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劇藝術的表現張力對當今高校表教學改革的充實與思考

2018-06-08 10:13劉娜
戲劇之家 2018年11期
關鍵詞:教學改革教學方法

劉娜

【摘 要】隨著影視市場發展,影視人才匱乏,提醒我們不能以戲劇作為全部訓練,而是要在堅持戲劇訓練基礎上,加入影視表演訓練內容同時要向姐妹藝術吸取營養,使表演教學方法能夠之有效,培養人才適應市場需求。中國的傳統戲曲極重表演性,對演員訓練手段與方法既成體系又行之有效,然而如何從傳統的戲曲藝術中汲取經驗,豐富和充實高校戲劇影視表演課程教學,未能引起有關人士足夠重視。

【關鍵詞】演員表現力;教學改革;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11-0186-02

市場環境變化以及表演藝術發展,促使當今高校表演教學改革迫在眉睫。眾所周知,世界范圍內以斯坦尼派(體驗派)、布萊希特(布派)、我國傳統戲曲藝術(梅派)為三大演劇體系,卻只有斯坦尼體驗派有系統理論培養演員、舞臺實踐完整體系影響遍及全世界。我國高校表演專業人才的培養也是遵循斯氏的體驗派系統。表演界圍繞“體驗”與“體現”的爭論在上世紀60年代引起關注,人們認識到,只有“體驗”與“體現”合理結合才是科學、可行表演教學方法和訓練方法。著名表演藝術家金山總結:沒有體驗,無從體現。沒有體現,何必體驗。體驗要深,體現要精。體現在外,體驗在內。內外結合,相互依存?!雹?/p>

一、演員表現力對塑造人物重要性

我們在表演教學中會跟學生強調“真聽、真看、真交流”“從自我出發”。但是演員任務歸根結底是塑造鮮活的人物形象,這不僅要求演員“體驗”,還要恰到好處“體現”,才能完成完整人物塑造。那么如何體現?這就要考驗演員表現力。表現力可以分為外在肢體表現力和語言表現力。這里著重談一下作為演員表演技巧之一的外在肢體表現力。舞臺表演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角色語言經過劇作家精心打磨,人物外在肢體動作經過劇作家和演員共同創作。演員以劇本為依據,通過自己對角色、劇本理解,精心設計、選擇和組織舞臺行動,進行更為準確角色塑造。學生排練過話劇《原野》片段,作為畢業大戲進行公演。雖然經過教師指導,同學努力,最后表演可圈可點,但總是給人一種“不過癮”感覺。曹禺原著《原野》中那種荒蠻、野性自然張力表現不足。

百思不得解,直到今年有幸觀看了重慶市川劇院《金子》,獲益良多,也引發筆者關于中國傳統戲曲精華對當今高校表演教學改革借鑒思考。該劇從1997年上演至今已經20多年,劇本修改百余次,才形成現在成熟的《金子》。演員扎實的專業功底讓人嘆服,全劇在保留川劇經典戲曲程式同時,又探索了川劇現代程式及創新表演方法,讓觀眾一改過去川劇只會雜耍變臉的觀念。

川劇《金子》一改話劇《原野》復仇主題,變為寬容主題,核心人物也由仇虎調整為金子,并加入人物核心唱段,很好展現了人物內心。川劇的舞蹈、動作、聲腔都融入到人物性格刻畫中。一唱三嘆的川劇高腔對于展現人物心理更有天然優勢。該劇編劇隆學義先生曾說:“只有將川劇經典唱段、優美舞蹈與動作用于塑造人物,表達主題,這個戲才能活?!彼€說:“寫戲在于寫人,寫人在于寫心”。②隆學義先生這一觀念實際上使川劇原本“線性結構”發生轉變,不再是敘述故事情節,而是塑造人物。這一點對于中國傳統戲曲的傳承和發展至關重要,故事情節、人物關系總會有類似,但是人與人卻各有特色。

以金子初見仇虎,發現他沒死這一場景為愛例分析。北京人藝話劇版本《原野》,金子送走焦大星,暗自惆悵,突然發現樹叢里竄出一個人影,金子“啊”尖叫著往回跑,問:“誰?”仇虎說:“我?!苯鹱訂枺骸澳闶钦l?”仇虎:“金子,你連我都不認識了?”金子答:“不認識?!背鸹ⅲ骸敖鹱?,我可是沒有一天不想著你的,你好好看看,看看我是誰?!背鸹⒘闷鹱约旱念^發,金子看清臉之后倒吸一口涼氣,顫抖著聲音說:“虎子?”仇虎:“仇虎回來了?!苯鹱右欢迥_轉過身悲慘說:“你回來干什么?!边@一段戲,徐帆和胡軍對人物感覺、交流判斷非常準確,貢獻了教科書級表演。學生因為人生閱歷及專業能力限制,呈現出來臺詞很容易干巴巴,或是存在缺少心理支撐表演情緒的問題。話劇版金子與仇虎初見,在舞臺調度、人物肢體上表現相對簡單而細膩,更要求演員表演到位。川劇版《金子》同一段落,沈鐵梅扮演的金子在初見仇虎時,先是詫異睜大雙眼,沉默片刻,待看清楚來人是誰之后,雙膝半蹲,雙手拍腿,哽咽著喊出:“虎子,你還沒有死???”接著她用了一個現代化處理傳統指法,在激動幫腔聲“你、你、你……”中,她飛步奔向仇虎,借鑒傳統“托舉”,充滿激情躍到仇虎手臂上,順勢一個空中旋轉,而后熱烈擁抱仇虎。這一串動作,貼切地表現了一對情侶久別重逢情景,將金子可愛、坦率、熱情形象準確表達出來。兩個版本的金子因為劇本設置不同,人物形象一個“蠻性”,一個“內斂”,但是川劇版金子在人物肢體語言表現上更為豐富和外化,有更強藝術感染力。

以仇虎、金子、大星回憶當年情為例分析。話劇版《原野》中,這一段落戲劇沖突很強烈,仇虎要對兒時朋友、仇人兒子焦大星下殺手,金子可憐焦大星試圖阻止仇虎失敗。劇本本身戲劇沖突就足夠揪住觀眾心,濮存昕、徐帆、胡軍三位戲骨表演也動人。反觀川劇《金子》這一段落,創新性加入了三人喝“碰頭酒”回憶兒時場景,舞臺上道具成了他們捉迷藏的藏身之地,金子坐在仇虎和大星的手臂上晃悠悠,笑得明媚燦爛。三人還模仿孩童時趴在草地上,雙手托腮、雙腳翹起,一派孩童時天真浪漫,這是全劇中最單純美好段落,也更顯三人喝酒時各自愁腸百結,感人至深。

二、繼承經典、勇于創新,教學新方法的探索與實踐

中國傳統戲曲是我國瑰寶,是前輩藝術家們從生活中提煉精華。它們值得后輩學習和傳承。即使是表演專業的學生,為了加強形體表現力,也應該學習戲曲表演中運用環境和道具以豐富外部表現形式的方法,深刻、多樣揭示人物,對人物內心情感進行合理夸張表現。

(一)實踐教學中發現問題

首先,通過多年實踐教學,發覺學生文化素養限制了表演。表演藝術跟其它藝術門類一樣,并不是降低文化課分數進入大學捷徑。它需要學生自身天賦和后天努力。有個別大二表演專業學生竟然從來沒看過《雷雨》《日出》之類表演專業經典劇目,這是很可怕的一個現象。學生們必須要注重平時積累,多讀書、讀劇本,多看話劇、歌劇、音樂劇等,拓寬自己視野,增加文化積淀,這些都會轉化成無形表演能力,幫助學生理解角色、塑造角色。

其次,表演專業學生在表演經典劇目時,接觸到古代、近現代經典劇目,舉手投足沒有那時候人物感覺和韻味,站在舞臺上觀眾無法相信他就是那個角色。比如穿旗袍的太太怎么走路,小丫鬟怎么走路等。學生因為缺少相關文化積累,忽視了外在肢體表現對塑造角色重要性。

(二)調整表演課程設置,進行教學改革

針對教學中發現問題,我們及時調整了表演課程設置。專門增設一學期中國古典文學片段課程,同學期聲樂課調整為戲曲折子戲,讓同學們了解基本戲曲選段。形體課程作為輔助,也教學古典聲韻內容。課程內容調整,旨在讓同學們充分體會中國傳統戲曲魅力,汲取精華,能對塑造古代、近現代角色有所幫助。表演藝術家沈鐵梅在《我演金子》一文中總結她如何運用傳統程式和創新,生動表現金子形象。傳統戲曲尚且在繼承、創新中求生存,表演藝術更該在堅持傳統基礎上,不斷改革、探索、創新,表演人才能適應市場需求,永葆事業生命力。

注釋:

①錢態.關于表演課程改革的思考[J].藝術百家,2008(03).

②周津菁.話劇《原野》的川劇化——論現代川劇表演藝術形態中的《金子》劇本改編[J],四川戲劇,2017(01).

猜你喜歡
教學改革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與知識類型的適宜
實用型中醫人才培養中慕課教學方法的探討
文言文教學方法實踐初探
我的教學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