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海鵬骨堅方治療骨質疏松癥臨證經驗窺探

2018-06-04 11:05鄭顯達陳凱
風濕病與關節炎 2018年4期
關鍵詞:骨質疏松

鄭顯達 陳凱

【摘 要】 陳海鵬主任醫師認為,骨質疏松癥的病因病機為本虛標實,而尤以脾、腎兩臟為虛,血瘀為實。其辨證可分為本虛(脾腎虧虛)、標實(瘀血痹阻)2種證型。治療上,以補腎壯骨、活血止痛為要。陳海鵬主任醫師根據多年臨床經驗針對性地創立專方“骨堅方”,奏以補腎壯骨、活血止痛之功,臨床效果顯著。

【關鍵詞】 骨質疏松;骨堅方;臨證經驗;陳海鵬

陳海鵬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中醫骨傷科學會委員,擅長中醫藥防治骨病的臨床研究。他在臨床、教學和科研中,運用骨堅方治療骨質疏松癥(osteoporosis,OP)取得較好的療效。

OP是以骨量減少、骨質受損及骨強度降低,導致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其臨床表現主要有周身疼痛、身高降低、駝背、脆性骨折,及呼吸系統受影響等[1]。隨著社會老齡化加劇,OP的發病率逐年增高,嚴重危害了人類的生命健康。調查顯示,全球OP患者已超過2億人,我國大于1/3的50歲以上人群罹患OP,據預測,至2050年,我國OP性骨折將達599萬人[2-4]。

古代并無“骨質疏松”病名,卻有癥狀相似的幾個疾病,如《素問·痿論篇》曰:“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泵鳌で鼐懊鳌栋Y因脈治》云:“精虛勞傷之癥,大骨枯槁……尻以代踵,脊以代頭?!敝嗅t學將OP歸于“骨痿”“骨枯”“骨痹”范疇。當今運用較多、更為準確的中醫病名是骨痿。筆者有幸跟隨陳海鵬主任醫師學習,受益匪淺,現將其治療OP的骨堅方及其臨床經驗進行總結。

1 病因病機

陳海鵬主任醫師對OP病因病機的認識立足于本虛、標實兩端,而尤以脾、腎兩臟為虛,血瘀為實。

1.1 本虛(脾腎虧虛) 《脾胃論》提出:“大抵脾胃虛弱,陽氣不能生長,五臟之氣不生。脾胃則下流乘腎……則骨乏無力,是為骨痿。令人骨髓空虛,足不能履地,是陰氣重疊,此陰盛陽虛之證?!闭f明骨的生長有賴于脾胃生理功能的正常運行。腎主藏精,為封藏之本,《素問·六節臟》曰:“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惫誓I與骨有著密切的聯系。腎主生長發育和生殖,對骨的生長發育起著重要的作用,《備急千金要方·骨極第五》曰:“骨應足少陰,少陰氣絕則骨枯。發無澤,骨先死矣?!笨芍巧L對腎氣的依賴。

當脾腎虧虛,功能失調時,則出現腰背疼痛,四肢痿廢,肌肉萎縮,頭暈目眩,納少腹脹,便溏久瀉,體倦乏力,色淡唇白,脈弱無力;或出現腰背疼痛,痿軟無力,耳聾健忘,舌淡苔少,脈沉。若兼陽虛者,畏寒喜暖、小便頻多、男子陽痿;兼陰虛者,手足心熱、形體消瘦、遺精閉經[5]。

1.2 標實(瘀血痹阻) 《靈樞·本藏》曰:“經脈者,所以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者也?!恃蛣t經脈流行,營復陰陽,筋骨勁強,關節清利矣?!惫恃哼\行通暢對骨骼關節的滋潤有著重要意義。血瘀屬于OP的促進因素和病理產物,骨的生長發育有賴于氣血的濡養,氣血瘀滯,則骨骼失養[6]。

當瘀血形成、痹阻血脈,則出現腰背刺痛,痛有定處,夜間尤甚,皮膚青紫,或偶瘀斑,舌質紫暗,脈弦細澀。

2 組方經驗

陳海鵬主任醫師指出,臨床中骨痿往往以本虛標實兼見。針對此現象,陳海鵬主任醫師針對性地創立專方——骨堅方。

2.1 藥物組成 熟地黃10 g、杜仲10 g、鹿角膠3 g、山茱萸10 g、骨碎補10 g、懷牛膝10 g、黃芪20 g、甘草3 g、三七粉5 g、丹參9 g、川芎10 g。

2.2 方 解 方中諸藥性以辛甘溫為主,辛以活血祛瘀,甘以補益緩痛,溫以補陽散寒;歸經以肝腎經為主。方中熟地黃質潤入腎,善于補精益髓,強筋壯骨;杜仲味甘性溫,長于補腎壯陽、強筋健骨。二藥合用,以扶正固本,共為君藥。鹿角膠為血肉有情之品,最能峻補精血;山茱萸補益肝腎,益精助陽;骨碎補、懷牛膝既能助君藥補腎壯骨,又能活血化瘀;更重用黃芪補后天,益中氣,以增強氣血生化之源,均為臣藥。配以三七、丹參、川芎以祛瘀生新,行氣止痛,共為佐藥。甘草補脾益氣,助黃芪成氣虛之功,并調和藥性,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補腎壯骨、活血止痛之功。

2.3 辨證加減 在治療OP的過程中,陳海鵬主任醫師以骨堅方為基礎方,隨癥加減。痛劇者,加大三七用量,并加續斷以增強活血化瘀止痛之功;乏力者,加白術以增進益氣健脾之力;視物模糊、雙眼干澀者,加白菊花以養肝明目;潮熱盜汗者,加知母、黃柏、龜板膠以滋陰降火;偏于腎陽虛者,加當歸、肉桂、菟絲子以溫陽補腎。

2.4 綜合治療 在臨床中,陳海鵬主任醫師除了以骨堅方為基礎治療OP,還會根據相應的臨床表現和變化予以綜合治療。如疼痛難忍,往往需要短效止痛藥使患者能繼續治療。另外依據疾病的不同類型、不同階段,給予相應西藥,如鈣劑、維生素D及雙膦酸鹽等。在合理用藥的基礎上,指導患者配合飲食治療,根據藥食同源的中醫理論治療,可多食含鈣豐富的食物,如海鮮類、堅果類和豆類等。同時可加強中醫相關鍛煉,如八段錦、易筋經等。這些均體現出陳海鵬主任醫師靈活運用整體論治、治未病方面的指導思想,患者更易接受,療效事半功倍。

3 病案舉例

患者,男,72歲,2016年10月19日初診。主訴:腰背部反復疼痛1年,加重10 d?;颊叱醺兄苌硖弁措y忍,腰背部尤甚,夜間加劇,形寒肢冷,天氣寒則愈痛,納食尚可,夜寐一般,夜尿次數較多,舌質暗,苔薄白,脈沉細澀。10 d前在家中打掃勞累后,腰背部疼痛加重,于當地社區醫院推拿后癥狀緩解不明顯。查體:腰椎生理曲度略變直,未見明顯側彎,前屈后伸稍受限,兩側腰肌緊張且壓痛廣泛,棘突上壓痛不明顯,雙直腿抬高試驗陰性,雙下肢肌力、感覺正常。腰椎正側位X線片示腰椎退行性變。骨密度測定:骨質疏松(T < 2.5)。血常規、二便常規正常,生化全套正常。西醫診斷:原發性骨質疏松癥。中醫診斷:骨痿(腎虛血瘀)。治宜補腎壯陽,祛瘀止痛。方以骨堅方加減。藥用:熟地黃10 g、杜仲10 g、山茱萸10 g、鹿角膠3 g、骨碎補10 g、牛膝10 g、黃芪20 g、肉桂10 g、三七(沖服)10 g、丹參9 g、川芎10 g、甘草3 g。7劑,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溫服。囑其注意休息,勿過度勞累,可適當曬太陽,調整飲食。

2016年10月26日二診,患者訴疼痛稍有緩解,畏寒現象減少,此為陽氣漸升、瘀血漸消之象。仍有少許夜寐不安,上方加茯苓6 g、夜交藤10 g,再服10劑,醫囑同前。

2016年11月5日三診,患者訴諸癥大減,疼痛癥狀明顯改善,精神較前好轉,夜尿次數減少,睡眠尚可,舌質紅,苔薄白,脈弦。久病需緩圖,故陳海鵬主任醫師在二診基礎上,去茯苓、夜交藤,將三七減為5 g,囑患者繼續服用3個月余,并配合中醫傳統保健和合理膳食鞏固療效。

按語:《素問·上古天真論篇》曰:“丈夫七八……天癸竭,精少,腎藏衰,形體皆極?!北纠颊吣赀^七旬,腎陽已衰,腎陽為一身陽氣之根本,陽氣虛無力推動血液運行,導致瘀血阻滯脈絡,筋骨不榮,脈絡不通,發為骨痿;不通則痛,故腰背疼痛明顯;其兼有畏寒、夜尿多、舌質暗、苔薄白、脈沉細澀等癥,皆為腎虛血瘀之征象。故治療中,當以溫陽補腎為本,輔以活血化瘀。陳海鵬主任醫師予骨堅方加減,并加大三七用量以加強活血止痛,如此則腎陽充旺,血行不滯,標本兼顧,而獲桴鼓之效。

4 小 結

OP的臨床表現以腰背、四肢疼痛為主,從輕度的間斷疼痛開始發展到持續性骨痛,久坐、久站等長時間固定姿勢時加劇,或身長縮短、駝背、不能負重等[7]。中醫藥防治OP,其原則是“辨證施治,整體調節,防治結合”,根據OP的中醫證候遣方用藥,達到改善臨床癥狀,延緩骨量丟失,或增加骨量,降低骨折風險,提高生存質量的目的[8]。

骨堅方是陳海鵬主任醫師根據OP的臨床特點,在中醫整體論治的指導思想下,通過數十年臨床經驗制定的專方。在實踐中,骨堅方治療效果明顯且患者滿意,不僅對證論治,更可以使患者精氣神得到補充。陳海鵬主任醫師指出,在治療OP過程中,除了運用中藥調理,可兼顧針灸、推拿等緩解肌肉緊張,此謂筋骨并重。另外,藥食同源、修養身心等亦可達到輔助治療OP,改善患者痛苦的目的。

同時,OP早期往往因癥狀不明顯而不易被發現,故對其預防尤為重要,“未病先防”也是中醫經典思想。OP的預防不僅從飲食到起居,更從環境到情志。飲食上,需做到營養均衡,切勿五味偏嗜;起居上,適當鍛煉,良好作息,戒煙戒酒;環境上,順應天氣變化,適當調整衣物;情志上,保持樂觀心態,學會自我調節。

5 參考文獻

[1] 張智海,劉忠厚,李娜,等.中國人骨質疏松癥診斷標準專家共識(第三稿·2014版)[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4,20(9):1007-1010.

[2] LANGDAHL B,FERRARI S,DEMPSTER DW.Bone modeling and remodeling:potential as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J].Ther Adv Musculoskelet Dis,2016,8(6):225-235.

[3] 楊小純,劉維,吳沅皞.骨質疏松癥中醫證型地區分布特點的文獻研究[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7,6(9):40-42,48.

[4] 游利.骨質疏松癥的現狀、篩查和預防[J].中國全科醫學,2016,19(14):1616-1619.

[5] 劉源,郭艷幸,郭珈宜,等.從虛論治骨質疏松癥[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6,5(8):67-69.

[6] 沈衛,楊蔚,張冠亞,等.補腎活血湯聯合補鈣劑口服治療老年性骨質疏松癥臨床觀察[J].風濕病與關節炎,2017,6(1):22-25,32.

[7] 柳承希,任艷玲.古代文獻對骨質疏松的認識[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4,29(7):2089-2092.

[8] 葛繼榮,鄭洪新,萬小明,等.中醫藥防治原發性骨質疏松癥專家共識(2015)[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15,21(9):1023-1028.

收稿日期:2017-07-23;修回日期:2017-11-21

猜你喜歡
骨質疏松
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28例臨床觀察
磷酸鈣骨水泥在心臟外科術中控制疏松胸骨出血的臨床研究
粵桂周邊地區健康體檢人群骨質疏松狀況調查
骨科骨質疏松患者骨密度和血尿酸的關聯性研究
無敵丹膠囊對168例骨質疏松癥患者的臨床觀察
不同護理干預模式在老年骨質疏松性股骨骨折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可吸收螺釘治療34例老年脛骨平臺骨折并發骨質疏松的效果及其對疼痛和并發癥的影響
多元化健康教育對老年骨質疏松骨折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