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名能提升上市公司業績嗎?

2018-05-24 09:44何春梅西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
新商務周刊 2018年2期
關鍵詞:業績效應投資者

文/何春梅,西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

1 引言

2017年10月25 日晚,麥當勞在其官方微博上稱改名為金拱門。緊接著10月31日,Coach公司正式更名為Tapestry Inc。更名風波持續不斷。更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神奇的作用。比如一個女孩在娛樂界一直名不見經傳,但是當她把姓名改成薩頂頂時,名聲大噪。上市公司也用更名美化公司。匪夷所思的是,一家做煙花炮竹的公司更名為高大上的互聯網金融,信息一披露,股價紛紛上漲。這種夸張的跨行業的更名情況不在少數。公司基于自身主營業務的變化,更改公司名稱尚在情理之中,但肆意玩弄互聯網、金融、網游、科技等概念,擾亂資本市場,引起股價上下波動的行為應該嚴肅處理。近幾年來,學術界對更名的研究也較多,主要集中在更名效應的研究。所謂的更名效應主要體現在上市公司更名后對公司股價、聲譽影響,很少單獨研究更名對上市公司業績的影響。還有學者著重對更名行為、企業競爭戰略的研究。還有相當一部分學者研究股票代碼(證券代碼)的更名對股價的影響。

2 理論基礎

(1)信息不對稱理論。該理論是指在市場經濟活動中,人們對各種信息的了解程度是有偏差的。通常來講,占據信息優勢地位的人處于相對有利的地位,而對信息不了解的人們處于劣勢地位??梢哉f,這種信息的不平等誤導了投資者的決策。更名風潮中就存在著信息不對稱。更名及其更名原因是公司必須向外界披露的事項。投資者在收到信息時難免會因為信息披露的不充分而導致信息不對稱,而使投資者作出非理性的投資決策。

(2)信號傳遞理論。在信息不對稱的前提下,信息具有信號傳遞的作用,往往會出現“逆向選擇”的問題。上市公司更改公司名稱這一信息披露后,傳遞給了投資者。也就是前文所說的更名效應。在信號傳遞效應的基礎上更名也帶來了一系列效應。更名引起的投資者關注、投資者情緒、以及更名帶來的超額收益等。這就是信號傳遞的作用。

3 研究假設

基于信息不對稱和信號傳遞理論,可以看出更名風潮對企業業績有一定的影響。企業的更名伴隨著主營業務、競爭戰略的調整,是對企業正向的激勵作用,能促成企業業績的提升。于是提出假設1:

H1:企業更名能提升企業的業績。

企業更名的動機可能是抬高股價、炒作概念、追逐浪潮等。在該動機下,更名后公司的業績很可能會短暫的有變化,但是隨著概念的逐漸淡化。企業的該行為不僅不會提升企業業績,在炒作過程中反而會拉低企業業績?;谝陨峡紤],提出假設2:

H2:企業更名會降低企業業績。

4 實證分析

4.1 樣本選擇與數據來源

本文樣本范圍主要是2016年更名的上市公司,剔除了數據缺失的樣本,經過篩選最終得到了183家樣本。本文使用的數據主要來源于同花順軟件、國泰安(CSMAR)以及手工整理。本文運用的統計軟件主要是EXCEL2007、SPSS22.0。

4.2 模型構建與變量說明

基于以上假設,本文擬建立一個簡單的二元回歸模型,分三個階段回歸。第一個階段是2015年12月31日(更名前),第二個階段是2016年12月31日(更名當年),第三個階段是2017年6月30日(更名后)。通過三個階段的回歸,觀察更名后是否對企業業績有顯著的作用。具體模型如下:

ROEi =β1Ln sizei+β2grouthi +α+ε(i=1,2,3分別代表三個階段)

在上述模型中,ROE代表凈資產收益率,Ln size代表三個時點上企業總資產的自然對數,即企業規模,grouth代表企業的成長能力評分。

表1 變量設置與說明

4.3 描述統計

表2 描述性統計

由表2可知,樣本之間三個階段ROE的最值差異大,尤其是最小值。第三階段的最小值約是第二階段的二分之一,第一階段的三分之一。這說明更名公司中樣本個體差異較大,也可以看出第一階段到第三階段樣本的最小值呈現出縮小化的趨勢。ROE的均值在第二階段更高。LN size、Grouth這兩個變量在三個階段中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標準差、離差上變化均不大。通過描述統計也看到了更名對公司業績(ROE)是有一定的影響的。

4.4 回歸分析

表3 一階段回歸模型

表4 二階段回歸模型

表5 三階段回歸模型

從一階段到三階段的回歸模型可以看出企業更名與業績之間不存在顯著關系。但是更名會對企業產生一定影響。從一階段的到三階段其顯著性由0.411 0.292 0.995降低到0.436 0.761 0.754再升高到三階段的0.322 0.258 0.418。第三階段的顯著性水平基本上與第一階段的顯著性水平持平。所以,從長遠來看更名會對公司業績造成一定波動,并不能提升業績。

4.5 結論

從實證結果來看。更名風潮不能提升企業業績。企業的這種低成本行為只會引起投資者的短暫關注。所以頻繁的更名,跟隨更名的風波只會“惹事上身”。既然生而為企業就多做企業應該做的事。

5 上市公司更名應謹慎

回顧2017年碧生源,遭遇更名停產風波,其業績遭遇“滑鐵盧”虧損5000余萬。經過一系列的更名風潮,上交所開始為更名立規。

在上市公司變更名稱的事項逐年增多,且不乏“奇葩”命名的情況下,上交所制定了《上市公司變更證券簡稱業務指引》?!吨敢芬?,上市公司更名應當源自公司經營發展實際需求,不能出于投機炒作、不當市值管理等不法目的。在適用情形上,《指引》明確證券簡稱變更的事由,主要包括公司主營業務調整、控制權變動或經營發展需要等實際情況?!吨敢愤€對細化證券簡稱提出具體要求,比如證券簡稱應含義清晰,不得利用變更證券簡稱誤導投資者;應具有明顯辨識度,不得與已有證券簡稱過度相似;不得使用過于概括且與公司實際情況不符的區域性、行業性通用名詞;不得違反公序良俗等。

《指引》最重要的一點是在第七條,第七條規定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對外投資等方式開展新業務,但相關業務尚未取得營業收入的,公司不得將該業務及其行業相關名稱用做證券簡稱。上市公司開展新業務已取得營業收入,但相關營業收入占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比例低于30%的,原則上不得將該業務及其行業相關名稱用做證券簡稱。確有必要使用的,應當充分披露其合理性及必要性,并提示相關風險。

6 建議及本文不足

證監會應加強對公司更名動機的考察和監管。投資者關注更名風潮可以幫助投資者合理投資和規避風險。根據前文的研究,上市公司更名事件在短期內的確引起了顯著的價格效應,個體投資者可以根據這一現象,緊密關注上市公司動向,尋找最佳的投資機會,抓住最佳賣出時機。

本文的實證模型相對簡單,選擇較少的控制變量,其目的是為了避免多重共線性的影響。其次,本文的樣本更名的時間為2016年年初到年末,并未確定固定的時間點。其次2017年年報的相關數據尚未出來,本文用2017年半年報的數據替代,可能會對結果有一定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陳靜.中國上市公司股票更名效應實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碩士論文,2015.

[2]蔣陸軍.投資者非理性與上市公司更名效應關系研究[J].新經濟.2016.

[3]柳青.上市公司更名的動機與超額收益率研究--基于不同類型更名企業的多案例研究[D].內蒙古大學碩士論文,2016

[4]楊洋.投資者關注、投資者情緒與上市公司更名公告的實證分析[J].江西財經大學學報,2014.

[5]謝紅軍;蔣殿春;包群.官司、聲譽與上市企業更名[J].經濟研究,2017.

[6]胡偉;王璐.上市公司名稱變更的短期市場效應分析——以匹凸匹(600696)三次更名為例[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7.

[7]蘇義博.基于行為金融理論淺析上市公司更名效應產生的原因[J].經貿實踐,2017.

猜你喜歡
業績效應投資者
一圖讀懂業績說明會
聊聊“普通投資者”與“專業投資者”
懶馬效應
糾紛調解知多少
新興市場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2018年三季報業績預告
2018年一季報業績預告
本周公布2017年業績大幅預增預告
應變效應及其應用
偶像效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