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學經典中古詩詞賞析方略摭談(一)

2018-05-23 09:46潘翠蘭
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 2018年3期
關鍵詞:羈旅邊塞寫景

潘翠蘭

[摘要]古詩詞賞析有“法”可循,從詩詞題材入手,授之以漁,引領學生理解內容、把握情感、領悟意蘊,有利于學生閱讀欣賞能力的提升,為高效課堂搭建新平臺。

[關鍵詞]題材;寫景;送別;邊塞;羈旅

[中圖分類號]G63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8)07001902

隨著國學經典的日益普及,古典詩詞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分量越來越重。古典詩詞是國學經典寶庫中熠熠生輝的瑰寶,以其語言生動精練、意境清新深遠、音韻優美和諧而膾炙人口,滋養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精神世界。導讀古典詩詞重在賞析方法的概括總結,引領學生穿越時空隧道,與作品對話,與作者神交,感其情,明其意,悟其旨,從中領略古典詩詞的藝術魅力。

古典詩詞單就題材而言,大致可分為寫景抒情詩、送別詩、邊塞詩、羈旅詩等。題材不同,詩詞所營造的氛圍、所創設的意境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自然不同,教學中指導學生賞讀的方法也因題材各異而不同。

一、賞析寫景抒情詩

賞析寫景抒情詩,首先要引領學生品味詩詞中獨特的或豐富的意象,分析意象的表層含義和蘊含的深層含義(文化含義),抓住景物特征,用優美語言再現詩詞意境,讓靜態詩意轉化為動態圖景,讀出詩詞語言所營造的畫面感;其次要分析景物所表現的情景氛圍,在描摹圖景的基礎上讀出畫面意境的層次感;再次根據意象所創造的意境特點,結合寫作背景,準確把握詩詞的情感基調,分析作者或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如“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保◤埲籼摗洞航ㄔ乱埂罚┰谠娙搜壑?,月夜下的春江是靈動跳躍而又溫情脈脈的:春江潮漲,海水舔吻著堤岸,擁著一輪明月洶涌而來,月兒似一道閃電,噴薄向上。一時間,江面皓月千里,浮光躍金,整個春江像剛出浴的少女撩去含羞的面紗,裸露出亮麗的肌膚。江流繞過小洲“斗折蛇行”滔滔而去;洲上芳草萋萋,樹木蔥蔥,似霧似霰;月色如霜,白沙似雪,江水共長天一色。詩人以極為細膩的筆觸,以碧海青天的明月為主體,營造出恬靜幽美、清新悠遠的意境,展現出春江月夜動則活力無限,靜則陰柔含情,令人遐想神往。又如“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保ㄌK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詩人通過黑云、白雨、卷地風、水天共色等景物,描繪西湖山雨欲來和雨過天晴之景,表達了詩人對雨中美景的喜愛。

二、賞析送別詩

賞析送別類詩詞,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①直抒胸臆或借景抒情。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詩中直言“不及”,通過比較對照,直抒胸臆,表達對友人的深厚情意。②用不同的藝術構思,表現誠摯深厚的友情。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薄安粦泻?,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保ㄌK軾《水調歌頭》)中秋佳節已至,期盼親人團聚,詩人把酒昂首,問天問月,思緒由月圓引發親人的團圓,又由月的陰晴圓缺遷移到親人的聚散分離;情感由惱月不解人意升華為“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借以表達對遠方親人的真摯思念和美好祝愿,凸顯詩人灑脫曠達的個性。③打破常規寫離別。如“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保ㄍ蹙S《送元二使安西》)詩中既不刻畫酒筵場面,也不直抒離情別緒,而是別具匠心地借別筵將盡、分手在即時的殷殷勸酒,表達對友人的留戀、關切和祝福。

三、賞析邊塞詩

賞析邊塞詩,主要把握以下三個方面:①明確邊塞詩詞中常見的意象。通過典型意象的挖掘,體察特定景物描繪的特定地域特征和反映出的特定時代的精神風貌。其特點是:借大漠、長河、落日等描繪塞外景象的雄奇壯美;借金鼓、旌旗、烽煙等展現邊塞戰事的壯懷激烈;借大雪、秋月、蓬草等抒寫守邊將士的悲涼愁苦;借夢境、白發、挽弓等喟嘆勒石記功、壯志未酬的人生理想;借羌笛、胡笳、琵琶,《折楊柳》《關山月》等胡樂演奏傾訴久戍邊防、思家念親的凄苦鄉愁。抓住典型意象作為賞析的切入點,無疑是解讀邊塞詩詞的一把鑰匙。如“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屯吷?,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保ɡ畎住蛾P山月》)詩人用如椽之筆,以明月、天山、長風、玉門關等特有的邊地物象為載體,勾勒出一幅萬里邊塞圖。乍看似自然景象的描繪,細究則不難發現,詩人是借征人之所見,澆自己胸中之塊壘。駐足邊關,回首東望,入目:玉門關外,大漠無垠,天山之上,云海蒼茫;入耳:長風卷地,呼嘯而去;入情:“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詩人將關山邊塞風光和戍邊將士思鄉情懷融入月夜高樓,創造出廣闊蒼茫、深沉磅礴的意境,表達詩人關注民生疾苦、向往和平的思想情操。②掌握邊塞詩詞表達的思想感情。邊塞詩詞中常有對戍邊將士愿馬革裹尸、沙場立功的豪情壯志的頌揚,如“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出塞》),“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涼州詞》);有對戰爭殘酷、戰事頻繁的危急戰況的描寫,如“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李白《塞下曲》);有守邊將士的鄉愁、家中妻子的離恨和對帝王黷武開邊的不滿,如“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杜甫《兵車行》);有驚異于塞外風光的綺麗壯闊,如“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③品味邊塞詩詞的語言風格。邊塞詩詞多以雄壯豪邁見長,但也各有側重。有的凸顯塞外之地的壯美奇寒,如“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娂娔貉┫罗@門,風掣紅旗凍不翻”(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有的吟唱壯志難酬的豪邁悲慨,如“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陸游《書憤》),“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范仲淹《漁家傲·秋思》);有戍邊將士對戍邊漫漫、歸期無望的極度愁怨,如“邊草,邊草,邊草盡來兵老。山南山北雪晴。千里萬里月明。明月,明月,胡笳一聲愁絕”(戴叔倫《調笑令·邊草》)。只有通過對字句的深刻品味,才能準確領悟其異彩紛呈的藝術風格。

四、賞析羈旅詩

賞析羈旅詩,主要明確三個方面:①把握情感類別。這類詩有的寫羈旅之苦,抒發內心的孤獨凄涼及思鄉之情,如岑生的《逢入京使》;有的感念親情之深,表達對親人的熱愛與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有的抒發客居他鄉、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孤寂憤慨之情,如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等。②明確表現手法。一是以樂景襯哀情。如王維《送元二使安西》中,以清新明朗的春晨之景與主觀感受的鮮明對比,反襯詩人惜別時對友人的擔憂。二是側面落筆。如杜甫《月夜》,詩人設想了一幅妻子望月懷遠的畫面,“香霧云鬢濕,清輝玉臂寒”,憶之深望之久,將妻子寫得嬌美動人,也反襯出詩人思之切愛之深。三是寓情于景。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詩人在黃鶴樓送別好友,“煙花三月”的詩意境界,令人神往:三月的揚州,抬眼望去,岸邊草長鶯飛,花香鳥語;天空一碧如洗,澄澈空明;江面“孤帆遠影”,順流而去。這無疑激發了詩人“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詩情,因此詩人對世界的感覺是色彩明麗的,無一絲一毫的孤獨感。只有無限關注依戀的目光追隨著消失在天際的孤帆遠影,化作水天與共的長江巨流,表達詩人對海闊天空的生命向往。

(責任編輯陳劍平)

猜你喜歡
羈旅邊塞寫景
相見歡·讀《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有感
示范·情境·交流——以“寫景要抓住景物特征”為例談默會知識的作文教學啟示
張春波
清明
陳明德(二首)
不能為寫景而寫景
楓橋夜泊
邊塞飲酒記
寫景成語連線
試論唐代士人的邊塞之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