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積極心理學指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策略

2018-05-14 08:39徐惠
知識文庫 2018年14期
關鍵詞:心理品質高校學生心理學

徐惠

積極心理學提倡積極預防以及治療,通過提升高校學生的積極品質及人格來對其心理壓力與心理疾病加以緩解。針對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積極心理學可以起到指導促進作用。能夠有效引導高校學生對積極品質加以追求,對生活加以體驗。有效促進高校學生的心理素質的整體發展,并且變成高校心理健康方面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突破口。

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

但現階段,高校公共心理學教育仍然存在不少問題,這些都對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一定影響。第一,心理課程的內容設置存在不合理性。首先,教學還局限在對心理問題加以預防的階段。盡管當前高校已經意識到了心理教育具有的必要性,并且把心理教育劃歸到公共課程這一體系之中,然而課程依然以心理問題預防為主,心理教育局限在預防方面,而非積極的“固本和強體為主”。忽視了對學生心理潛能及心理素質的培養。其次,課程設置和實際心理教育存在較大差距。這主要表現在心理課程主要側重在對心理問題具體成因加以分析,而且,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案方面,也以理論知識而非實際操作、方法為主。使這門課程應用功能大打折扣。

第二,健康教育把消極心理當作主要方向,這樣的心理教育有著一定的片面性,對沒有心理的絕大多數學生這門課程設置的意義不大。第三,健康教育具有的指導功能缺少明確定位。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還沒得到正確疏導,主要是學校以及大學生并未對心理教育加以重視,而且學生沒有主動積極的尋求教師幫助,致使高校當中的心理輔導具體功能沒有得到真正發揮。

這些問題阻礙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發展。

2 心理健康教育中積極心理學的作用

積極心理學對人類具有的積極品質加以關注,主要通過對普通人具有的德行、動機以及發展潛能這些方面加以培養,對人性積極的潛在的建設性具體作用加以挖掘,對人類健康積極心態加以培養,并且提升其幸福感。因此積極心理學在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2.1 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整體目標實現

心理教育把積極心理學當作理論指導,就可以對心理健康具有的價值取向進行重新定位,同時引導高校對教學目標加以重新確立。以往把消極心理當作主體的健康教育漸漸偏離心理教育具有的本質屬性,很容易引導高校學生形成錯誤觀念。但積極心理學是以人為本,重視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并且將此當作理論指導,對學生的生存及發展加以關注,并且可以使得高校學生健康教育整體目標得以實現,使得心理教育具有的功能得以發揮。

2.2 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現有水平,對大學生的積極人格加以培養

所謂心理健康,指的就是開朗樂觀、適應性強、積極向上的一種心理狀態。實際上,人是一個矛盾統一體,其有著正面與負面兩種心理狀態。積極心理學把培養正面積極的心理品質當作方向,引導高校學生構建健康心理品質,同時用積極心理來對消極心理進行對抗以及防治,促進高校學生心理方面健康水平的大幅提高。積極心理學把探索積極人格作為研究的主要方向。高校的心理教育把積極心理學當作導向能夠健全學生的人格,促使其進行全面發展。

2.3 營造良好心理氛圍,為問題學生提供寬松陽光的環境

積極心理學 不但通過對問題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建設,讓其現有消極心理得以改善,逐漸養成樂觀以及理性的態度,進而用積極心理去進行人際交往以及對待生活。而且,讓所有學生的心理正能量進行培育與挖掘,因此,積極心理學能夠給問題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氛圍,讓其內心當中充滿“陽光”,進而給其提供一個寬松陽光的環境。

3 心理健康教育中積極心理學對教學的具體策略

3.1 把積極心理學當作教學核心構建完善心理健康方面教育體系

當前,心理教師需把積極心理學當作核心內容逐漸滲透到心理教育當中,同時以此為依據構建心理教育的體系。高校的心理教育包括心理課堂、師資團隊及教育管理這個部門。第一,為對高校學生完善的心理素質加以培養,高校需重視以及支持心理教育,構建專業化的心理教師團隊,提升高校之中心理教育現有教學水平。第二,高校在設置心理課程之時,需要設置心理教育方面的必修課程和有關選修課程,逐漸對大學生對心理知識的具體需求加以滿足,同時可通過對課時量進行增加,讓心理教育真正得到落實,從而構建系統化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論體系。

3.2 實施多元化講課形式,拓展心理健康現有活動課程

現階段,高校的心理教育遵照積極心理學具體特征,以學生心理體驗為依據,開展符合實際、針對性強的多樣化的心理課程,進而對高校學生健康積極的心理品質加以培養。高校除了開設理論課程之外,還需要開展一些專題報告,通過設置主題進行討論,實施團隊訓練,進而對高校學生的團隊精神加以培養。同時,高校還需舉辦一些積極心理方面健康教育有關課外拓展活動,進而讓高校學生在生活體驗以及課堂之上不斷提升自身調節能力及適應能力。

4 結論

綜上可知,積極心理學能夠對心理健康方面教育加以指導,促使心理健康方面教育整體目標的實現,提升心理健康方面教育現有水平,對大學生的積極人格加以培養。因此,教學期間,心理教師需要把積極心理學當作理論指導對教學內容、目標加以整合,把積極心理學當作教學核心構建完善心理健康方面教育體系,同時實施多元化講課形式,拓展心理健康現有活動課程,進而在心理健康方面教育之中實現對心理體驗的內化,形成心理品質,逐漸對高校之中心理教育整體效能加以提高。

(作者單位:浙江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猜你喜歡
心理品質高校學生心理學
“沒有用”的心理學
普通高中家長積極心理品質培養課程的設計與實施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
應用型本科高校學生“學習百年黨史”學習滿意度與行為意向研究
教育部開通高校學生資助熱線
江蘇省兒童七項心理品質調查報告(下)
小學生積極心理品質教育的實踐
嚴懲誘騙高校學生參與傳銷的組織者
跟蹤導練(二)5
基于三元交互理論的高校學生創業風險控制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