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大數據時代高校核心競爭力的提升

2018-05-14 06:44李春曉
知識文庫 2018年14期
關鍵詞:設備信息化信息

李春曉

在當前大數據時代,利用大數據催生出的各種信息知識和技術,能夠有效指導校園基礎設施建設、信息化建設、學科課程設置乃至校園文化建設,對于武裝高校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高校核心競爭力,提升高校知名度,促進高校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從大數據的定義、特點入手,對當前我國高校的大數據應用情況進行了總結,重點分析了高校大數據在應用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對策,旨在為高校運用大數據的相關技術,實現教學水平的提高以及核心競爭的提升等方面提供一些有價值的指導建議。

在當今信息化時代,“大數據”開始成為各行各業津津樂道的關鍵詞。作為信息化時代的重要標志之一,大數據極大地拓展了政府、企業的信息獲取渠道,而且能夠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全面洞察力,深入、全面地挖掘社會生產生活的各類信息,為政府和企業決策提供可靠、準確的參考依據。而大數據對于高校核心競爭力的提升而言,意義同樣重大。

1 大數據概述

1.1 大數據的定義

2011年5月份,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率先給出了大數據的定義:數據已經滲透到每一個行業、每一個業務職能領域;海量數據的應用意味著下一波或者新一輪生產率的增長和消費者盈余浪潮的到來。而高德納信息咨詢公司(Gartner)則認為,大數據在信息化時代更像是一種信息資產,具有多樣化、高增長率等特點,而大數據對數據處理技術的要求也比較高,所以大數據比傳統數據擁有更加全面的信息搜集、對比、分析和處理的能力,更有助于決策分析和流程優化。

1.2大數據的特點

大數據的“大”主要體現在容量大、種類多方面,同時大數據具有信息處理速度快、信息利用價值高等特點。

首先,大數據應用了科技含量較高的存儲設備,其可以存儲的信息數據是海量、無法估算的。2015年,美國互聯網數據中心曾對大數據環境下的全球互聯網數據增長速度進行了分析和預測:平均每年的數據增長率約為50%;到2020年,全世界的數據規模將達到440萬億TB。

其次,大數據中包含的信息種類繁多。大數據就像一個容量無窮盡的數據容器,每天通過互聯網,將各行業、各領域的信息數據流匯總到大數據進行分類存儲,同時會剔除無效信息,以滿足各類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再者,大數據的信息處理速度是極快的,每天可以處理百億條信息,在較短的時間就可以完成數量大、復雜程度高的數據處理工作。這是傳統數據庫或傳統數據處理設備和技術無法比擬的。

最后,大數據的利用價值非常高。例如百度、淘寶、京東等大型網絡平臺,基于大數據數據,能夠對全國乃至全球用戶的消費行為、消費水平、消費趨勢等信息進行綜合分析與評估,將信息提供給使用者用于決策。

2 高校對大數據的應用現狀

2.1 對大數據認識不足,缺乏大數據思維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各大高校紛紛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對高校信息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但是在大數據應用方面,多數高校的做法和表現并不盡如人意。首先,高校把教育改革的重點主要集中在教學體制改革和課程改革方面,缺乏大數據思維。在平時的管理工作和教師培訓當中,幾乎沒有任何與大數據有關的內容。有不少多高校管理者和教學工作者認為,大數據對政府部門和企業的用出比較大,而對于高校并沒有什么價值,這種錯誤認識將大數據認為只是一種商業工具,所以高校也就不會主動去思考如何將大數據與高校建設聯系在一起,影響了高校核心競爭力的特生。

2.2 受傳統觀念束縛,信息化建設緩慢

從整體上來看,目前我國高校的信息化發展水平較以往有所提高,但是信息化的發展速度仍然比較慢,對信息化建設的嘗試也只是集中在基礎設施、設備的購買方面,而且在購入新設施、新設備之后,往往要很多年以后才會想到進行升級換代。在一些高校,由于受到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影響,多數教師更傾向于采用傳統的教學設備、設施、方法和模式,所以信息化教學并不普及,更談不上用大數據技術了。同時,部分高校配備的公共電腦、智能閱讀設備較少,且只在上課期間供師生使用,使得這些設備設施流于形式,極大地浪費了高校教育資源。

2.3 大數據人才匱乏,大數據應用水平低,

一些高校為了追隨社會各界對大數據的呼聲,購入了一些大數據設備,但由于缺乏專業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高校對大數據的應用水平比較低,往往把大數據當做一種普通的智能設備,未能充分發揮大數據的功能和作用。同時,對大數據相關設備設施只注重使用,必要的維護工作也不到位。而高校缺乏對專業教師進行大數據知識、技術的培訓工作,且很少高校能夠聘請專業的講師對本校教師進行相關培訓,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熟練使用大數據設備、技術,致使大數據成為一種擺設,與高校宣傳的大數據教學形成強烈反差。

3 大數據時代高校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對策

針對上述關于高校大數據應用方面存在的問題,高校管理層和教師隊伍應該認真思索,如何將大數據與高校師生的教學、科研、學習、管理、溝通和交流等進行充分融合,以實現高校教學水平的提升,不斷強化高校獨特的大數據文化氛圍,全面增強高校的核心競爭力。

3.1 提高對大數據的認識,強化大數據思維

高校管理層和專業教師首先應強化大數據思維,積極主動地去接觸和學習與大數據相關的知識、技術,拓寬對大數據的認知范圍。結合高校自身的辦學特點,以大數據觀念指導校園建設,探索新的教學和管理模式,促進高校教學工作與時俱進,通過對相關數據的挖掘、整理和分析,服務于高校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工作和目標。有了一定的大數據思維和觀念,教師才能在教學工作中主動地將大數據知識和技術與本職工作結合在一起,既提高了教學質量,又提升了教學效率。對于高校而言,其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教學質量,因此無論是高校管理者還是高校教師,都必須對大數據給予一定程度的重視。

3.2 加快與大數據相配套的信息化設備設施的建設及應用

高校大數據的應用需要信息化的設備設施為基礎和支撐,只有基礎設施得到完善和提高,才能為下一步大數據的應用奠定基礎。針對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設緩慢的問題,高校應該積極與政府有關部門協商,爭取更多的專項發展資金,用于購置信息化系統、智能軟件、設備等。同時,高校還可以與企業展開合作,力求獲得企業資金支持。值得注意的是,只是一味地購置設備設施并不代表著大數據應有水平的提高,高校應該加大對教師的宣傳教育,使教師認識到大數據、信息化對于提高教學水平的價值和作用,使教師能夠主動應用大數據技術及設備設施,將更豐富、更專業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此外,高校應該招聘具有大數據技術及信息化設備設施運行、管理、維護的專業人員,定期對數據庫及相關設備設施進行維護和升級,確保高校信息數據的安全。

3.3 培養大數據人才,提高大數據應用水平

高校作為各類人才的搖籃,對高校自身所需的大數據人才,高校也應立足于本身的人才培養體系,根據大數據應用發展的需要,進行針對性地培養。對此,一方面,高校應該加強對教師隊伍的培訓,培養更多懂大數據、能夠熟練應用大數據的專業教師,以教師帶動學生,營造一種教師學生共同推動大數據應用的良好氛圍;另一方面,為了補充高校的大數據人才,高??梢酝ㄟ^與相關院系、學生社團的協調,建立人才定向培養、實踐機制,通過舉辦大數據信息系統或大數據技術開發應用等項目活動,并設立相應的獎勵資金,提高具有專業知識、軟件開發經驗或對大數據有深入研究成果的學生參與高校信息化、數字化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4 結語

在大數據時代,數據是最大的資源集合體,其價值已經遠超傳統意義上的數據信息,而對于高校而言,對大數據的認知水平和利用水平直接決定著高校教育教學層次的高低以及高校核心競爭力的強弱,更重要的是,它已經成為影響高校未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關鍵因素。因此,大數據時代給高校帶來了教學和管理理念的改變,只有緊隨大數據時代發展的腳步,才能不斷挖掘和培育高校的競爭優勢,從而穩步提升高校的核心競爭力,使高校在知識競爭和人才競爭中實現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河南大學民生學院)

猜你喜歡
設備信息化信息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調試新設備
“一核三軸”:信息化時代教學管理模式的探索
訂閱信息
展會信息
認一認
視聽設備行情
健康信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