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扶貧工作的新方式

2018-06-07 09:56李秀清
人民論壇 2018年15期
關鍵詞:第一村慢性病醫務人員

李秀清

“第一村醫”給衛生服務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暗谝淮遽t”通過為慢性病患者提供全面、連續、主動的健康管理,可達到促進鄉村居民健康、延緩慢性病進程、減少并發癥、降低傷殘率、延長壽命、提高生活質量同時降低醫藥費用的目的。

“第一村醫”的派駐,有利于完善貧困地區衛生服務功能;有利于體現“以人為本、以健康為中心”的貧困地區衛生服務精神;有利于緩解貧困地區全科醫生匱乏和公共衛生功能缺失的矛盾;有利于提高貧困地區衛生資源的利用率;有益于實現貧困地區衛生服務的3個主要轉變,即服務內容:不僅給予藥物治療,更重要的是促進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服務方式:從醫院“坐堂待診”轉向醫務人員和健康管理人員主動深入基層和家庭,進行全程、連續的健康管理和保健、醫療、康復服務;服務對象:不僅關注慢性病病人,而且還關注目前尚健康但具有慢性病發病風險的高危人群。

精準扶貧的重要舉措是高效低耗解決貧困人口的健康問題,而解決的方法絕不是給錢治病,而是讓他們了解健康規律,自覺注重健康生活,不得病,少得病,少花錢,快康復。

淄博市以張店區為試點,把俞夢孫院士的創新SIR模式貫穿于社區健康教育、醫務人員培訓指導、社區健康中心服務、第一村醫、家庭醫生等方方面面,一方面依靠廣大醫務人員深入基層獻愛心,另一方面依靠科研團隊用科技提高醫療質量與效率,降低醫療費用。

針對全區精準扶貧對象每年四次免費健康監測,并建立健康數據信息庫,進行動態管理,及時準確了解其健康動態,提早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于精準扶貧對象通過健康監測分為健康、亞健康、一般疾病、重大疾病等,進行分類管理。將重大疾病人群對接到簽約家庭醫生,并明確醫療服務通道,利用遠程專家會診等診療手段,為每個服務對象出具最恰當的健康方案,快速擺脫病痛,或維持基本健康穩態,從而根本上解決扶貧對象的因病致貧或因病返貧問題。

“第一村醫”以貧困社區現有醫療衛生資源為依托,形成合理的轉診機制,同時加強與貧困社區管理部門的溝通協調,整合貧困社區的衛生、文化、體育活動的社會資源,形成動態協調的運作機制,真正體現公共衛生的價值和功能。

“第一村醫”創新提供健康管理服務,開展體檢預約或臨時現場預約→體檢收集健康信息→建立健康檔案→健康評估→健康預測→制定健康計劃→健康教育及干預→健康改善狀況評估→制定新的健康計劃 →周而復始跟蹤服務,使健康管理形成一個封閉鏈。整個過程進行記錄實現,將建檔、分析、跟蹤、反饋形成可執行方案。

“第一村醫”應用創新的SIR健康管理模式,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對轄區貧困居民形成網絡化的管理,最大程度地降低新發慢性病數量,控制慢性病并發癥的發生率,減少門診與住院次數,有利于降低健康支出,有利于實現“全民健康,全面小康”的健康扶貧的最終目標。

猜你喜歡
第一村慢性病醫務人員
慢性病管理對預防高血壓并發癥發生率的效果評價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應用
如何提高醫務人員對多重耐藥菌感染防控措施執行率
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
健康體檢常見慢性病及指標異常流行病學分析
福建:通過全國首個關于尊醫重衛的決議
中央出臺措施進一步關愛醫務人員
切實關愛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
華東鮮切花第一村
精準扶貧中的又一利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