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侗族村寨家長對小學生作業監督指導現狀調查

2018-05-14 07:11陳瑤康厚芳周泓
知識文庫 2018年14期
關鍵詞:村寨侗族監督

陳瑤 康厚芳 周泓

在農村,經濟相對比較落后,農民的意識和認識觀念普遍低于市民水平,而侗族村寨家長更是嚴重。本研究抽取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朝利村小學50名小學生及家長為對象,采用觀察法、訪談法對侗族家長監督指導小學生作業的現狀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侗族村寨家長在監督指導作業總體是不理想的,其原因在于文化程度低、固守傳統觀念、責任意識差、缺乏教育能力,并針對這些原因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

1 前言

當前在侗族村寨中,父母外出打工的比較多,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很多孩子由年邁的祖父輩照顧,而祖父輩受到的文化教育更低,對于孩子的作業無法提供輔導?!薄坝姓{查顯示,農村家長的學歷,在初中及以下學歷占86.6%,”又整天忙于務農,監督和指導孩子寫作業時間是少之又少,導致作業質量很差,教師失去耐心。所以提高侗族村寨家長的文化素質和作業指導能力容不得半點馬虎。

雖然國內外就農村家長對孩子作業監督進行了不同程度與角度的研究,但專門研究侗族的很少。所以希望通過本研究能過豐富侗族家長監督孩子作業研究的理論成果,為更好的了解侗族家長監督作業現狀提供一些實證資料,也能為當前侗族村寨家庭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持。

本研究在調查分析的基礎上對侗族村寨家長監督指導孩子寫作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并結合具體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建議,這會給家長和學生提供一定的實踐借鑒意義。讓家長深刻、全面了解作業的重要性,從而自覺積極的去提升自己文化素養,有意識指導孩子作業,幫孩子建立自信心。

2 研究方法

2.1 訪談法

在本研究中,為了深入了解家長對孩子關于作業監督指導的實際狀況,筆者采用了訪談法。訪談法又稱晤談法,是指通過訪談者和受訪人面對面地交談來了解受訪人的心理和行為的研究方法。

2.2 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綱或觀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輔助工具去直接觀察被研究對象,從而獲得資料的一種方法。在本研究中,筆者采用參與性觀察,在與家長和學生直接接觸中傾聽和觀看他們的言行。

2.3研究對象

本文隨機抽取了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朝利村小學二到六年級50名小學生及他們家長作為訪談對象。二年級10人,三年級10人,四年級8人,五年級15人,六年級7人。

3 調查結果與分析

由于地處偏僻,獲得信息渠道不多,家長個人文化水平程度低,家長們根本不知如何去監督孩子完成作業,有意識指導孩子作業的少之又少。而侗族家長們,更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孩子只要在課堂上認真聽就行,沒必要花太多時間,就從沒有加入孩子作業監督工作;有的家長很想讓自己孩子學好,卻又無從下手,沒有具體行動;有的家長只重視作業的結果卻不管孩子是不是真的懂了,是不是根據做題有自己的解題方法了,往往忽視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以及內心的真實需要,沒意識去教育孩子;有的家長過于盲目攀比,只讓自己孩子寫作業比人家的多,重量忽質;有些家長對孩子作業監督有揠苗助長的傾向性,缺少耐心,過于急躁,教育方式過于粗暴;大部分農村父母由于太忙,根本沒有時間去監督孩子;隔代教育,家長的溺愛,少部分孩子心理不健康,害怕陌生人,人際交往有嚴重的問題。

4 侗族村寨家長作業監督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4.1 對兒童身心健康的影響

第一,在訪談過程中,筆者發現自己完成作業的孩子比有家長監督寫作業的孩子更具有多動傾向。由于家長很少有時間監督孩子寫作業,或只是提醒孩子寫,而不是陪在孩子身邊,孩子可能心不在焉,搖椅子轉身,到處走動,低年級學生自制力比高年級弱,更容易無法專注在某件事上。二、三年級20人中13人寫作業時往往愛亂走亂竄,四五六年級30人有5人喜歡亂動。第二,家長監督輔導作業過程中,缺乏耐心,動不動就罵孩子笨,沒意識的教育孩子,會導致孩子缺乏自信、過于敏感、食欲低落。即孩子容易具有焦慮感。38%的孩子在陌生環境時往往會誠惶誠恐,擔心會被別人嘲笑,對日常一些不足一提的小事,也會顯得過分的焦慮。第三,家長粗暴教育導致孩子具有攻擊行為。訪談中發現,被粗暴教育的孩子處理事情也喜歡以粗暴方式解決,缺少冷靜思考,對美好的物品絲毫不懂得去愛惜,更不會去贊美別人,從他們口中說出“謝謝”“對不起”更是屈指可數,五、六年級的孩子表現更為顯著。另外,他們對很多日常的小事都拿不定主意,做什么都怕做錯怕被罵,缺少兒童應有的創造性和突破思維的“野性”,阻滯兒童的智能發展。

4.2 對兒童學習的影響

孩子有厭學表現,對待學習馬馬虎虎,由于文化程度低,很多題目家長也不會做,輔導作業時對很多題目也是連蒙帶猜,要求孩子隔天去問老師,讓孩子養成了堆難題的習慣,讓孩子在學習上遇到困難得不到及時解決,孩子跟不上教師課堂教學速度。一般家長監督孩子,都是讓孩子自己做,而家長自己在看電視、打麻將,記得了就來問孩子一句“做好了沒有?”,孩子要是做好了,就說:可以嘛,現在你可以去玩了。根本不會查看作業內容是不是寫對了。要是沒寫完,開口就罵“怎么那么笨,寫幾個題目都要幾個小時!”無憑無故愛罵孩子,沒能讓孩子在舒適的環境寫作業,容易讓孩子以寫完作業為目標,不在乎作業質量如何。通過訪談發現,孩子在父母有意識指導下寫作業,他們成績往往比較好,而那些父母不管孩子的,他們成績一般不樂觀,即使個人有時很努力,但學習方法不當,沒人指導也沒能及時得以改正。

4.3 對兒童人際交往的影響

從訪談中發現,侗族村寨家長個人文化水平高的很少,隔代教育,祖輩們的溺愛,重孩子物質和生活上的滿足,缺乏精神道德的管束和引導,導致孩子自私等不健康心理,孩子普遍沒有融洽的人際關系,與人產生了交流障礙。就50名孩子,有24%孩子不能與人合作,對他人漠不關心,缺乏同情心,有猜疑、嫉妒、退縮現象,特別是,村里來了“城里人”,他們都遠遠看著,而不敢靠近。不能置身于集體,與人格格不入。

5家長監督作業問題的解決對策

5.1 打破傳統觀念

侗族村寨家長公開對子女宣揚“金錢有用,讀書無用”的思想,所以在作業監督上愛理不理,覺得孩子寫不寫作業都無所謂。一定要讓家長認清形勢,摒棄讀書無用論思想,打破傳統侗族家長的專制作風,與孩子交朋友,傾心交談,而不僅僅認為在孩子面前要權威。平時要以多媒體形式,時不時給家長們放映家教光盤、電影等宣傳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讓其逐漸知道,現代社會,沒有知識是樣樣不通,讓家長自己先重視教育。

5.2 定期召開家長會

每學期開兩次班級家長會,時間安排在農閑時。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校平時的表現,才能及時更好的監督輔導孩子寫作業,對有些全年級或全校共同性問題,可以召開年級或全校家長會,專題學習。家長會針對學生在校表現和成績進行獎勵和批評,指出不足,用對比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老師與完成作業不理想的學生家長一起分析原因,根據孩子的個人情況,研究幫助孩子進步的方法。

5.3 開設家長培訓班

侗族村寨家長自身知識有限,甚至有文盲和半文盲的家長,很多家長在監督作業時顯得力不從心。而且家長忙于耕種,能空閑時間看點書都不錯了。所以,可以抽農閑開家長培訓班,別看家長參加家長會積極,聽家庭教育報告積極,要讓他們坐下來學習家庭教育課程,就沒有那么熱心了。他們給自己定位是個“教育者”而不是個“學習者”,所以他們“監督作業”的熱情遠遠高于“自我學習,自我體會”的熱情。學校也可以時不時給學生家長印發函授學習資料。如“今天我們怎樣愛孩子”;“也可以利用校通信、校長信箱、‘給家長的一封信來指導家長怎樣監督孩子寫作業,”讓更多侗族家長能有意識的輔導孩子作業,提高作業質量。

6對策及建議

6.1 打破傳統觀念

侗族村寨家長公開對子女宣揚“金錢有用,讀書無用”的思想,所以在作業監督上愛理不理,覺得孩子寫不寫作業都無所謂。一定要讓家長認清形勢,摒棄讀書無用論思想,打破傳統侗族家長的專制作風,與孩子交朋友,傾心交談,而不僅僅認為在孩子面前要權威。平時要以多媒體形式,時不時給家長們放映家教光盤、電影等宣傳先進的家庭教育理念,讓其逐漸知道,現代社會,沒有知識是樣樣不通,讓家長自己重視教育。

6.2 定期召開家長會

每學期開兩次班級家長會,時間安排在農閑時。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在校平時的表現,才能及時更好的監督輔導孩子寫作業,對有些全年級或全校共同性問題,可以召開年級或全校家長會,專題學習。家長會針對學生在校表現和成績進行獎勵和批評,指出不足,用對比來調動家長的積極性。老師與完成作業不理想的學生家長一起分析原因,根據孩子的個人情況,研究幫助孩子進步的方法。

6.3 開設家長培訓班

侗族村寨家長自身知識有限,很多家長在監督指導作業時顯得力不從心。別看家長參加家長會積極,聽家庭教育報告積極,要讓他們坐下來學習家庭教育課程,就沒有那么熱心了。他們給自己定位是個“家長”而不是個“學習者”,所以他們“監督作業”的熱情遠遠高于“自我學習”的熱情。學校也可以時不時給學生家長印發函授學習資料。如“今天我們怎樣愛孩子”;“也可以利用校通信、校長信箱、‘給家長的一封信來指導家長怎樣監督孩子寫作業,”讓更多侗族家長能有意識的輔導孩子作業,提高作業質量。

6.4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

在侗族村寨部落,人們平時都沒有什么活動,文化娛樂活動形式單一,只有過節有一些活動,如侗族大歌比賽。有研究發現,在農村空閑時間,有近80%是在打麻將、看電視,閑聊,對孩子有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建議村里可以多多培養大家積極向上的愛好,如:舉行籃球比賽、下棋比賽、環村長跑、拔河等。另外家長也要培養自己的閱讀能力,逐漸提高自己的知識文化水平。

7 結語

綜上所述,侗族村寨家長在監督指導作業總體是不理想的,其原因在于文化程度低、傳統觀念、責任意識差、缺乏教育能力。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家長要積極參加培訓班,慢慢積累自己知識,提高認識,打破傳統觀念,多關心孩子的內心需要,從孩子的實際需要出發,培養孩子主動寫作業的意愿,讓孩子從心底喜歡上學習。

通訊作者:周泓

(作者單位:1凱里學院教育科學學院2云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

猜你喜歡
村寨侗族監督
侗族大歌在音樂課堂中的意義
民族村寨的旅游發展路徑
什么是四個監督?
侗鄉學子愛家鄉
侗族生境模塑下的侗族大歌
鍋巴粥
侗族大歌文化內涵研究
落實依法監督、科學監督、高效監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