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粵西中心城區慢行交通街道空間設計研究

2018-05-23 06:37林鴻珠
建材與裝飾 2018年21期
關鍵詞:導則城市交通空間設計

林鴻珠

(陽江市城市規劃設計院 廣東陽江 529500)

引言

近年來中國經濟的突飛猛進,城鎮化建設快速推進《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中,并明確提出“加強步行和自行車等慢行交通系統建設”。在2013年9月《國務院關于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文件提出“城市交通要樹立行人優先的理念,改善居民出行環境,保障出行安全,倡導綠色出行”。同年12月,住建部頒布實施《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規劃設計導則》進一步建立了“行人優先”原則,替代“以人為本”的傳統籠統思想,明確肯定了行人在交通系統中的重要位置,對全國各市地區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擁有指導意義。

1 國外慢行交通街道空間發展概況

1.1 美國社區道路發展概況

20世紀初,美國在“花園城市運動”與《雅典宣章》兩種城市設計理論指導下,強調以中心綠化區域的中密度或低密度郊區新城開發建設,把傳統的街道作為居民活動空間的功能設計成以中心綠化區域為新的活動區域。在1914年,美國住房市政當局第一次為居住街道提出指導原則。1923年,美國區域規劃協會首次在居住區提出道路等級系統,劃分汽車和行人通道和盡端路的居住區規劃方案,本方案成為日后美國郊區居住規劃細分布局理念的典范。50年代初,美國國家運輸工程師協會為了降低居住街道交通事故,建議使用T形交叉口等目的是提高汽車行駛效率,并在1965出版了《街道細分的推薦實例》對道路橫斷面提出了更為詳細標準。ITE的道路標準將深刻地影響了美國的地面景觀和社區生活品質。

完整街道既為汽車設計,也為步行者和騎自行車者設計,目的是創造安全、綠色、活力的街區道路,強調街道的場所性吸引步行減少機動車出行的低碳生活方式。早在2005年,完整街道聯盟成立,致力于完整街道政策的研究和推行。截止2014年,美國已有610個地區部門施行完整街道政策。以2013年《芝加哥完整街道設計導則》為例,首先強調完整街道構成的四大關鍵主題——類型學、設計價值、模式層級、規程。其中模式層級的“完整街道設計樹——人行道,混合交通”靈活指導不同交通用途下的完整街道的橫斷面,確立行人的交通優先權的道路設計。

圖1 行人的交通優先權的道路設計圖示

1.2 西歐國家社區道路(共享街道)發展概述

1963年,英國工程師科林·布坎南的《城鎮交通》報告書是調查旨在減少城市交通堵塞,治理惡劣的交通環境。此報告的創新之舉就是提出評估與重建城市交通系統的方法,評估內容不再以交通吞吐能力為準,而是以環境質量來評估交通,評估措施包括噪音、污染、社交、行人和視覺美學,并指出在其他區域允許行人與機動車在街道上混合交通,對街道重新硬質化設計創造出供行人使用的公共空間。很快布坎南的人機混合概念影響到荷蘭和德國并視為“交通穩靜化之父”。1965年,荷蘭埃門大學城市規劃專業教授尼克·波爾首次提出(Woonerf)術語,英文翻譯為生活化街道一詞Woonerf(共享街道)目的是將機動車與日?;顒涌臻g相結合,給予人行道路使用者通行優先權的道路設計理念。1976年,荷蘭政府肯定了Woonerf在改善居住區道路交通上的良好效果并出臺了相關導則和規章。2013年,聯合國人居署發布《街道作為公共空間和城市繁榮的驅動力》的報告中大力提倡改善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的街道環境,重新煥發城市魅力,實現人類居住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

2 國內城市步行與自行車道路規劃及街道空間設計概況

我國城市首次確立步行和自行車交通在城市交通體系中的地位是在2005年國務院國函〔2005〕2號文件批復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年)》,第一次強調了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發展策略,提倡步行與自行車交通方式,為步行和自行車交通創造安全、便捷與舒適的交通環境。2014年,根據《導則》姜洋等人,在論文《打造“微笑街道”(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規劃設計導則)》中提出了微笑街道設計理念,論文提出“微笑街道”五大設計原則:小尺度、維護運營、整合協調、街道活力和愉悅舒適。因此結合地方實情,提出適合本地城市發展的城市導則工作勢在必行。

2.1 步行和自行車交通規劃主要研究

步行和自行車交通規劃的著作有《步行和自行車交通規劃與實踐》,從步行車和自行車的交通特征開始,深入分析在城市交通體系中的功能屬性,實現城市交通可持續發展的方針和策略,并以北京市中心城區為例進行理論實踐工作。熊文,《步行和自行車交通規劃中的公眾參與》,論文介紹了城市規劃中公眾參與的重要性,提出公眾參與應該成為城市交通規劃設計中的重要部分,并認為步行和自行車交通規劃需要公眾積極配合才能更好落實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2.2 慢行交通街道空間設計主要研究

優秀碩士論文臧清艷,《基于PLPS調研方法的慢行交通規劃設計研究》論文通過對慢行交通發展歷程的文獻研究,明確了步行和自行車交通既是交通出行方式有屬于公共活動的雙重屬性,通過公共空間調研方法對于實施慢行交通建設具有重要性。提出了以人為本、區域寧靜交通、實現步行和自行車交通三項慢行交通規劃設計原則。高云娥,《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統空間設計》論文通過對慢行交通系統構成要素、慢行核、慢行節點、慢行廊道、慢行島、慢行區五大空間進行研究,研究重點是慢性節點、慢行廊道及慢行島的設計,論文認為“慢行交通+公共交通”協調發展是未來城市發展趨勢,并對此進入深入研究,以便提升城市交通服務水平。劉宇,《小街廊、密路網區域地面靜態交通空間相關問題研究》論文以“新城市主義”理念為依據,批判傳統大街廊,提倡“新城市主義”理念下的瀟街廊設計,主張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為導向的交通規劃理念,論文從宏觀汽車泊位量、動態交通避讓、區位設置三方面進行研究,提出在小廊道下不同道路斷面的靜態景觀布置方式,得出小廊道模式下集中停車場和公共交通策略,以及與機動交通的相互影響結果,為我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和建議。

3 總結

以粵西中心城區街道空間設計為研究對象,旨在通過對美國“完整街道”的和歐洲“共享街道”的設計理論文獻進行綜述,結合國內最新慢行交通規劃(導則)及街道空間設計的近一兩年的研究成果,以國家城鎮化規劃政策為契機,倡導綠色交通,采用公共空間(PLPS)調研方法對粵西中心城區街道空間進行重塑設計,增強街道場所性,激發城市街道活力,提升街道公共空間價值,展現城市魅力,建設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街區生活。

[1]戴繼峰,趙杰,周樂,杜恒.“網絡、空間、環境、銜接”一體化的步行和自行車交通:《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規劃設計導則》規劃方法解讀[J].城市交通,2014,12(4):4.

[2]曹杰勇.新城市主義理論:中國城市設計新視角[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1,3:16~17.

[3]金衡山,譯.(美)簡·雅各布斯.美國大城市的死與生[M].南京:譯林出版社,2006,8:25~66.

[4](美)杜安伊,普拉特-茲伊貝克,思佩克,蘇薇,左進,李求識,譯.郊區國家:蔓延的興起與美國夢的衰落[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11:138~215.

[5]王佳文,譯(.美)杜安伊,思佩克,萊 頓.精明增長指南[M].北京:中國建筑出版社,2013,8:108~161.

[6]李偉.步行和自行車交通規劃與實踐[M].北京:知識出版社2009,3:19.

[7]姜 洋,王江燕,何東全,打造“微笑街道”:《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系統規劃設計導則》設計體系解讀[J].城市交通,2014(4).

[8]張新蘭,城市步行和自行車交通規劃協同策略[J].城市交通,2011(5).

[9]熊文,陳小鴻,柳洋.步行和自行車交通規劃中的公共參與[J].城市交通,2013(1).

[10]臧清艷.基于PLPS調研方法的慢行交通規劃設計研究[D].山東大學,2012.

[11]高云娥.城市道路慢行交通系統空間設計[D].長安大學,2014.

[12]劉宇.小街廊、密路網區域地面靜態交通空間相關問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5.

猜你喜歡
導則城市交通空間設計
V&A“源于自然的時尚”展覽空間設計
忱意空間設計辦公室
多元·開放·激活:公共空間設計的未來趨勢探索
老齡化背景下關于城市交通適老化對策的思考
持續跟蹤 精準發力 充分發揮世行在城市交通建設中的引智引資作用
居住空間設計《啁啾》
共享單車對城市交通的影響
共享單車對城市交通的影響
圍繞城市交通出行,博世打造兼具軟件和服務的數字化企業
工程項目管理導則(十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