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鞋類標準體系現狀及問題分析

2018-05-16 06:44林先凱葉正茂毛小慧
西部皮革 2018年7期
關鍵詞:膠鞋鞋類化學物質

王 寧,林先凱,葉正茂,毛小慧,苗 潔

(溫州市質量技術監督檢測院/國家鞋類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溫州),浙江溫州325007)

前言

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鞋類制造基地,具備完整的制鞋產業鏈,不僅生產豐富多樣的鞋類產品,也有各種鞋類部件和原輔材料等產出。已經建立起以鞋類為主線、覆蓋鞋材鞋楦等完善的上下游產業鏈,形成各種配套完善的鞋類產業集群,其巨大的加工能力和極具潛力的13億人口大市場,使中國制鞋業相對于其他國家仍具有明顯的競爭優勢,短期內很難有別國取代中國制鞋大國的位置。

就制定鞋類標準的初衷而言,鞋類標準化工作需立足行業需求,服務鞋類產業發展,規范鞋類產品質量和鞋類市場,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為我國鞋類產品走向世界提供技術支持和標準參考,促進鞋類國內和國際貿易的健康快速發展。換言之,健康、快速、高效發展的鞋類產業背后,需要一個完整、完善和與時俱進的鞋類標準體系作為其堅實的后盾和技術支撐。但鞋類標準體系發展至今也積累了一些問題,如標準超期服役、交叉重復、可操作性差等現象,因此有必要對鞋類標準體系進行梳理、總結,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進行改善和補救,使其為鞋類發展提供正確有效的指引,推動鞋類相關生產企業的技術和質量向更高水平邁進。

圖1 鞋類方法標準框架圖

1 鞋類標準體系現狀

目前,我國已基本建成了一套由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組成的標準體系或標準框架體系,而目前鞋類標準主要集中在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中。依據標準類型進行劃分,鞋類標準可以分為基礎標準、產品標準和方法標準三大類。

1.1 基礎標準

鞋類基礎標準主要包含鞋號、鞋楦、標識、術語等方面,現行的標準有GB/T 3293.1-1998《鞋號》、GB/T 3293-2007《中國鞋楦系列》、QB/T 2673-2013《鞋類產品標識》、GB/T 2703-2008《鞋類 術語》、GB/T 33384-2016《膠鞋術語》等。另外《鞋類鞋號對照表》和《鞋類鞋號術語》兩項標準的制定工作正在進行中,該兩項標準均是采用ISO國際標準進行轉化,使我國鞋類鞋號體系進一步規范統一,既與世界接軌,又能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1.2 產品標準

鞋類整鞋產品可劃分為日常穿用類、功能類、兒童嬰幼兒類和其他類。根據這一劃分對我國鞋類整鞋的產品標準進行了歸納,如表1所示。截至2017年,我國現行鞋類整鞋產品標準共73項,其中日常穿用類25項,功能類42項,兒童、嬰幼兒類6項。

就產品類型而言,在功能類鞋產品中又可劃分為康復、職業、專業運動及其他類。其中康復類鞋作為一類重要功能類鞋產品,卻鮮少有國家或行業標準出臺,最近有兩項此類行業標準《糖尿病足保護鞋》和《矯形鞋》正在制定過程中,為康復類鞋產品標準體系開辟了先河。而在兒童、嬰幼兒鞋類產品標準中,另有一項行業標準《中小學生校園鞋》正在制定過程中。

1.3 方法標準

我國在發展提高制鞋工業技術的同時,也在對鞋類質量檢驗技術開展著大量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包括鞋類整鞋、鞋類部件及原輔材料、鞋類附件在內的鞋類檢驗方法標準。根據制鞋行業特點及行業的有機組成、結合制鞋行業發展的需要,我們對鞋類方法標準進行歸納總結,構建了鞋類方法標準體系框架,如圖1所示。按檢驗層次將鞋類方法標準分為基礎方法標準、通用方法標準和專用方法標準三大類。其中基礎方法標準包括檢驗規則和抽樣、取樣和環境調節等;通用方法標準包括感官、物理機械性能、物理安全性、耐候性、舒適性、色牢度和色遷移、材質鑒別、化學性能及有毒有害化學物質殘留等;專用方法標準包括微生物、特種防護性能、生物力學性能、兒童鞋特殊性能和其他特殊性能。

表1 我國鞋類產品標準分類表

2 存在問題

2.1 部分標準交叉重復

隨著鞋類產品標準種類的增多,也出現了標準之間適用范圍的交叉重復,籃排球運動鞋有兩個標準GB/T 24152-2009《籃排球專業運動鞋》和HG/T 2016-2001《籃排球運動鞋》,且兩個標準的指標要求差別較大。QB/T 1187-2010《鞋類檢驗規則及標志、包裝、運輸、貯存》標準中規定了適用于所有鞋類產品,而膠鞋又有一個單獨的標準HG/T 2403-2007《膠鞋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貯存》;有同樣問題的還有QB/T 2674-2013《鞋類試穿檢驗規則》和HG/T 2878-1997《膠鞋試穿試驗規則》;另外膠鞋產品中的兩個標準HG/T 4994-2016《休閑膠鞋》和HG/T 2018-2014《輕便膠鞋》,二者的適用范圍極其相近。鞋類產品標準出現較多的交叉重復,一方面體現出我國鞋類標準體系存在冗余,另一方面也為鞋類生產者帶來困惑,不知該以哪個標準為依據進行鞋類產品的設計生產。

表2 未涉及有害化學物質指標的鞋類產品標準

2.2 標準修訂周期較長

標準作為一個標桿,其被制定的目的就是推動生產企業提高生產技術以使自己生產的產品不被淘汰并滿足或高于市場需求。反過來說,標準作為企業生產、經營、檢驗產品的行為準則,必須與時俱進,與標準制定對象的當前行業技術水平相適應,才能標準應有的作用。而目前我國眾多鞋類標準中,還存在較多長時間未進行修訂的標準,已服役10年以上的鞋類標準有53項,其中超過15年的有24項,超過20年的有15項。在我國鞋類生產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越來越多不同樣式、結構、功能的鞋類產品涌現出來,只有不斷更新的標準才能對市場上鞋類產品各項指標進行有效的監督和衡量,并進一步促進鞋類生產技術和鞋類行業的發展進步。

2.3 有害化學物質的檢測仍需完善

近年來,鞋類產品中有害化學物質殘留的情況越來越關注,我國也常因鞋類有害化學物質超標而遭到產品退回、禁止進口等處罰,使我國鞋類企業承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制定相應的鞋類產品有害化學物質檢測方法標準并在產品標準中增加相應的限量指標勢在必行。在近十幾年的鞋類標準發展過程中,已經制定出了一部分鞋類有害化學物質檢測的方法標準,并在一些產品標準中對部分有害化學物質指標進行了規定,如皮鞋、皮涼鞋、輕便膠鞋等,有害化學物質指標也僅集中在甲醛、可分解有害芳香胺染料等常規檢測項目。另外,仍有許多鞋類標準并未對任何有害化學物質進行規定,如表2所示。從表2中可以看出,除日常穿用鞋類外,功能類鞋產品標準中有很多未涉及有害化學物質指標,該類鞋產品的設計制造和生產的目的是對特殊職業群體使用對象的足部起到保護作用,若含有過量有害化學物質,其結果只能適得其反。另一方面,GB/T 29292-2012《鞋類鞋類和鞋類部件中存在的限量物質》中列舉的鞋類產品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質有48種,而在成人鞋標準中最多規定了6種,兒童鞋中最多規定了8種。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完全針對鞋類的有害物質檢測方法標準并不多,檢測時更多是依據紡織品、皮革等的檢測標準進行的,這表明我國鞋類標準對于限量物質的規定還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2.4 童鞋指標和測試方法仍需補充與改進

兒童因處于生產發育的特殊階段,且缺少防范意識和抵抗力,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能受到傷害。鞋本應是用來保護他們的足部以防其受傷,而若質量不過關就會起到相反的作用。近幾年來,童鞋的安全性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兒童鞋類標準也陸續發布實施,2014年發布的GB 30585-2014《兒童鞋安全技術規范》對兒童鞋類的安全性給出了最嚴格的規定。但對于測試項目和方法可能還有繼續補充的空間,如小零件容入性測試、可觸及銳利邊緣測試、可觸及銳利尖端測試,采用的方法為GB 6675.2-2014《玩具安全第2部分:機械與物理性能》中的測試方法,而沒有專門針對鞋類產品的方法標準;另外在物理安全性方面,還存在一些安全隱患未被考慮到,如由于鞋帶過長引起絆倒、摔傷等。

3 結束語

我國鞋類體系的總體框架已基本形成,我國鞋類標準化工作者們也一直在為繼續完善和改進鞋類體系而不懈努力,近年來,我國已經在積極參與并主導國際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使我國逐漸從國際標準的參與者轉變為主導者、受益者,從而更好地促進我國鞋類行業健康發展。在此還要提出幾點建議:(1)對交叉重復標準進行合并;(2)增加有害物質檢測方法標準和限量指標;(3)繼續補充和改進童鞋指標和檢測方法;(4)縮短標準修訂周期,更新相關標準以適應制鞋行業的發展;(5)加強鞋類標準相關科研工作;(6)對標稱具有某種功能的鞋產品開發相應的功能檢測,以規范功能鞋市場。另外,鞋類標準只是鞋類行業發展的助力者,還需要鞋類生產者、監管者甚至政府部門的共同努力,才能使我國鞋類產業持續發展壯大。

猜你喜歡
膠鞋鞋類化學物質
關于國內膠鞋標準及質量要求的探討
《金枝玉葉》系列鞋類設計作品
《藍調蔓延》系列鞋類設計作品
第1講 身邊的化學物質
第1講 身邊的化學物質
淘寶鞋類店鋪雙11直播數據
第1講 身邊的化學物質
身邊的化學物質
膠鞋和冰淇淋/〔蘇聯〕
制鞋行業有新規,8項標準2017年元旦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