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工文化浸潤了一座城

2018-05-18 06:59
上海工運 2018年1期
關鍵詞:文化宮工人工會

文化是城市的血脈,也是廣大職工的精神家園。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市工人文化宮(以下簡稱“市宮”)是上海職工閑暇之余文化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如今光陰變換,上海在職工文化服務陣地打造上,亦走在了前沿,開始與時代“同頻共振”。

“文化燈塔”為職工引路

新中國成立后,上海以籌募職工文娛基金的方式購置曾經的東方飯店為上海市總工會直屬文化事業單位——上海市工人文化宮。時任上海市市長的陳毅向上海市工人文化宮贈送了親筆題詞的橫匾“工人的學校和樂園”,并用“面向生產,學習文化”的題詞鼓勵上海職工。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二個國慶節,上海市工人文化宮對全市職工開放了。當時的市宮設有上海工人圖書館、上海工人運動史料陳列館及乒乓室、小劇場等文娛活動設施。

在上海,每一代職工對自己所經歷的工人文化宮都有獨特回憶,這些回憶或甜蜜溫馨,或頗為酸楚,卻都留下了時代的印痕。陸美英,1950年代生人,原上海電視十一廠的職工,上海市工人文化宮曾點亮了她的青春歲月?!坝浀梦夷贻p的時候,只要雙休日沒事,就會和廠里的小姐妹一起去市宮。有的時候去跳跳舞、上上課,有的時候則純粹去那邊湊湊熱鬧?!毕耜懨烙⒁粯?,對于上海職工而言,位于上海西藏中路上的上海市工人文化宮是他們心中的“文化燈塔”。在這里,上海職工文化形成了濃郁的氛圍,工人文學寫作組、業余小戲創作學習班、職工美術、書法、攝影展覽遍地開花,仿佛是一幅文化“春意盎然”的春景圖。

當時,各行各業的職工利用業余時間來工人文化宮學習。上海的工人文化宮曾培養了大批的文藝骨干,他們不但下基層為職工群眾宣傳演出,還多次代表上海職工為國家領導人表演節目。在這里,上海職工文藝創作也在上海的思想領域、社會領域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在市宮的職工業余寫作愛好者中,誕生了宗福先、汪天云、賀國甫等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職工劇作家。原上海熱處理廠的青年工人宗福先所寫的劇本《于無聲處》猶如一聲驚雷沖破禁錮、解放了思想,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討論,并獲得了文化部和全國總工會的特別嘉獎。

多元文化陣地正不斷形成

進入新世紀以后,新一輪技術革命驅動生產力飛速進步,豐富著固有的傳統勞動模式,也拓展著勞動的外延。白領、外來務工人員增多,而且出現了網約送餐員、物流快遞員等新型就業人群,他們成為上海職工文化新的服務對象。此外,職工群眾文化需求日益增長。上海工會與時俱進,在職工文化服務陣地打造上,也與時代“同頻共振”,一個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職工受益的多元文化建設新格局正在形成。

被職工追捧的“公益樂學”,針對白領青年職工“碎片化時間”的文化藝術學習需求而設,它曾在職工中曾創下過4分鐘秒殺620個學習名額的紀錄。該項目由市總工會全額資助,分為現場版和企業版,現場版針對個人,而企業版則可通過預約,將課程送“貨”上門;另外,設立在職工集中的企業、工業園區、樓宇企業的“職工書屋”,也滿足了職工隨時隨地學習的需要。工會定期挑選適合職工學習、閱讀的高質量圖書品種,配送進職工書屋。

除了傳統的職工文化陣地外,近年來,上海市總工會還聯手各區、局(產業)工會舉辦了上海職工自己的文化節日,以此引導廣大職工樹立“勞動最光榮”的意識。去年12月,由上海市總工會指導,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工會、上海市機電工會、上海市職工文體協會主辦的“‘最美勞動者’首屆上海職工微電影節”在上海車墩影視基地隆重舉行,參賽的職工不僅收獲了屬于自己的榮譽,還走了一次“紅毯”,當了一回“職工明星”。

猜你喜歡
文化宮工人工會
數讀·工會
數讀·工會
數讀·工會
巧進文化宮
新形勢下文化宮更適于群眾文化需求的運營模式探究
記憶里,憧憬中
工會
做一個“巨曉林式工人”
調配工人
基層關工人的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