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圖書館延伸社區圖書館服務模式探索

2018-05-26 09:52陳紅
卷宗 2018年12期
關鍵詞:延伸服務社區圖書館服務模式

陳紅

摘 要:在分析當前的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發展情況的背景下,探討了開展公共圖書館延伸社區圖書館服務的必要性,并結合實踐經驗論述了如何有效構建公共圖書館向社區延伸服務模式的幾點思考,希望對于今后的公共圖書館的延伸服務發展具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社區圖書館,延伸服務,服務模式

1 引言

縱觀我國公共圖書館的發展現狀,呈現出經濟發達的東部和欠發達的西部存在著明顯的發展不平衡,隨著經濟發展速度的差距越來越大,這種兩極分化現象格外嚴重,已經嚴重影響著我國公共圖書館的健康持續穩定發展。通過進一步延伸公共圖書館服務,使其能夠深入到每一個偏遠的角落,這是有利于對于上述存在的地域不平衡問題進行改善,實現兩極分化嚴重的問題,這也是未來我國的公共圖書館的發展趨勢。

所謂的圖書館延伸服務,一直到1998年才正式提出,其并沒有統一化的定義,也有相關學者給出統一的規范性的內容。根據相關的研究文獻,一般來說,其包括廣義的圖書館延伸服務和狹義的圖書館延伸服務。前者主要是指在當前的圖書館服務的基礎上,所開展的所有的相關服務的總和,這就涉及到相關的在廣度和深度方面的圖書館服務,也涉及到相關的在內容和網絡方面的延伸服務。只有原來不存在而新開站的服務內容都可以歸納到圖書館延伸服務中。在狹義的圖書館延伸服務理解中,主要涉及到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主要對象集中在邊遠地區,能夠通過切實的措施,將圖書館服務帶到當地民眾中去,能實現更大范圍的民眾,特別是在經濟欠發達的地區中的民眾真真切切感受到大城市的圖書館服務過程,能夠體會到公共圖書館的良好服務。

2 必要性分析與思考

第一,當前正在建設的要求實現全社會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結構中,少不了應有的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根據相關的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相關意見,以及對我國公共服務文化體系建設的基本要求,根據相關的文化發展綱要,可以看出,下一步工作的重點內容則是應該進一步將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向社區和農村延伸,這里面自然包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圖書館服務內容,要實現相關的惠及全民、普遍均等、服務全社會的基本要求,則應該要求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更加完善,能夠有效利用發達地區的公共圖書館資源,使其能服務于邊遠鄉鎮,真正意義上實現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完善,保障實現邊遠地區的基本文化權利。

第二,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對于基層和邊遠地區民眾來說非常重要,結合我國公共圖書館發展的總體情況來看,在整體方面分析,一直對于其服務的地域輻射、覆蓋面等的規劃和設計存在一定的缺失,這樣情況下,不可避免會存在造成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半徑不合理,有時候會過大,不合理的布局也會造成圖書館服務太過于集中于城市以及中心地區的情況,這樣自然會影響到邊遠地區的民眾往往很難享受到公共圖書館的服務。部分學者通過相關的調研,明確指出我國的鄉鎮社區圖書館存在很大的問題,往往能難開展切實有效的基本圖書館服務,更難以開展周邊區域的輻射效應。所以,應該進一步通過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的加強,切實提升邊遠地區的圖書館服務水平,加強鄉鎮社區圖書館的建設,并重視開發自助圖書館、流動圖書館等,保證邊遠地區的民眾能夠更好享受到公共圖書館的服務。

第三,保障我國公共圖書館的健康穩定持續發展,就應該重視圖書館延伸服務。我國的公共圖書館視野基本目標,則是將圖書館服務實現惠及全民、普及均等的目標,盡量能夠讓最偏遠的地區也能享受到公共圖書館服務,集中力量開展實現鄉鎮社區圖書館的建設工作。從實際情況來看,要想實現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主要則是利用分布在各個鄉鎮、社區的圖書館來實現,這就應該實現星羅密布的基本圖書館健康發展,這是保證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的必要基礎條件。

3 公共圖書館向社區延伸服務模式的構建幾點思考

3.1 組織網絡模式

當前,結合社區圖書館的發展情況,公共圖書館向社區延伸服務的發展水平還有待提升,從實際情況來看,這種延伸服務應該遵從“都市一小城鎮一鄉鎮”的三級結構,能實現城鄉結合相應社區服務網絡結構模式[1]。一是,實現都市社區服務網點組織。首先從實際出發,進行細化都市區域,從而更好保證服務范圍以及網點分布情況,滿足聯網情況下的資源分享要求。一般來說,可以通過由公共圖書館牽頭,聯合相關的社區圖書館,實現資源共享,滿足服務互通;公共圖書館通過和社區合作,通過特定區域內的社區進行分館設置,能實現該區域內的服務要求;通過公共圖書館的優勢,在社區內進行相關的流通點的設置,提供滿足居民的咨詢、借閱等服務要求;利用流動圖書館的優勢,將巡回服務更好地在各個社區內展開。二是,小城鎮服務網點的組織結果。相比都市社區來說,小城鎮社區規模上要小得多,從其實際的發展情況,充分利用其較為簡單的社區結構,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利用原有的鎮圖書館或文化中心,以及中學圖書館,通過進一步改造和發展,使其成為面向全體居民的社區圖書館;通過社區和公共圖書館的合作,要求通過社區出資,可以利用縣公共圖書館在有條件的小城鎮社區中設置分館方式來提供服務;通過城鎮企業贊助,或者由群眾主辦等方式,能實現公共圖書館進行相關的業務指導和資源共享,充分發揮各方面的力量來進一步深化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實現深入基層的要求;三是,建設鄉鎮服務網點的組織結構。這部分主要要考慮其面對廣大農村居民,且存在小型化、多樣化以及點多面廣的特點,在組建鄉鎮社區服務網點的過程中,應該考慮下列方面的內容:將發展規劃納入小城鎮社區服務網點體系中;通過社區唯一的圖書館,集中各方的力量,保證為居民提供優質服務;選擇鄉鎮服務點位于人口規模較大的居民點。

3.2 規劃建設模式

結合我國公共圖書館的發展實際情況,其社區化的延伸服務建設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形式[2,3]:一是,改造原有社區圖書館的模式。充分利用原有的資源,對于原來的鄉鎮、社區、街道的圖書館進行改造,滿足社區服務的要求,這種模式具有投資較少、效果明顯的特點。但在圖書館的管理體制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從政府角度出現進行干預和協調來處理相關的合作情況,具體實施可能較為復雜;二是,通過公共圖書館開設分館的模式,能實現圖書館服務的進一步延伸,這種做法往往較為簡單。讀者能在社區所分社的閱覽室、分館中借閱到公共圖書館的藏書,能進一步體現出公共圖書館的中心輻射作用,更有利于實現圖書館資源的優化配置??紤]到我國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公共圖書館服務還存在很大的欠缺之處,由于經費問題,部分公共圖書館的運營問題都很困難。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將公共圖書館的分館盡可能延伸到每一個有實際需求的社區中,也難以實現,這也是不可能的。所以,這種模式的應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三是,社區內企事業單位共建模式。在社區管理部門的協調下,通過各方的社會團體以及相關機構的共同努力,能實現社區圖書館的共同集資建設。結合我國發展的歷史背景,大部分社區都是由于一個單位或者某幾個單位的職工和家屬為主,這樣能夠更好利用企業的力量來開展公共文化活動,減輕政府負擔,也有利于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更好體現出良好的社區文明的精神面貌;四是,住宅小區的自建模式。部分小區在進行樓盤開發階段,就已經開始將會所、商店、學校、圖書館等納入建設范疇,由房地產開發商來負責興建,實現小區居民來公共承擔運行管理的開支。由此可見,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社區圖書館的發展不應該局限于單一化的模式,應該從實際出發,實現因地制宜,能夠結合社區特點來尋找到最為適合于圖書館發展的模式。

3.3 資源采集模式

從經費成本的角度考慮,對于社區服務網點中的信息資源采集來說,一直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在進行資源采集模式的構建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在文獻信息資源來源方面,應該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鼓勵社區服務網點根據相關購書經費來合理安排相關的采購計劃,另外,為了進一步保證社區圖書館的館藏資源的豐富化,應該通過資源輪換以及館際互借方式進行補充;二是,在本館的收藏原則以及范圍方面,應該本著少而精的原則,重點集中于滿足社區居民的需求,以及開展能被廣大居民容易接受的文獻信息資料收集活動,可以補充大家喜聞樂見的休閑娛樂方面的資源;三是,對于期刊圖書召回分配說,肯定每年都存在難以充分利用許多圖書和期刊的問題,應該認識到這部分期刊信息的失效期并沒有那么短,因而可以進行再次的充分利用,通過過期期刊召回制度,結合期刊特點和社區發展情況,按照一定配額進行社區內之間交流,目的則是進一步有效解決社區圖書館館藏問題,有效提升期刊利用率,并給出較好的解決模式。

3.4 運行管理模式

在圖書館建立運行管理中,應該遵從特定的機制要求。結合實際情況,相關的公共圖書館進行社區延伸服務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運行管理機制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重點考慮:一是,突出信息交流范式的管理機制,主要結合信息交流的規律要求,以及當地居民的實際情況,進行社區管理以及組織活動,保障服務體系的延伸,能實現最大化的滿足社區居民的實際應用,圖書館工作的判定標準就是社區居民的滿意度;二是,突出居民為中心的管理機制。一切都要從居民的實際信息需求出發來進一步延伸社區服務,突出社區居民的中心地位,激發居民對于圖書館的需求,同時,保障充分發揮出圖書館的延伸服務水平;三是,從市場規律的管理機制角度考慮,應該將市場競爭引入社區延伸服務中,體現出較強的社會經濟效益;在進行經費籌措過程中,秉承誰付費誰享受、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使得服務項目進一步增加,保證具有良好的服務質量;四是,實現自組織和他組織的管理機制。結合社區延伸服務體系的發展情況,一定要從自身的實際價值體系來不斷完善,還應保持系統的開放性,鼓勵和外界世界開展系統化交流,通過外部力量的幫助能進一步發展社區延伸服務;五是,實現集中與分散的管理機制,主要是通過文獻資源與技術設施的進一步優化,在開展社區延伸服務體系過程中,應保證秉承集中與分散的原則,可以將社區服務網點視為單獨個體,這樣能保證其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自主性以及獨立性,還應要求相關網點間的相互協調,通過合理優化實現權利、義務均衡的契約關系,保證能夠更好提升文獻信息資源共享。

3.5 模式構建發展的原則

第一,在進行服務延伸與項目延伸中,應該保持穩定規定持續發展原則,應該進一步加強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網絡的建設,保證其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能夠更好為社區民眾生活服務。由此來看,則是有助于保障實現公民素質能力的全方面提升,實現所在社區中群體的人文關懷,應該重視其所承載的服務內容,而并不將其視為一次性的政府政績。

第二,在規模建設與規模效應中應該注重實效建設。為了進一步了解延伸服務的效果,并不僅僅從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網絡分布點數量進行判斷,而應該綜合考慮,同時,也不能僅僅從投資規模效益角度分析,應該保證期具有較強的實效性,力爭能夠在最節省經濟成本的前提下,為居民提供最為需要的服務。

第三,在優勢發展與平衡發展中應該體現出統籌規劃特點。分析公共圖書館服務網絡的可持續發展,應該看到起所具有的的集群化合作優勢,這是實現政府職能以及圖書館職業責任的結合,在開展公共圖書館的服務體系延伸過程中,應該重視相關地區的政治、經濟以及文化方面的差異性,在政府優勢前提下,進一步得到相關的經費、政策的支持,以謀求更大的扶持弱勢發展的均衡性。

4 結語

社區圖書館是社區文明的象征,是整個社會的一個有機的細胞,與社區服務和社區人民的生活相輔相成。通過上述分析,應該認識到社區圖書館建設的重要性,應該進一步完善公共圖書館延伸社區圖書館服務模式,以滿足新時期的人民大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參考文獻

[1]李珈琪.淺談公共圖書館的延伸服務[J]. 電子世界, 2013,(6).

[2]張秀敏.談如何做好公共圖書館的延伸服務[J].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 2009,(10).

[3]包宏偉.公共圖書館的延伸服務與農村和諧社會建設[J]. 黑龍江史志, 2013,(7).

猜你喜歡
延伸服務社區圖書館服務模式
縣級圖書館未來走向趨勢探索
關于社區圖書館若干建設問題的探索與思考
文化館總分館制服務模式的實施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