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市高校普通生體育鍛煉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2018-06-11 06:30宋傳權
當代體育科技 2018年17期
關鍵詞:桂林市體育鍛煉對策

宋傳權

摘 要:體育鍛煉是高校大學生校園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增強人民體質”的重要環節。本文以高校普通大學生(體育專業的學生除外)為調查對象,運用文獻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以及專家訪談法,闡釋其課后體育活動現狀,旨在了解桂林市高校普通大學生開展課外體育鍛煉活動所存在的問題,探尋促進其體育鍛煉活動的方法和對策,充實桂林市高校大學生體育鍛煉的理論研究。

關鍵詞:桂林市 高校普通生 體育鍛煉 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6(b)-0083-02

桂林市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一座具有休閑、娛樂且生活節奏相對較慢的城市,坐落在桂林市里的高校超過10所,大學生數量超過10萬。大學生作為社會上一群特殊的人,個性張揚、獨立,具有較強的自制力及自我意識,可支配空余的時間相對較多,加上大學校園的體育活動氛圍濃厚,高校大學生在體育活動參與上追求活力、刺激以及新鮮感,體育鍛煉的形式更加多樣化和新鮮化。體育鍛煉作為新世紀以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我國有關學者和專家的研究及推廣下日益成熟和流行。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因素影響,大學生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不容樂觀。因此,高校如何在大學生中有效地開展體育鍛煉活動,引導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課題。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文章以廣西師范大學、桂林理工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漓江學院、桂林旅游學院的普通大學生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收集和整理國內高校大學生體育鍛煉發展研究理論文獻30余篇。分析和總結前人的理論研究,為本文提供了理論研究依據。

1.2.2 專家訪談法

訪談廣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從事過大學生體育鍛煉研究以及體育產業等相關研究的專家老師。就本研究的一些相關問題,收集了他們的看法以及觀點。

1.2.3 問卷調查法

問卷是基于前人研究結果并結合桂林市普通大學生開展體育鍛煉活動的具體情況及分析訪談結果編制而成。

1.2.4 數理統計法

根據回收的問卷,利用Excel和SPS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桂林市高校普通生休閑體育開展現狀

2.1.1 桂林市高校普通生開展體育鍛煉活動情況調查

筆者通過對在校大學生參與休閑體育的時長(時間段)、次數、參加形式、項目等方面,得到以下結果:從參與休閑體育的時長來看,桂林市高校普通生參與休閑體育的時長在0.5~1h的人數最多,占總體的40.49%,時長小于0.5h的占27.61%,時長在1~1.5h的為20.86%,時長超過2h的相對較少,為11.04%。在對桂林市高校普通生每周參加休閑體育次數進行調查,結果如下表1所示,參加休閑體育鍛煉次數在兩次以下(含兩次)的人數占了大比例,為45.40%,說明桂林市高校的普通生在休閑體育鍛煉的次數較少。

從參與體育鍛煉的主要形式來看,69.94%的同學選擇在團體性下的形式參加休閑體育活動,說明營造體育活動氛圍,對學生的進行體育活動的參與是有一定的影響的。在體育鍛煉給自身帶來什么好處的調查中,大多數的同學認為參加休閑體育能增進健康和體力、娛樂消遣、宣泄情緒、增進人際交往和塑造形體,少部分的同學是認為能提高運動技術和運動能力。從人數比例來看,在體育活動中,追求身體健康是大多數學生的首選。在進行最想參與的體育運動類型的調查時,有41.10%的同學是選擇了球類運動,而30.67%的同學選擇了戶外運動。而在形體舞蹈、健身運動、技擊運動、水上運動、民族項目以及其他類型的選擇上較少。在進行經常參加的休閑體育項目調查時,大多數人選擇跑/散步和球類運動(羽毛球、籃球、足球、氣排球)以及戶外運動(騎行、爬山),而其他項目(網球、臺球、跳舞、健身操、跆拳道、武術、乒乓球、游泳、跳繩、輪滑等)選擇的人數相對較少。在調查是否會積極主動參加體育項目培訓時,42.56%會選擇參加,而57.44%的人會選擇不確定和不會參加。在調查是否會參加高校之間組織體育活動時,34.36%的同學表示會參加。而65.64%的同學會選擇不確定或不會參加。由此可見,在參加體育項目的培訓和高校間組織的比賽時,大部分的同學在這些體育活動中的參與度不高,缺乏積極主動性。在對桂林市高校普通生能否保持參加體育鍛煉習慣調查中,37.42%的同學是能堅持,而62.63%的同學是不能夠長期進行體育鍛煉的。

2.1.2 對學?,F有場館、設施的滿意度調查

在對高校大學生體育鍛煉常去場所的調查中,有132人選擇了在學校的場館進行體育鍛煉,而去附近兄弟院校、校外俱樂部、培訓班、校外健身房及其他選擇的人數較少。另外,在對學?,F有場館、設施的滿意度情況調查中,僅有7.98%的人認為完全滿足,11.66%認為滿足,41.10%認為基本滿足,33.74%認為不能滿足,5.52%認為完全不滿足。

2.1.3 對體育消費額度、用途以及價值的情況調查

從體育消費的調查的結果(表2)可以看出高校普通生在體育方面的消費比較還是相對較低。消費的用途上大多數學生的是選擇了體育服裝、體育器材以及場館消費,說明普通的學生在追求體育產品以及在體育鍛煉上消費的人是比較多的。大多數的人認為在體育鍛煉消費一定的錢是值得的,但也有部分的人持“一般”的態度,認為能夠不花錢又能進行體育鍛煉的是其選擇。

2.2 影響高校普通生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因素

2.2.1 經濟能力有限,體育消費欠缺

在調查中,大多數的高校普通生都有體育消費的經歷,但是并不是經常性,衡量經濟能力,更多的大學生更樂意去選擇不需要消費的運動項目去參加體育鍛煉。

2.2.2 校園設施待完善,場地器材少

許多高校招生規模逐年擴大,舊校區場館破舊,新校區建設還未建設和完善,造成場館設施使用緊張,所以學校的場地設施需要完善或者合理的規劃。

2.2.3 缺乏體育興趣,課程學習時間占用過多

興趣是習慣的養成的基礎,時間是體育鍛煉的保障。調查中,有19.06%的同學不喜歡參加體育鍛煉,對體育活動缺乏興趣。另外,沒有時間參與體育鍛煉的學生,是因為學校的課程過多或者其他的校園文化活動占用了他們的課余時間。

2.2.4 校園體育文化氛圍不夠,組織單一

校園體育文化是最能激發和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有效途徑之一,但是在調查中,學生認為校園氛圍不濃厚、組織形式單一、缺乏活力、不夠豐富多彩,反映了學校的體育活動氛圍有待加強。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1)桂林市高校普通生參與體育鍛煉活動的次數少且時長相對較短。

(2)桂林市高校普通生主要以團體的形式參加休閑體育活動,但不能養成長期參加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

(3)桂林市高校的場館和設施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

(4)大多數學生在體育鍛煉上有一定的消費,但并不經常。

(5)興趣、時間被占用、場地設施少、校園體育活動氛圍不濃厚等因素是影響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活動的主要原因。

3.2 建議

(1)政府應該加大對休閑體育項目的經費投入。修建和完善公共體育場館,引導高校的大學生參與到社會中的體育鍛煉中。

(2)利用網絡新媒體對休閑體育進行大力宣傳。需要在宣傳方式和力度上多下工夫,采用線上線下的宣傳方式,做到線上有特色,線下有回應,引導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

(3)開展具有特色的休閑體育賽事。如:氣排球比賽、民族項目運動會等。相關部門及企事業單位應在此基礎上,保持優勢項目的發展并不斷創新。

(4)開展體育知識講座,培養學生體育鍛煉意識。據了解,高校在體育知識方面的講座或者報告是比較少的,學校作為培養人才的機構,對學生的發展導向起著關鍵的作用。

(5)完善校園體育場館及設施,營造校園體育活動氛圍。學校應盡快完善場地的合理規劃,提高場地的利用率和維護設施,同時積極營造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培育學生濃厚的體育鍛煉習慣。

(6)加強校際合作,鼓勵學生團體開展的體育活動。高校之間應加強聯系,引導學生團體間的體育活動,組建由學生自由發揮自己興趣愛好的社團及組織,如現在新興的高校自行車協會、輪滑社、棒球社等。

(7)不局限于校內體育活動,活動要“走出去,引進來”。學校是學生活動的主要場所,單一的活動形式會讓大學生覺得枯燥乏味,甚至是失去興趣。所以,活動應該要適當地“走出去,引進來”。

參考文獻

[1] 商海偉.高校大學生休閑體育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2016(9):94-95.

[2] 李波,徐本力.中國普通高校大學生運動休閑的現狀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2,26(1):26-28.

[3] 董煜.高校校園文化對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的影響[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5,23(4):111.

[4] 欒麗霞.大學生體育習慣的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27(2):161-162.

[5] 王耀東.高校學生體育消費特征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34(6):101-104.

猜你喜歡
桂林市體育鍛煉對策
六點一百分
杧果布丁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百年輝煌擘畫未來——2021桂林市主題美術作品展作品選登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小小“運動員”
我的空調傘
體育鍛煉不能放寒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