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理工大學護理本科教育見聞及啟示

2018-05-21 08:46邵占芳
科學與財富 2018年7期
關鍵詞:香港理工大學學士護理

摘要:香港理工大學護理本科教育有一定特色,著重于理論和實踐相交叉的教學模式,讓護生在專業和實踐能力上都能相互發展。該文通過介紹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的課程目標、課程、課程類型、學分要求等方面來分析其課程設置的特點,例如混合式學習和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等。結合我國護理教育的現狀,借鑒香港理工大學護理本科教育的先進經驗,將護理理論和實踐交叉式結合;把人文關懷內化于護理教育中;創新教學方法,鼓勵采用以問題為本的教學方法,為進一步提高各護理院校的教學質量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教育,護理,學士,香港理工大學

隨著護理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目前我國有許多護理院校對課程都進行了改革,并初具規模,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部分問題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在香港歷史最悠久,并在國際高等教育資訊機構 ( QS Top Universities) 公布全球大學學科排名中,理大護理學Nursing 在2017年排在第30名。筆者于2017年7月有幸赴香港理工大學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暑期交流,期間參與了護理學院的教學活動,在此感受到了該校護理學院護理教育理念和教育特色?,F將該校護理學院課程設置進行介紹,以求為各大護理院校探索適合本校護生的課程體系提高參考?,F介紹如下。

1 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概況

香港理工大學(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縮寫:PolyU 或 HKPU),簡稱理大。該校前身可追溯至1937年,并于1994年正名為香港理工大學,是第一個為護理學提供學位課程的大學。理大護理學院是香港護理事業的開辟者,是香港第一個開辦全港首個護理學(榮譽)理學士學位課程、第一個開辦護理學理學碩士學位課程、第一個與養和醫院 (香港最有名的醫院)合辦全日制職前護理學碩士學位課程、第一個開辦精神健康護理學(榮譽)理學士學位課程、第一個開辦精神健康護理學理學碩士學位課程的學院。理工大護理學院已形成“學士-碩士-博士”的護理體系,此外,還提供了兩個跨境項目,一個是澳門??谱o理研究院,另一個是四川災害護理研究院。

2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課程設置

2.1課程目標

理大護理學院以“創新護理、惠澤全人”為理念,矢志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護理畢業生。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扎實的理論基礎、臨床決策能力、終身學習能錄、學習溝通技巧、批判思維、國際視野和責任感,為臨床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同時為護理科研及社區健康的發展做出貢獻。

2.2課程類型

持有香港中學文憑畢業生或者持有護理學高級文憑人士可在本校讀本科護理課程,課程分為護理學(榮譽)理學學士學位(全日制)和精神健康護理學(榮譽)理學學士學位(全日制)。

2.3 學分要求

理大護理學院本科學習為5年全職。在此期間,學生需學分: 116 學分,再加上 35 學分臨床或外地學分。每學年分為兩個學期,每一學期上課時間為13周;臨床實踐分布在5個學期,總共為1440小時,平均為1學分代表41.1h的學習量或工作量。

2.4課程設置和臨床實踐

2.4.1理論課程

總體課程包括人文科學、護理學、社會科學、語言學、行為學等多個學科,學科間相互融合,并且注重人文素養的培養。理論課程的開展,教育護生為從事護理這個世界上充滿愛心的職業感到欣慰,提高護生的職業認同感和責任感。護生還通過理論學習掌握臨床推理能力、通信技術的使用技巧,為臨床實踐和工作做準備。一般大學課程(GUR)包括新生入學研討會、領導能力和個人內在發展、語言交流要求、服務學習及其他課程。一般大學課程作為每年必學課程,通過此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體會到人性化護理,使語言表達,組織管理,團結協作,人文關懷,開拓創新能力得到提高。

2.4.2混合式學習

混合式學習將傳統學習和網絡學習的優勢結合起來,從而發揮護生學習的積極性,取得高效的教學[1]。理大護理學院將混合式學習運用于人體解剖學、病理生理學和藥理學,在2013年對這種新型教學方法進行投票和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表示混合式學習是一種能夠更好幫助自己掌握基礎知識的有效途徑。目前學校已經將這種學習方法拓展到其他學科。并于2015年開展首個大型網絡課程。

2.4.3臨床實踐

臨床實踐較多,約占總課程的30%。護理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因此臨床實習是護理教育的重要部分,也是護生將理論知識向實踐能力轉換的重要環節。[2]臨床實習使學生建立臨床護理才能以關顧患者及應用理論知識;與患者、患者家人和其他醫療專業人員交流溝通,提高溝通能力;發展及提升專業實踐能力和信心。理大將結合學生意愿將學生安排在各種醫護機構實習,包括普通科和精神科醫院、療養院、社區護理中心、精神康復中心;學生還有機會參與海外學生交流計劃;理大還設置護理大使計劃,即高年級的護生作為護理大使自愿提高服務,此項計劃旨在促進個人發展、加強理大護理學院的護生對理大的歸屬感以及向低年級同學提高個人支持。臨床實踐時間安排見表2。

3 課程分析和教學方法

3.1課程內容與臨床實踐相結合

由表1和表2可知,理論課程與臨床實踐采用平行式方法,促進理論和實踐及時結合。課程設置由淺到深,臨床實踐由簡單到復雜。第一學年注重個體、健康、護理的基本概念并學習護理基礎知識包括護理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理生理學等,相應的臨床實踐則注重培養學生對護理工作的初步認識;第二學年開始學習注重語言溝通能力的培養,開始學習護理療法,因此第二學年臨床實踐學生可以觀察護理操作并對護理工作有了深一步的認識和理解,第三四學年則進行模塊學習,有老年護理,兒童護理,心理護理等,護生可以在臨床實踐中進行基礎的護理操作;第五學年理論注重培養學生領導和管理能力,并創建榮譽項目,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且臨床實踐較多,類似于我國護理學專業最后一年的畢業實習。理論與實踐的同步,讓學生更早的接觸臨床,促進理論和實踐更好的結合。

3.2 課程綜合性強,注重人文教育

由表1可知:理大護理學院課程涵蓋方面廣,將多種學科綜合起來,并突破學科之間的界限,幫助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例如:將此種課程體系不以專業護理學科為中心,而是注重語言、法律、領導和管理等其他人文社會課程的融合;所有課程可分為四部分,分別為學院提供的護理課程、服務部門提供的課程、一般大學課程、臨床實習課程;將各種常見病融合在老年護理、兒科護理、育兒家庭護理等學科;護理療法即護理實驗,在每一年都有開設,包含了護理基礎實驗、老年護理實驗、兒科護理實驗等。護理是一門注重人文關懷,以患者為中心,以循環為本的學科。人文關懷教育在理大的開展有利于為社區和醫院提供優秀的護理人才,為其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

3.3以問題為本的教學方法(PBL)

加拿大的Howard Barrows 教授在1969年提出在護理課堂上采用以問題為本的教學方法,即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基礎,以教師為導向,在教師的指導下,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共同思考問題的小組探討的學習方法[3]。理大在1999年全面推行以問題為本的教學方法,10多年的實踐幫助多數學生培養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了教學效果。以筆者在理大護理學院學習針對老齡化的作業為例進行說明,作業內容和完成順序如下:(1)老齡化對社區服務和醫療保健有什么影響?(2)社會應如何對待老齡化?(3)你覺得醫療保健如何調整以應對老齡化?(4)完成順序為:自行思考問題-小組討論-ppt展示-教師評價。此種方法以學生討論老齡化帶來的問題入手,結合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將理論知識運用于社會實踐中,以幫助解決部分問題的過程,是護生培養能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4 啟示

4.1將護理理論和實踐交叉式結合

我國大多數護理院校實踐多集中在臨床實習時間,即在畢業實習采用科室輪轉9-10個月,集中式的實習時間容易導致理論和實踐脫節,影響護生對護理工作的好奇心,不利于護生解決問題和綜合能力的提高。理大采用理論課程和實踐交叉式相結合的方式,且實踐課時較多,此種方法利于將理論運用于實踐中,符合護理學實踐性強的特點。理大重視臨床實踐,護理學院通過臨床教學達到整合和應用臨床知識和專業技能、建立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及世界觀、為未來職業做出正確選擇的效果。因此對我國護理教育啟示有:護理院校密切結合護理理論和實踐,努力把每年的理論和實踐進行平行式教學。

4.2將人文關懷內化于護理教育中

目前我國人文關懷在護理教育中應用較少,部分人文關懷課程處于初步發展階段[4]。護理人文關懷教育的推廣幫助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提高優質護理服務,因此各大院校也應將人文關懷融合在護理教育中。理大護理學院在每一次課堂通過教師有趣的授課方式營造出良好的人文關懷氛圍,促進護理人文關懷教育。理大還在每年實踐活動中安排到養老院、福利院、紅十字協會以及本校創辦的結合保健診所、中藥堂、結合保健診所、世界衛生組織社區健康服務合作中心進行實踐,在服務中感受人文關懷。因此建議我國護理院校不僅在課堂上,還是在實踐中,充分將人文關懷融入護理教育中,以提高護生人文關懷能力。

4.3創新教學方法,鼓勵采用以問題為本的教學方法

傳統教學方法使護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師生交流較少,導致學生學習熱情不高,教學效率不高[5]。而PBL教學方法是一種不同于傳統教學方法的創新的教學方法。理大護理學院的實踐證明,PBL教學方法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培養評判性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加強師生交流。因此,我國應該結合學院情況適當推廣此種教學方法,以培養現代化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Valerie Swigart,Zhan Liang. Digital Resources for Nursing Education: Open Courseware and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s,2016.

[2]Walker K. Post modern pedagogy and the nursing curriculum : collaborating for excellence[J]. Collegian, 2005 ,12(4):36-40.

[3]Lenburg, C. The Framework,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the Competency Outcomes and Performance Assessment (COPA) Model[J]. Online Journal of Issues in Nursing,1999,4(2).

[4]張穎,單偉穎,李青,辛小林,徐萌澤. 護理人文關懷教育研究現況及啟示[J]. 中華護理教育,2016,13(02):149-151.

[5]賀冬平,李育,尚樂. 以問題為基礎教學法在神經內科護理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 中華護理教育,2015,12(08):594-596.

作者簡介:邵占芳(1996.07-),女,漢族,河南省濮陽市,本科在讀,研究方向:護理專業

猜你喜歡
香港理工大學學士護理
香港理工大學無錫科技創新研究院啟用
香港理工大學無錫科技創新研究院簽約落地無錫空港經開區
瓦學士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宋史·宰輔表一》校正一則
急腹癥的急診觀察與護理
旅游學術共同體的形成機理分析
建立長期護理險迫在眉睫
中醫護理實習帶教的思考
中西醫結合治療緩慢性心律失常的護理干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