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大數據優化的隨約巴士

2018-05-14 02:18謝明輝肖宇余肖瀟孟祥達
科技風 2018年19期
關鍵詞:公共交通大數據

謝明輝 肖宇 余肖瀟 孟祥達

摘要:由于干線公交和軌道交通覆蓋率有限,我們提出基于互聯網的隨約巴士。該巴士是一種新型公共交通,可以解決公交覆蓋不全問題以及與軌道和干線公交接駁換乘問題。隨約巴士通過提前預約的方式靈活地設置線路,并將最優線路顯示在手機端讓乘客選擇,同時采用線上線下付款方式供乘客自行付款。手機端提供二維碼作為上車憑證,且在運營期間可根據反饋量開設新的線路。

關鍵詞:大數據;隨約巴士;公共交通;公交覆蓋率;軌道接駁

由于線路覆蓋不全,許多人在短距離出行時只能選擇步行或使用私家車,而私家車的過度使用會造成道路堵塞、車輛亂停亂放以及對環境影響加劇等問題。如何避免這類問題的發生,就成為我們亟需解決的問題。[1]

1 基本思路

乘客使用手機端線上預約巴士,完成線上支付,也可使用線下的巴士智能預約機查找要經過的巴士并選擇合適的線路完成線下支付。系統會根據預約信息智能生成線路,根據所設模型篩選出在線路范圍之外的預約,同時對不在服務范圍內的預約通過APP推送訂單取消消息并全額退款。

2 路線規劃的算法模型

(1)通過模擬一個范圍內的乘客預約巴士的情況,再根據所設計的模型算法智能篩選出確認接的訂單,篩選之后的所有訂單即可生成一條距離終點站的最短路線。過程如下:

線上預約截止,系統服務端處理預約信息,根據GPS、GIS的定位在線上地圖擬定出預約點手機客戶端地理位置。

(2)用地理位置以及發車點給定距離賦權無向圖,D=(V,E)。

a初始時令 S={V0},T=VS={其余頂點},T中頂點對應的距離值;

若存在,d(V0,Vi)為弧上的權值;

若不存在,d(V0,Vi)為∞。

b從T中選取一個與S中頂點有關聯邊且權值最小的頂點W,加入到S中。

c對其余T中頂點的距離值進行修改:若加進W作中間頂點,從V0到Vi的距離值縮短,則修改此距離值。

重復上述步驟(2)、(3),直到S中包含所有頂點,即W=Vi為止。

(3)根據Dijkstra算法得到一個基礎最短路徑L0,在基礎路徑上,從除起點外,依次舍去每個點(起點或終點),用2中的算法計算依次的到L1、L2、L3…Li。

(4)Li/Ln

(5)服務端根據留下來的預約點用最短路徑規劃擬定出一條路線作為最終的行車路線。

(6)路線生成上傳并從巴士站場調度發車。

3 服務功能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中國許多城市雖然每年都將大量資金注入到公交系統中,但是公交系統所提供的服務質量卻不能讓現有的私家車主滿意,從而不能將這些車主從私家車使用中“擠壓”出來。許多人說公交系統缺乏效率,不過大多數人說的這種效率是公交系統的便利性。比如小區、工作場所與公交站點或者軌道交通的距離過遠。如果讓中國的公交系統具有對于私家車的替代作用就必須讓公交系統的服務進一步提升實現范圍全面覆蓋。

我們現在主流的交通出行方式只覆蓋到大多數地方,很多小區域是現有的運輸系統沒有覆蓋到的,對于這種情況隨約巴士發揮了很大的功效。此巴士適用于乘客上車地點距離軌道交通和干線公交有一定距離且人們不想步行而選擇乘坐的交通方式,這有利地解決了公交覆蓋問題。當我們的整個系統與現有的公交系統結合很好時就能有效減少私家車的出行。具體服務端功能和用戶端操作流程分別如圖1、圖2所示:

4 創新特色

(1)與互聯網相結合,通過乘客線上發出預約信息,再由計算機智能處理通過算法自動生成線路,線下預約的乘客也能根據線下機器實時看到經過此地的巴士及其線路;

(2)線上線下預約,適用于所有階段的乘客,對乘客是否使用手機不作任何要求,線上線下支付也讓乘客付款方式自由;

(3)利用算法排除訂單,保證線路最優、不走偏路、乘客心理舒適等。

5 結語

互聯網+隨約巴士適用于干線公交以及軌道交通均未涉及到的地點的人們的出行,解決了公交覆蓋不全問題。若該系統能廣泛運用到各個城市,之后人們的主要出行方式會轉變為乘坐公交巴士和軌道交通,這樣就能緩解城市道路交通壓力,一定程度上也能改善我們的環境。

參考文獻:

[1]許旺土,何世偉,宋瑞,等.基于改進遺傳算法的接運公交線路生成優化模型[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09,33(3):4044.

猜你喜歡
公共交通大數據
基于BP神經網絡的公交站點短期客流量預測研究與應用
城市軌道站點公共交通一體化銜接分析
在未來,我們不需要路
二次規劃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統工程中的應用
免費乘車
大數據環境下基于移動客戶端的傳統媒體轉型思路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數據+輿情:南方報業創新轉型提高服務能力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