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臺梭利教育中師幼互動有效性的研究

2018-06-07 09:36袁林
科教導刊 2018年2期

袁林

摘 要 師幼互動有效性是學前教育質量的重要內容。采用CLASS課堂評估系統對蒙臺梭利教育中的師幼互動有效性進行調查研究,研究發現:蒙臺梭利教育中師幼互動有效性總體情況較好;三維度中課堂組織維度表現較弱;師幼互動有效性與互動頻率、辦園性質無明顯相關;蒙臺梭利教育中師幼互動呈現出明顯特征。

關鍵詞 蒙臺梭利教育 師幼互動有效性 CLASS課堂評估系統

1 研究源起

師幼互動是指幼兒園一日生活各環節中教師與幼兒之間以師生接觸為基礎的雙向人際交流。師幼互動有效性是對師幼互動質量的一種衡量和評價,是學前教育質量的重要內容。蒙臺梭利教育的師幼互動有其明顯的特征。因此,在 “CLASS課堂評估系統”基礎上,嘗試對蒙臺梭利教育中的師幼互動有效性進行探索,對蒙臺梭利教育中的師幼互動的特征進行分析。

2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來自兩所不同性質幼兒園的蒙氏教師,9位來自私立蒙臺梭利幼兒園,9位來自公辦園中的蒙氏班,18位蒙氏教師均為女性。本研究主要探討蒙臺梭利教育中師幼互動有效性的整體情況、蒙氏教師在CLASS課堂評估系統中三個維度中的表現以及各子項目中的得分表現;同時對蒙臺梭利教育中師幼互動的特征分析。

2.2 研究方法

2.2.1 借助CLASS課堂評估系統

CLASS課堂評估系統(Classroom Assessment Scoring System)主要是基于教師行為的角度,通過觀察自然課堂情境下的師生互動以及教師如何利用教學材料來提升課堂質量的評估。在美國該系統常被用于學前教師培訓、評估、職業發展、政策制定和研究等方面。

CLASS課堂評估系統包括情感支持、課堂組織、教育支持三個維度,每個維度又包括不同的子項目。其中,情感支持維度包括積極氛圍、消極氛圍、教師敏感性和關注兒童的看法四個子項目;課堂組織維度包括行為管理、產出性和教學活動安排三個子項目;教育支持維度包括認知發展、反饋質量和語言示范三個子項目。

2.2.2 自然觀察法和七點計分制

在CLASS課堂評估系統基礎上,采用自然觀察法,選用蒙臺梭利教育時間(一般為上午2小時)對18位教師在CLASS課堂評估系統三大維度中的10個子項目進行觀察。30分鐘為一個觀察單元,對每位教師觀察6個單元。

研究者采用李克特七點計分制現場對觀察的10個子項目進行評分,評分為三個等級即低(1,2)、中(3,4,5)、高(6,7)。數據統計時,需對消極氛圍需做反向計分轉換,再計算三個維度各自得分(各子項目的平均分)。如教師A的情感支持四個維度6個單元的平均分分別是6.13、1.21、5.84、6.47,那么該教師情感支持得分為[6.13+(7-1.21)+5.84+6.47]?=6.0575,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即情感支持維度得分為6.06分。

3 蒙臺梭利教育中師幼互動有效性的表現

3.1 CLASS課堂評估系統中三個維度的總體情況分析(見表1)

通過CLASS課堂評估系統三維度的分數統計,蒙氏18位教師在情感支持、課堂組織 、教育支持的得分較高。18位教師在三維度中的平均分均高于5分,其中情感支持和教育支持兩維度平均分數為6.10和6.17,已達到高分標準。但是,由于蒙臺梭利教育模式提倡自由和紀律的有效結合,采用的是幼兒自主學習、教師引導的方式,因此課堂組織中的部分子項目得不到很好的體現,因此平均得分較其他兩維度來說偏低。

3.2 三個維度中各子項目的基本情況分析(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無論是積極氛圍還是關注兒童看法,表現都較為優秀。尤其是關注兒童看法,這跟蒙臺梭利教育理念是根本契合的,蒙氏教師們也確實在教育活動中,做到了關注兒童的看法,尊重兒童的觀點,認真傾聽兒童的心聲(見表3)。

從表3可以看出,得分相對較低的是課堂組織維度,教學活動安排表現相對較好,行為管理與產出性表現相對較弱。這跟蒙臺梭利的教育“自由”與“紀律”的理念在中國本土幼兒園的實際應用情況有較大關系。對于行為管理等方面,部分蒙氏教師依然處于學習和摸索的狀態(見表4)。

在CLASS的教育支持維度中,反饋質量和語言示范得分較高,分別平均分為6.25和6.52,認知發展相對較弱得分為5.74分。蒙氏教師的語言示范的特點為精簡高效,在教育活動中沒有過多的無效語言,因此語言示范在教育支持的三個子項目中得分最高。

4 研究結論

4.1 蒙氏教師師幼互動有效性總體情況較好

蒙氏教師在CLASS的情感支持、課堂組織、教育支持三個維度上表現均值較高,說明蒙氏教師師幼互動有效性總體情況較好。蒙臺梭利教育中,教師的角色定位主要為引導者、支持者、示范者、環境創設者。

4.2 三個維度中,蒙氏教師課堂組織維度表現相對較弱

蒙臺梭利認為,兒童本性的展現需要以“自由”為前提,一個沒有“自由”的兒童,其生命力的自發性就會受到壓抑,就會失去生命的本質。因此,蒙臺梭利提倡尊重兒童、尊重自由。但同時,“自由”又不是為所欲為,蒙臺梭利在“自由”的基礎上提出了“紀律”的概念,她認為“紀律”應該是一種積極的狀態,而不是被動的、壓抑的。如何在蒙氏活動中將“自由”與“紀律”完美結合,主要依靠蒙氏教師的教育策略,這對于蒙氏教師來說是一個挑戰。

4.3 師幼互動有效性與師幼互動頻率、辦園性質無明顯相關

在進行蒙氏師幼互動有效性調查中發現,蒙氏教師師幼互動的頻率不算多,但用CLASS課堂評估系統評估的三個維度分數均在5分以上,這說明教師師幼互動的頻率與師幼互動的有效性不明顯相關。CLASS課堂評估系統中沒有將師幼互動頻率作為師幼互動質量的衡量標準,這說明并不是互動頻率高才是有效的師幼互動。因此,提高師幼互動質量不能陷入單純提高師幼互動頻率的誤區。

本次調查研究的對象為兩所不同性質托幼機構的蒙氏教師。由于樣本量較少,無法通過T檢驗進行差異性分析。但是,正由于樣本量較少,通過對比各子項目的得分發現,兩所不同性質的幼兒園蒙氏教師師幼互動得分差異不明顯。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明,蒙氏教師的師幼互動質量與幼兒園的性質沒有明顯相關性。

4.4 蒙臺梭利教育中師幼互動具有明顯的特征

一是蒙臺梭利教師個別互動行為多,集體互動行為少。在幼兒操作蒙臺梭利教具、材料的過程中,教師多采用一對一的指導。二是互動頻率相對較少,但有效性較高。在蒙氏教室中,我們會發現幼兒井然有序的操作材料,教師在一旁靜靜地觀察并記錄,在需要幫助時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三是蒙氏教師更溫柔、親切、平和。在蒙臺梭利教育中的師幼互動中,蒙氏教師通常表現出發自內心的親切與平和,語言交流和指導的過程中,蒙氏教師語言輕柔、氛圍輕松。

參考文獻

[1] 秦元東.師幼互動過程的探析與啟示[J].幼兒教育,2000(7).

[2] 李林慧.早期閱讀教育活動中的師幼互動分析——淺談教育活動評價計分系統(CLASS)的運用[J].幼兒教育,2010(10).

[3] 付娜.蒙氏幼兒園教師教學行為研究——以杭州市某蒙氏幼兒園H教師為個案[D].浙江師范大學,2010.

[4] 劉暢.兩種教育情境下的師幼互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