理講,中國GDP保持中高速增長,并且正在從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今年以來更是進一步加大了擴大開放,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是好的。但為什么外圍市場漲我們A股市場跌,外圍市場跌我們A股市場還是跌?表面上看,好像是受到外圍市場大幅波動、中美貿易摩擦等因素的影響,但筆者認為這不是主要原因,決定市場方向的關鍵性因素是A股市場自身。實際上導致大盤弱不禁風、走勢疲軟的主因,是市場供求關系發生了很大變化,供大于求,增量資金匱乏。A股經歷了過度加杠桿、資金推動下的“鶯歌燕舞”的非理性“牛市”,價格偏離正常估值的所謂人造“牛市”是不可能持續的,帶給市場的注定是傷害,帶給投資者特別是廣大中小投資者的是傷痛。為了防范系統性的金融風險,一段時間以來,有關部門加大了金融去杠桿的力度,出臺新規加大了對資管的規范,加之歷史積累的成本極低的巨量大小非的不斷解禁,過去一年的新股超常規發行大量增加了股票供給,這就使供求關系發生了根本變化。并且,由于A股加入MSCI指數,A股市場和境外市場的相互滲透影響,國內金融去杠桿、大小非減持、新股特別是所謂“獨角獸”企業大額融資股票供給增加等多重因素的擠壓和共同作用,一些缺乏業績支撐的概念型股票、一些產能過剩行業的企業股票還會繼續調整,不少股票向凈資產值靠近將是大概率事件,市場震蕩磨底還將延續。

第二,關注政策面的變化。在基本面趨好的情況下,政策面決定增量資金的進入和影響技術面。擴大金融、證券領域的開放是重要和必要的,擴大開放可能給市場帶來新的增量資金,無疑我們應當堅定不移地擴大開放引進外資,但發展A股市場的根本點還是應立足于自力更生,只有堅定不移地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原則,把A股市場治理好、規范好、發展好,才能增強市場的凝聚力、吸引力,夯實開放的根基,增強開放的實效,促進市場的健康發展并增強A股市場在國際上的競爭力。華爾街有句名言:“保護散戶就是保護華爾街”,我們應當堅持一視同仁的原則,堅持把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作為重中之重。規范新股發行,不再源源不斷地制造新的大小非,規范大小非減持,規范上市公司利益分配行為、增強投資回報,從嚴查處違法違規,支持創新型企業加快發展,遏制尋租腐敗,讓人民群眾公平分享發展成果。市場的走強靠資金,資金的進入靠信心,信心的增強來源于股市制度、規則的科學與公平。市場長期走熊不符合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我們應當堅信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和監管部門加強監管促進市場健康發展的智慧。

第三,在當前的情況下,應當采取防守型的操作策略。一是控制倉位,趨勢未明沒有必勝把握不重倉;二是對符合產業政策,業績穩定增長,暫時被套的股票不割肉也不急于補倉,耐心當“股東”,如反彈到成本價附近就減倉,深跌到真正底部時才補倉攤薄成本;三是新買股票在控制倉位的前提下,注意選擇符合產業政策、業績能夠穩定增長、股價在凈資產附近低于凈資產更好,市盈率在10倍以下,最近三年連續現金分紅高于一年期銀行定存利率,重點關注性價比高的金融股、水務環保股、能源股,并用市值參與新股申購;四是對于前段時間已經大幅走高的與高質量發展有關的國產芯片、5G、大數據、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股票,耐心等待股價回調到合理區間再買入;五是在市場方向性選擇基本明確、上升趨勢確立之時,再選擇安全且真正高成長的股票逐步加倉買入,在充分防范風險的前提下爭取較好的投資收益。

猜你喜歡
股票規范A股
規范漢字書寫優秀作品
規范漢字書寫
從創新探索到立法規范
規范漢字書寫
1月A股市場月統計
本周創出今年以來新高的股票
本周創出今年以來新高的股票
A股各板塊1月漲跌幅前50名
本周連續上漲3天以上的股票
近期連續漲、跌3天以上的股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