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電影《歌劇魅影》看音樂劇走向銀幕的視聽轉換

2018-05-16 08:54彭悅
戲劇之家 2018年8期
關鍵詞:魅影轉場克里斯

彭悅

【摘 要】與歌劇、話劇等其他舞臺表演形式相比,音樂劇經常運用通俗的流行音樂以及流行音樂樂器編制,且不斷追求高科技的舞美技術所帶來的夢幻視聽效果。這種雅俗共賞、視聽兼備的特質使其不僅在今天仍擁有廣大的受眾群體,還為電影藝術中歌舞類型片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歌劇魅影;視聽轉換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08-0110-01

作為音樂劇大師安德魯·韋伯代表作之一的《歌劇魅影》,自1986年在倫敦首演以來,已走過20個國家的110個城市,演出了三十余年。而相對音樂劇而言,基于小說文本所攝制的電影版《歌劇魅影》具有更悠久的歷史。自1925年至今,共發行了9個版本,其中僅有美國導演喬·舒馬赫2004年拍攝的版本以音樂劇為基礎。因此本文主要以2004版《歌劇魅影》為藍本,對音樂劇與電影之間的視聽對比進行系統分析。

一、幕布與鏡頭下的大不同世界——畫面系統的轉換

音樂劇作為一門舞臺藝術,需要通過舞臺藝術自身具備的動態特征[1],以及舞臺上表演區位的轉換和情節運行機制的調節來得以表現。因此一部優秀的音樂劇對于表演技巧和場面調度有著更高的要求,然而電影卻可以通過更加豐富的畫面系統營造出大眾喜聞樂見的視覺盛宴。

(一)關于色調與用光的差異。電影版《歌劇魅影》在畫面系統方面進行了創意,加入了色調變換的轉場技巧,利用低飽和度的黑白畫面呈現現實時空,體現出物是人非的滄桑感。而對于占據主要片段的回憶時空,則通過華麗鮮艷的彩色畫面引領觀眾走進浮華瑰麗的十九世紀巴黎歌劇院背景之中。

對于整體色調和光線的運用,電影與音樂劇存在很大的差異。音樂劇除了用追光燈或者淡淡的高色溫泛光燈突出人物和部分場景之外,其余的位置都是一片黑暗和虛無,渲染出濃重的哥特式舞美風格和整體悲劇性色彩。而電影則在彩色的回憶時空中選取了極其明亮的人工布光,呈現出華麗的油畫般的質感。

(二)關于轉場與場面調度的差異。由于音樂劇需要在舞臺上面對觀眾進行現場演出,因此以平面場面調度為主。而電影則可以通過縱深場面調度、象征性場面調度等諸多技術手段來完成更為細膩的轉場。接下來以《歌劇魅影》中一幕重要的轉場為例,分析音樂劇與電影之間的差異。

魅影與克里斯汀初次見面,通過暗門從克里斯汀房間走向魅影居住的地下世界進行轉場。音樂劇在舞臺上方搭建起了長長的吊橋來模擬地下通道,讓克里斯汀隨魅影走進暗門之后,安排兩位替身演員在短時間內跟著音樂節奏出現在位于半空的吊橋之上,給觀眾呈現出宏大而充滿神秘感的布景。電影則通過魅影與克里斯汀的主觀鏡頭實現了轉場,并在地下通道通過演員走位完成縱深場面調度,使地下通道在一個鏡頭內產生不同的景別,從而凸顯細節。

綜上所述,在轉場與場面調度的選擇上,音樂劇更強調戲劇感以及和觀眾的互動性,而電影則更突出內涵的表達和情緒的渲染。

二、唱多少與怎么唱的問題——聲音系統的轉換

音樂是《歌劇魅影》的音樂劇版和電影版差異最小的環節。然而將音樂劇改編成電影的過程中,依然對其聲音系統進行了更通俗化處理。

(一)唱段的取舍?!陡鑴△扔啊芬魳穭≈谐霈F的曲目共有22首。而電影在與音樂劇時長相差無幾的基礎上,完整保留了原本的22首曲目,并將舞臺上以演唱形式完成的對白和獨白轉變成了更適用于銀幕的話語模式。

由于電影增添了許多動作場面,因此其聲音系統不如音樂劇那么人聲密集,很多地方都是用背景樂或者動效代替了音樂劇中的唱段和對白部分。此外,片尾曲亦是電影音樂的特色所在。安德魯·韋伯為《歌劇魅影》編寫了一首《LearnToBeLonely》作為片尾曲。這樣一首與原本音樂劇中的曲目風格截然不同的通俗歌曲具有很強的抒情作用,低沉的女聲獨唱使全片傷感的基調在觀眾心中留下余韻。

(二)音樂的編輯。音樂劇版和電影版對于某些聲音細節的不同編輯,也使觀眾分別具有了不同的體驗。例如在音樂劇中,魅影的聲音第一次出現是在克里斯汀首次登臺演出成功之后,而電影則把魅影的聲音提早放在了片頭。

再如,音樂劇在一些獨唱或二人對唱、重唱的曲目中安排了部分多人合唱作為背景樂,而電影則把這些多人合唱的部分取消了。以克里斯汀第一次隨魅影進入地下世界時二人所唱的經典曲目《ThePhantomoftheOpera》為例,音樂劇中,在二人完成第一個唱段之后,隨之出現了兩句多人伴唱;電影則全程只有魅影與克里斯汀兩個人的歌聲。音樂劇的處理更富有舞臺表現力,將觀眾代入到歌曲的情境之中。而電影的安排則更具有真實感,同時配合特寫鏡頭更加烘托出二人的情感氛圍。

三、結語

時至今日,音樂劇與電影兩大藝術越來越呈現出合作共贏的趨勢。一方面如《歌劇魅影》等音樂劇被改編成電影催生了電影類型的多元化;另一方面一些優秀的影片如《雨中曲》也從銀幕走向了音樂劇舞臺,使音樂劇藝術不斷與時俱進。不同藝術門類相輔相成,才能促使文化走向繁榮。

參考文獻:

[1]陳碩.心靈激蕩下的“狂歡”--從音樂劇《巴黎圣母院》的敘事結構中探析其“三位一體”的藝術風格[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4,(4):104-105.

猜你喜歡
魅影轉場克里斯
太湖之畔的雅致魅影 2022款林肯冒險家Corsair
沙漠魅影——SAS與斯特林
紀念與致敬 CP3 XI 克里斯·保羅 CHRIS PAUL
因為愛情——《劇院魅影》觀后感
克里斯·埃文斯 論隊長的獨一無二
豈容社會戾氣“轉場”
年度魅影 時尚PK
尋覓救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