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橫江水利專項工程中濕地治理對策

2018-05-14 18:37劉應端
科技風 2018年26期
關鍵詞:濕地環境保護

劉應端

摘 要:湘江大源渡航電樞紐工程地處衡山縣永和鄉境內,位于衡陽市下游約60.0km,因工程建設抬高了湘江及其支流——橫江河、樟木河的水位,致使石鼓區黃沙灣街道三里村、桎木村與衡陽縣樟木鄉塔興村部分地區被淹沒,形成大片濕地,面積達228.5hm2。打造成一個以國家濕地公園為核心,以休閑旅游為引擎的美麗鄉村綜合體,使其成為濱江濕地生態保護與修復示范基地,成為獨具創意的湘南人文特色休閑基地。

關鍵詞:濕地;環境保護;流域面積;生態發展

一、項目建設的必要性

(一)符合湖南省“一號重點工程”政策背景

橫江河口片區水環境治理可以通過水生植物的生態修復作用凈化水質,保障湘江水質安全以及為下游的農業灌溉提供持續水源,對于保證和維護區域生態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二)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水系連通工程建成后,結合其周邊的水利工程,可以營造一個河道通暢,堤防整齊,蘆葦連片、水波蕩漾、鳥語花香、候鳥棲息的濕地風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動人畫面得以重現。

(三)維持生態系統的完整性

水系連通可維持濕地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同時也影響到流域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區域分配。水系連通性還影響水功能區水質狀況,水系連通性越好,水流的自凈能力和納污能力都會增強。同時,水生生物多樣性也需通過水系連通來實現。

二、工程范圍與目標

根據橫江河口片區水環境綜合治理及水系連通工程建設的要求,項目區水利治理規劃主要解決“水源涵養、河岸整治、河道行洪”等功能,對規劃區不同區塊的河道生態建設、生態修復建設、土地開發利用進行準確定位,完成項目綜合整治,達成以下目標:(1)項目區防洪排澇問題得到基本解決:有效防治規劃區洪澇災害,基本解決區域內防洪、排澇問題,項目區流域排澇標準達到10年一遇;(2)項目區水環境得到有效治理,流域生態系統、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有效治理流域污染;(3)挖掘流域水文化,建設流域水景觀,在有效解決河道水源缺乏問題的基礎上,規劃的防洪、排澇設施盡量考慮生態。(4)實現改善和提高河流水動力條件,增強水資源水環境承載力。

三、現狀及主要存在的問題

(一)防洪治澇標準不達標

橫江河、樟木河均為湘江的一級支流,屬中小型河流,流域面積分別為135km2、70.4km2,沿線防洪設施缺乏,防洪標準低,洪水災害頻發??刂菩哉{洪工程缺乏,未形成完整有效的防洪體系;河道岸線不順,臨河、跨河建筑物侵占行洪河道現象嚴重。

(二)河道淤積嚴重,行洪不暢

河道崩塌、淤積嚴重,平均淤積達1~2m。特別是項目規劃區,因大源渡工程建設抬高后,兩條支流匯入口被淹,形成大片水域,減緩了水的流動,淤積更為嚴重。同時內河漂浮物(如水葫蘆、雜草等)從涵閘前延伸數公里,影響河道行洪,造成河道水質污染。

(三)污染嚴重,水質惡化

本河流主要流經鄉村居民區,缺乏系統治理體系,存在上游及沿岸的面源、點源污染為雨污合流體制,截污治污措施有待進一步完善;近年來當地政府加強了生活垃圾治理,兩岸生活垃圾整治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亂倒垃圾事件仍時有發生;缺少截污屏障,農田和畜禽養殖面源污染進入河道。

(四)水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由于場地受面源污染影響較大,造成場地河道富營養化程度較重,河道大部分水面被水葫蘆堆積,生態系統較為單一,加之周邊居民生產生活影響,水禽棲息地生境破壞較為嚴重;河口片區周邊村民在場地周邊占用部分灘地種植水稻、養魚,侵占了水禽覓食地,使得水禽食源不能得到保證。

四、橫江濕地治理對策

(一)合理規劃治澇方案

橫江鋪涵閘:新建鋼筋混凝土箱涵,設8孔涵閘,閘門尺寸4.7×4.5m(b×h),底板高程為47.05m。樟木寺涵閘:新建鋼筋混凝土箱涵,外設5孔自由出流涵閘,閘門尺寸4.7×4.5m(b×h),閘門底板高程為47.05m。

(二)加強景觀擋水壩建設

(1)在橫江河口上游約500m處新建液控翻板閘門,共8孔閘門,每孔6m;靠左岸并列布置兩孔4m*4m泄洪閘。

(2)在液控翻板閘處左岸灘地新開河道,并在中部設置擋水溢流壩。

擋水壩建成后,上游將形成庫容,可以調節洪水,能起到防洪的效益。隨著上游水位抬高后,將形成水面景觀,河道也可以作為橫江河口片區水景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而達到提升當地品位,豐富景觀的效益。

(三)加強岸坡整治

本次河道治理工程的主要任務是通過橫江鋪電排站出口處岸坡整治防止河道岸坡崩塌,減少洪水災害,保障經濟發展,恢復生態景觀。整治建設范圍包括:橫江鋪電排站出口處。建設方案采用岸坡迎水面枯水位以上至岸頂采用230厚雷諾護墊護坡,枯水位以下采用格賓擋墻護腳。

(四)重視水土保持工作

(1)攔擋措施。渣場采取坡腳擋渣墻加草皮護坡的措施防止棄渣流失。坡腳擋渣墻擋土高度1.5m,外側坡比1:0.3,內側垂直,頂寬0.5m,埋深0.5m,下設趾墻厚0.3m。為防止坡面來水形成徑流沖刷料場,造成水土流失,甚者導致渣場崩塌,在棄渣場場上游坡腳布設截水溝將坡面來水直接引入主體工程的引水渠道中。

(2)排水溝。渣面每隔200m布置一條橫向排水溝,排水溝采取矩形斷面,底寬20cm,深20cm,邊坡1:1,采用砼護坡護底,厚0.08m,下設0.1m厚砂卵石墊層。排水溝總長約1200m。排水溝工程量合計為:開挖土方48m3;砼57.6m3;砂卵石墊層72m3。

(3)沉沙池。截、排水溝出口設沉沙池,斷面尺寸擬定為2m×1.5m×1m(長×寬×高)。需設沉沙池25個。

(4)植物措施。土料場防治措施應按照“上截下擋”的防治原則,開采前下游側建擋渣坎,將表土存放在擋渣坎內側,雨天采取塑料薄膜覆蓋。開采完成后,在料場開挖坡腳下修截水溝,在截水溝出口設沉沙池,再對開采面進行整地、覆土、利用。

五、結語

在衡陽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過水塘蓄澇、生態凈化、閘排+電排和岸坡整治、增加保護及巡視設備、加大宣傳教育等方案,努力提高項目區防洪治澇標準,增強了抗御洪水的能力,改善了生態環境,為保障項目區的社會穩定和社會經濟和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水利條件。

參考文獻:

[1]黃成才,楊芳.濕地公園規劃設計的探討.中南林業調查規劃,2014,8:2629.

[2]盛仰光.濕地保護措施漫談[J].中國信息界,2010(09).

猜你喜歡
濕地環境保護
廣東省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之重大(點)工程
高中地理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以閩江環境保護校本開發為例
政策
關于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措施的探討
基于遙感數據的黃河口濕地變化研究
建設濕地園林工程研究
對張掖濕地科普教育工作的思考
新《環境保護法》4個配套辦法發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