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丹納的三元素理論談談蔣兆和繪畫風格的形成

2018-05-21 08:56程壘釧
世界家苑 2018年4期
關鍵詞:現實主義

摘 要:蔣兆和是20世紀中國水墨人物畫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人間疾苦,表現了苦難中的平民百姓,尤其《流民圖》更是揭露社會苦難的鴻篇巨制。用丹納藝術哲學的理論研究蔣兆和繪畫風格的形成,從種族、環境、時代對蔣兆和繪畫風格形成的影響進行研究,對我們了解種族、環境與時代對繪畫的影響以及了解蔣兆和的繪畫具有指導性意義。

關鍵詞:藝術哲學;蔣兆和;現實主義;三元素理論

一、藝術哲學提出了“種族、環境、時代”三元素理論

《藝術哲學》是丹納在巴黎美術學校教授美術史的講義,其中提出“種族、環境、時代”三元素理論,是丹納在文學理論方面的著名作品。丹納認為藝術作品不是單獨存在的,屬于藝術家的全部作品。而藝術家屬于所屬的藝術宗派。藝術宗派屬于價值取向審美能力和他同步的社會,藝術品產生取決于社會環境與時代精神。丹納通過對意大利的繪畫、尼德蘭的繪畫、希臘的雕塑三個不同地區的藝術的產生與發展、繁榮和衰敗的研究來分析種族、環境、時代對藝術的影響。

二、蔣兆和畫盡蒼生的繪畫風格

蔣兆和是20世紀中國水墨人物畫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立足于當時的社會現狀和人們的現實生活,被稱為中國的“列賓”。他的作品大多表現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反映了人民真實的生存狀況;更表現出對戰爭的反對,對侵略者的批判和對和平的呼喚。他的作品《流民圖》創作于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時期,描繪了100多位無家可歸、凄慘可憐的流民形象以及由侵略者造成的生靈涂炭、哀鴻遍野的悲劇。雖沒有一筆一墨描寫侵略者的殘暴與冷血,但通過對一個個瘦骨嶙峋、滿面愁容的平民百姓的描寫,表達了對侵略者的強烈控訴與譴責以及對和平的渴望?!顿u子圖》、《乞歸》、《朱門酒肉臭》等都是以窮苦人民為對象,牢牢立足于現實生活。建國前蔣兆和的繪畫作品主要描繪貧苦人民和社會苦難,建國后主要反映祖國人民新氣象。

三、從三元素理論試談蔣兆和繪畫風格的形成

藝術品藝術家的產生是特定種族、時代、環境的產物,從丹納三元素理論分析中國現實主義人物畫大師蔣兆和繪畫風格的形成得出,種族是內在原因,環境、時代是外界影響,在三種力的作用下形成了蔣兆和的現實主義繪畫風格。

(一)種族

蔣兆和出生于四川瀘縣的一個沒落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個秀才,在家鄉以教書為生,蔣兆和跟著耳濡目染學習了唐詩宋詞四書五經等傳統文化,也接觸到書法繪畫并培養了對繪畫的興趣,為以后走上藝術道路打下基礎。蔣兆和在11、12歲時,父親失業,整日靠吸食大煙緩解郁悶,母親感覺不到生活的希望,便自盡了卻煩惱。父親重病,母親去世,弟弟妹妹需要撫養,生活的重擔自此落到了蔣兆和的身上。家庭的現實狀況逼迫得蔣兆和不得不成長起來,承擔家庭的責任。他跟著叔叔學會了擦炭畫,又在照相館找到布景的工作。單靠這些是無法維持生活的,他離開了家鄉獨自來到上海打拼。蔣兆和幼年時老家有房屋出租給貧窮的社會底層人民,有小販、挑夫、小工等,租金很低。生活在這種環境下,蔣兆和與貧苦的勞動人民朝夕相處,感情很深,他們的心酸苦楚、他們生活的細節都映入他的眼簾,永遠銘記在他心中,喚起他的同情與感動。正如蔣兆和1942年在北平出版的第一本畫冊的自序所言:“知我者不多,愛我者尤少,識吾畫者皆天下之窮人,惟我所同情者,乃道旁之餓殍?!薄吨扉T酒肉臭》中的小孩,《賣子圖》中的母子,這些既是他藝術創作中的主人公,更是他現實生活中人物。同時,家庭的清貧困苦,母親早逝,父親臥病在床,弟弟妹妹嗷嗷待哺,家庭的磨難與貧困也使他更能理解貧苦人民的生活狀況和心理感受,與底層人民有種同病相憐的感受,為他之后走現實主義的風格道路埋下了伏筆。

(二)環境

新文化運動是一場反傳統、反儒教、反文言的文化革新運動,崇尚寫實,反對無病呻吟,文藝界掀起一股現實主義潮流。

1915年,陳獨秀明確表示了文學改革的愿望:“吾國文藝,猶在古典主義、理想主義時代,今后當趨向寫實主義。文章以紀事為重,繪畫以寫生為重,庶足挽今日浮華頹敗之惡風。[]1918年,陳獨秀與美學家呂澂公開樹立起“美術革命”的旗幟。[]當時整個文藝圈都崇尚寫實主義的風格,蔣兆和在這種環境下深受影響,他酷愛現實主義的作品,如珂勒惠支的版畫,看過她的畫展后深受感觸。

徐悲鴻對蔣兆和的影響:談到蔣兆和一定離不開徐悲鴻,徐悲鴻于蔣兆和既是良師又是益友。1927年經人介紹,蔣兆和與徐悲鴻相識并成為莫逆之交。徐悲鴻對蔣兆和多次指點,使他改掉了畫廣告畫的商業氣息,引導蔣兆和逐漸開始面對現實生活,將西方嚴謹寫實的造型基礎和要求寫實的文藝潮流融合起來,走上了表現人民苦難的現實主義道路。

(三)時代

蔣兆和出生于1904年,死于1986年,生活在一個見證中國從舊中國走向新中國的時期。從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到改革開放,所有的大事件蔣兆和都曾經歷并大有感觸,最終在他的藝術創作中影響。蔣兆和的現實主義繪畫風格緊跟時代,時代在變,繪畫題材也在轉變。建國前蔣兆和繪畫作品主要以揭露社會現實、關注民生問題為主,建國后主要以反映祖國人民新氣象為主。

前期:

1931年日本走上侵華道路,1937年日本開始全面侵華,中國進入了全面抗戰。在南京大屠殺中,大約有中國軍民30萬人被殘忍殺害,731部隊在中國進行慘無人道的實驗。這一階段時局動蕩,經濟凋敝,人們忍受著寒冷與饑餓,生命安全沒有保障,隨時可能成為戰爭的犧牲品。蔣兆和生活在淪陷區,一場又一場戰爭給中國老百姓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他看到的都是百姓流離失所、饑寒交迫甚至死亡,所以他決定拿起他的畫筆作為武器,將當時的社會狀況真實地反映出來,激勵中國人民對日本的抗戰,同時也是對日本帶著血和淚的控訴?!缎∽淤u苦茶》《乞歸》《朱門酒肉臭》等都是這一時期的作品。

中期:

蔣兆和的藝術創作一直立足于時代背景。建國前的中國一直是炮火連天、哀鴻遍野,這一時期他的藝術創作是以流民貧民為對象,反映最真實的人民生活狀態。到1949 年新中國成立,時代背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全國人民都在展望美好的明天。蔣兆和以滿腔熱情歌頌新中國和新生活,他畫面上的人物不再是社會底層人物的心酸苦楚,而是新中國的新面貌以及當家做主的人民?!蹲咿r業合作化道路》《小孩與鴿》、《母親的希望》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

后期:

經歷了“十年動亂”,蔣兆和身體和心靈收到嚴重的摧殘,年邁的蔣兆和把歷史人物作為主要的創作主題?!稏|坡行吟》等這一時期的作品。

結語

蔣兆和是中國著名的寫實主義水墨人物畫大師,將中國水墨畫與西方嚴謹的造型結合起來。蔣兆和繪畫風格的形成,有著自身的內部原因,外部條件及時代精神的推動,我們從丹納的藝術哲學三要素角度進行了分析,其實種族、環境、時代這三者在蔣兆和繪畫思想的形成中的影響并沒有一個完全的界限,它是相互滲透和融合的,是多方面原因共同影響的。

參考文獻

[1][法]丹納.藝術哲學[M].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7

[2]卓霞."REALISM"本土化進程初探[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3(04)

[3]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論五四新文學運動的價值轉向[D].昆明.云南大學學報,2009(02)

作者簡介

程壘釧(1994.2-),女,漢族,籍貫:湖南株洲人,湖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17級在讀研究生,碩士學位,專業:課程教學論,研究方向:美術課程與教學研究

(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美術學院)

猜你喜歡
現實主義
政治現實主義濃與淡
現實主義與現實題材創作
用現實主義的力量迎對司法復雜性
淺析動畫《螢火蟲之墓》的現實主義美學思想
電影《逃離德黑蘭》的現實主義影像剖析
1982—1990:連續劇時期中國電視劇美學風格的確立
為什么
俄羅斯文學界關于新現實主義的討論
新現實主義巨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