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胡演奏技巧與不同時代的演奏風格

2018-05-16 08:54劉公望
戲劇之家 2018年8期
關鍵詞:演奏風格京胡演奏技巧

劉公望

【摘 要】京胡演奏在京劇藝術發展的不同階段中,演奏風格在創作思維、音樂美學理念等方面都存在著極大風格差異,這就要求我們演奏者根據京劇發展的不同時代背景和當時的京胡演奏技法發展水平進行分析和總結,準確地理解和把握不同時代、不同的演奏者演奏風格,在這個基礎上融會貫通,把我們個人演奏風格特征融入新的時代背景中,形成鮮明個性和演奏風格。

【關鍵詞】京胡、演奏風格、演奏技巧

中圖分類號:J6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8-0069-02

京胡演奏在京劇中起到烘托劇情、配合劇中人物表演和抒發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同時也是在原有作品的基礎上進行再創作。顯然,研究不同歷史時期的風格性演變與發展,對于我們更好地掌握和發展京胡演奏技巧很有必要。

京胡的演奏技巧在不同的時期呈現出不同的演奏技術特點。20世紀初,京劇藝術進入快速發展時期,梅雨田、孫佐臣、陳彥衡、李佩卿等一批京胡演奏家都活躍在京劇音樂界。由于當時京劇音樂結構簡單和京胡本身結構限制(琴弦使用的是絲弦,容易跑弦),京胡的演奏技術比較單一,并且缺乏科學性。具體表現為:不用小指、定弦不準(俗稱“陰陽弦”)、按音不準等現象。在演奏的風格上表現為演奏力度、速度變化??;色彩單一;音樂表現即興性。

因此,在這種風格演奏中,應該以輕微、簡捷的左手指法和輕盈而富有力度的右手弓法為主,進行靈巧演奏。左手的指法快而敏捷,右手弓法注意力量運用的適度性和剛柔性,主要運用手腕力量,不宜運用較大的手臂力量,更不能將弓子拉得過于剛硬,保持右手弓法靈活、輕巧演奏特點,力求做到有節制、有控制、有層次演奏,清晰地再現這種平和、雅致的演奏風格特點。

20世紀中后期,京劇藝術的發展進入了鼎盛時期。楊寶忠、何順信等老一輩的京胡演奏家們經過不斷地探索,使京胡演奏藝術無論在基本技術、音樂結構、音響效果以及音樂與情感意識結合等方面都產生了質變、飛躍。日漸豐富的京劇音樂元素和音樂內涵促進了京胡演奏新技術產生。

楊寶忠先生在演奏中,為了提高京胡表現力,大膽地借鑒了西洋小提琴演奏手法,從音準和音色等諸多方面都提高了原有技術水平。主要表現為:準確分寸控制、均勻而流暢旋律線條、清晰靈敏指法和運用自如各種弓法,并且已經使用小指。同時,他還創造了許多新穎快弓、連弓演奏技術和伴奏套路,運用到過門和唱腔的伴奏當中。

而何順信先生則進一步改變了京胡演奏技術的發展方向,他的演奏,大膽地突破了以往傳統風格。

首先在京胡的制作方面,尤其是大二黃京胡,與傳統尺寸相比,琴桿長、筒子大、弓子長;與傳統尺寸京胡的音響效果相比較,音色寬而且清脆明亮、音域寬廣、高音圓潤,并且已經開始使用鋼絲琴弦。這就使得京胡這件樂器表現細膩的強弱細節變化成為可能。

其次,是京胡演奏技術上突破。我們在學習了何先生的演奏風格以后,第一個體會就是感到原有演奏技術和方法不夠用,必須要練習一些新指法和弓法,否則就難以體現出何先生的演奏風格。他所創造新演奏技術有:演奏中充分利用小指,并使用小指打音;漫長弓打音;廣泛運用第二把位演奏;把小抖弓加以夸大,創造出“三連音”型弓法。

除上述幾點以外,何順信先生還逐步加大了手臂力量在運弓力量中的比重,采用臂力與腕力交替配合演奏方法:拉中、短弓時,以輕巧的腕力為主,婉轉柔美、耐人尋味;拉長弓時,以飽滿的臂力為主,大開大合、氣勢恢宏。由此,右手的運弓便具有更為鮮明的強弱變化和色彩轉變。這種以臂力、腕力交替配合的演奏技術也更加便于表現音樂節奏交替和旋律上強弱細節變化。

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樣板戲”時期,京劇的表演藝術和音樂藝術都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京劇音樂可以說是東西方音樂文化交流、融合產物。這次交流、融合全面、深入,京劇的樂隊突破了傳統模式——“三大件”等樂器齊奏,運用了中西混編樂隊,把原本不屬于戲曲樂隊的西洋管弦樂器引進京劇伴奏。而且,當時有一大批接受了嚴格、系統西方音樂理論和技術訓練的作曲家、演奏家加入到戲曲隊伍中,參與京劇音樂改革。所以,京劇音樂完全突破了傳統風格。

在演奏技巧上,要求中、西兩方樂隊的演奏員心理意識、演奏技術配合都要十分默契,當時還曾對“樣板戲”樂隊進行專業訓練,即要求西洋樂器演奏者除了學習戲曲音樂的有關知識外,還要學拉京胡,以體會京劇音樂內在的風格和律動;我們京劇“三大件”的演奏者則要求在音準和音色上向西洋樂器靠攏。由于樂隊加入了豐富和聲配器,高、中、低三個聲部層次分明、和諧統一,音樂色彩和表情對比更加鮮明,我們京胡的演奏者也必然要隨同、帶領整個大樂隊,來完成各種繁簡變化的旋律、力度、速度。從而,京劇音樂以及京胡這件樂器表現力被顯著地提高,逐步向西洋交響樂那樣豐富多變的表情和恢弘龐大的氣勢邁進。

這些新的演奏技術出現,使得演奏家們逐步形成了屬于他們自己的、也是屬于他們所在的那個時代的獨特演奏風格特征。從而,為京胡這件樂器能更進一步地表現劇中人物性格特征、抒發人物思想感情、配合人物表演和烘托故事情節奠定了基礎,也促使京劇音樂逐漸脫離了原有古老的傳統風格,向著音樂結構規?;鸵魳穬群芾砘默F代派風格邁進了堅實一步。

20世紀末至今,京劇音樂乃至整個京劇藝術都走向了一個新高峰。這個時期的京胡演奏家們已經不滿足于單純劇目伴奏,有許多的京胡演奏家和作曲家、指揮家們合作,相繼推出一臺臺新創作、改編京胡協奏曲的音樂作品。京胡演奏藝術盡管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發展,但是,要想使它成為一件技法更加全面、能夠負擔起更為精密、復雜演奏任務的獨奏樂器,還是有一定差距。這就要求京胡演奏者們既要有深厚傳統功底,還必須兼有一定深度現代音樂科學知識,和許多必須要掌握以及由其自身所開發出來的演奏新技法和新風格。這樣,才能夠保證“京胡音樂”所應具備的新品格和新風范。

伴隨著京劇藝術發展和京劇音樂創作,京胡的演奏技術和演奏技巧通過不斷地總結和演變逐步發展起來。從運用簡單的指法、弓法演奏,發展到今天多元化、令人眼花繚亂的各類演奏技術,諸多有成就的京胡演奏家正是在對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演奏家們演奏技術和技巧加以辯證總結和繼承基礎上,結合所在年代時代特征,將個人的風格特征融入當時的整個時代背景中,形成鮮明的技術個性和演奏風格。真正認識到這一點,不論是演奏實踐還是教學,應該有意識、有計劃、有目的了解京胡演奏藝術時代風格變化的特點,努力嘗試著掌握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京胡演奏家們的風格性演奏技巧,只有這樣才能在不斷追求京胡演奏藝術中受益良多。

參考文獻:

[1]曹寶榮、董從杰.何順信琴譜[M].大連:大連出版,1993第一版.

猜你喜歡
演奏風格京胡演奏技巧
晚風飄來京胡聲
淺析莫扎特《A大調鋼琴奏鳴曲》的演奏風格
淺談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問題
淺談二胡傳統作品與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點及異同
淺析馮子存竹笛作品的藝術風格
中國民族樂器(之六)京胡
我,京胡和電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