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導演如何把握經典作品的當下性

2018-06-08 10:13陳奕妃
戲劇之家 2018年11期
關鍵詞:安魂曲經典作品戲劇

陳奕妃

【摘 要】經典作品經常被各個專業院校和演出院團進行改編上演,但是觀眾在這些改編作品中已經很難品味到原著滋味,很多改編作品已經完全脫離原著所表達基本的價值取向和美學價值,獨立借助原著故事框架進行創作,讓觀眾越來越渴望“真正”的經典作品出現。本文從導演創作角度論述導演對經典作品當下性把握。

【關鍵詞】經典作品;當下性

中圖分類號:J8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11-0046-01

一、尊重劇本,還原劇本

隨著戲劇不斷發展,出現了越來越多風格流派,不同風格流派對同一作品呈現形態各不相同。當今戲劇舞臺所呈現戲劇作品已經不僅僅是遵循古典主義“三一律”創作規律而進行,還有更多的創作風格在不斷打破“三一律”創作規律,不斷打破鏡框式舞臺局限。不管是以什么樣舞臺形態呈現,“劇本——演出——觀眾”依舊是構成戲劇基本元素。

經典作品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作品,是因為劇作家通過劇本傳遞出來主題思想和哲學思想。丹欽科說:“導演是劇本解釋者”,導演二度創作是從對劇本解讀開始,導演對劇本進行解讀首要工作就是要盡最大限度去還原劇本主題和臺詞,就如莎士比亞作品最大特點就是詩意化臺詞和富有人文主義精神主題,如果導演在解讀劇本時忽略了劇本這兩個特點,在排演過程中往往就容易造成形式大于內容的結果。其次,就是要最大限度減少對臺詞改動,經典劇本之所以經典,與作品中包含社會性和時代性息息相關,話劇作品就應該回歸到“話”上,因此,對于經典作品臺詞解讀和分析不能夠脫離社會背景和時代背景,經典作品臺詞往往就已經承載了作品時代特征。因此導演在對經典作品當下性把握上,應該最大程度減少對臺詞改動,保留原汁原味臺詞,去挖掘臺詞對當下意義才是對經典作品真正把握。

二、對劇本當下性的新解讀

劇本當下性是什么?我認為當下性簡而言之就是一部經典作品在導演解讀下可以引發觀眾觀劇之后對個人問題反思和對現代社會問題思考,進而起到藝術作品藝術教育作用,它既是一種情感需要又是一種社會需要。導演在對經典作品進行二度創作時,除了要體現出原劇本中所蘊含的劇作家精神內涵,更要加入導演個人結合現代社會問題對經典劇本做出的新詮釋,挖掘出經典作品中所具有現代性和共同性。導演如何去解讀經典作品而又令其不會失去原有精神內涵和哲學思想呢?首要任務就需要弄清楚劇本中事件和事實,弄清楚事件之后去分析人物間矛盾社會根源和根本沖突,劇作家塑造角色背后有什么樣的社會思潮和哲學觀念;只有尋找到經典作品的精神內涵和哲學思想之后再與現代人情感需要和心理需要進行新解讀,才能真正的使大眾接受導演對經典作品當下性解讀和立意。

云南藝術學院2012級戲劇導表演MFA畢業作品《安魂曲》,就很好做到了經典作品新解讀和新立意。導演在對《安魂曲》劇本解讀中,他發現如今社會現狀和劇作家筆下社會竟有著如此驚人相似之處,人們對于生與死的態度,對于生命思考都是如此相似?!栋不昵穭∽骷以趧”局懈幼⒅厣鐣腥藗儗τ谏c死的態度,而云南藝術學院的《安魂曲》側重于講述對生命思考,引發現代人情感共鳴?,F代社會中人們看似對于生命越來越重視,但是這只是一個“重量輕質”的表象,因此,導演重新解讀了劇本,把劇本立意定為“生死之重”,正是基于對原劇本解讀和還原,導演選擇了以兩位老人中男性為第一敘述,最大特點就是將老人矛盾性激發到最尖銳,這樣處理不僅能夠讓老人對于“死亡”之后盈利和“生存”之下虧損的復雜情感進行鋪排,更重要是為了體現老人最后在時間和生命消逝過程中得出對生命思考。通過老人對生命思考,引發我們現代人在這個物欲橫流社會中,對于自己和他人生命思考。

三、觀眾的心理研究

“劇本——演出——觀眾”是構成戲劇基本因素,三者缺一不可,觀眾作為演出直接反饋者,對觀眾心理研究也是導演對于經典作品當下性把握途徑之一。我們常常把劇本創作過程稱之為“一度創作”,把創造演出的導演創作過程稱之為“二度創作”,我們也可以大膽將觀劇反饋者也就是觀眾反饋過程稱之為“三度創作”,把觀眾這一因素加入到創作過程中,將會給予導演對于經典作品當下性把握新思路。首先,觀眾是唯一接受演出形態和演出風格參與者,如果劇本本身解讀無法吸引觀眾,那么也就失去了創造演出意義,因此,觀眾情感和心理的參與感是導演對于當下性把握的原則之一;其次,導演在對經典作品解讀和立意過程中也不能忽略觀眾,因為在很多失敗解讀共同點就是過于“標新立異”,經典作品在觀眾群中有基礎,所以過于新穎的解讀和呈現形式帶給了觀眾太多“陌生感”,這種解讀和立意也就失去了經典作品當下性;最后,導演對于經典作品當下性把握必須完成的任務,就是在觀眾和作品中搭建一座橋梁,很多經典作品語言和思想都是隱晦生澀,導演如何把經典作品精神內涵和哲學思想更好傳遞給觀眾,讓觀眾與創作者情感共鳴,也是導演對當下性把握中重要思路。

參考文獻:

[1]王延松.戲劇解讀與心靈圖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余秋雨.觀眾心理學[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3.

猜你喜歡
安魂曲經典作品戲劇
為什么讀經典(節選)
有趣的戲劇課
戲劇“烏托邦”的狂歡
感悟經典作品 提升美術素養
戲劇觀賞的認知研究
擷英 經典時期的經典作品
戲劇類
酒與安魂曲
古典音樂欣賞與時代的融合——經典作品欣賞引發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