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形的微身體語言在傣族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性

2018-06-13 10:08周思洋
戲劇之家 2018年12期
關鍵詞:舞蹈表演

周思洋

【摘 要】當舞蹈動作的形式與內容相互包含、相互滲透的時候,就會使動作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傣族舞蹈的手形具有獨特的語義,在舞蹈表演當中應當明確微身體語言的表達方法以及手形背后的文化內涵,以此來指導演員的舞蹈表演。舞蹈有屬于自己的微觀基礎和推進邏輯,本文通過對微身體語言的個案研究,結合傣族舞蹈手形的語義及文化,分析傣族手形在劇目表演中的微身體語言表達方式。

【關鍵詞】傣族手形;微身體語言;舞蹈表演

中圖分類號:J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12-0135-01

一、微身體語言在表演中的作用

在語言沒有誕生之前,人類最早是用手來比劃動作,以此來傳遞信息,所以手具備傳達語義的功能。從藝術的審美特征角度來看,舞蹈有“再現”和“表現”兩種表現方式,依靠手部的動作進行敘事性的“再現”或抒情性的“表現”,也被廣泛運用于舞蹈作品當中。以《吉祥樹》為例,在舞蹈開頭部分,舞者雙手模仿兩只鳥在樹枝上蹦跳。這就是一種敘事性的形象“再現”手法,將生活中鳥兒的動作姿態轉換為舞蹈的肢體語言。舞者在表演過程中,應保持手腕靈活,動作頓點清晰,節奏明確,以此來展現鳥兒的輕快和靈活,將舞蹈語義準確地傳遞給觀眾。

手部的動作就好比人的“第二張嘴”,在無法用語言來傳遞信息的舞蹈表演中,合理表現手部的動作,可以讓觀眾準確把握舞者想要傳遞的信息。當然,舞蹈內在的本質屬性是抒情性,手形也不是在任何時候都傳達著明確的語義,其會在舞蹈表演過程中與手臂配合,構成一種舞蹈動態,在節奏、動作的配合下單純地抒發情緒,使觀眾在舞者營造的舞蹈意境中感受其想要傳達的情感,同時沒有明確語義的手形動作也給觀眾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間。如《吉祥樹》后半部分,舞者運用屈掌等手勢,配合腳下傣族舞蹈的基本動律,以及身體其他部位的肢體動作,在悠揚的葫蘆絲音樂中,展現連綿、流暢的舞蹈動作。值得注意的是,此時舞者的手勢與其眼神一樣,大多處于上揚狀態,以此來展現靈樹健康且富有生命力的形象,以及對吉祥、幸福的美好憧憬和向往。

二、傣族手形在劇目中所表達的意義

不同手形具有不同的含義,同一手形在不同舞蹈中具有不同含義。在《吉祥樹》中出現了掌形、嘴形、屈掌,這幾個傣族常見的手形也都在劇目當中具有自己的意義。傣族舞蹈當中,掌形則是“孔雀息枝”,外觀如枝葉,象征著傣族人民生活在枝繁葉茂、樹木叢生的環境下,是對樹的一種模仿,且被大量運用在傣族舞蹈當中。在《吉祥樹》中,掌形用來塑造靈樹的形象也非常貼切。而嘴形外觀如孔雀頭,是對孔雀的一種生動模仿,也是一種“形似神具”的舞蹈語言。傣族是一個跨界民族,在緬甸也同樣有傣族文化,而緬甸又受到原生民印度文化的影響,所以佛教文化對傣族文化的影響非常深遠,在印地語中有很多手形,“嘴形”在印地語中有“吉祥如意”的意思,“吉祥如意”也就具有神性的文化內涵。

在《吉祥樹》中有一段表演,舞者趙雷左手為掌形,左手掌形架于左側山膀位,手臂形似樹枝,手掌形似樹葉,這是為了保持塑造一棵樹的形象,而右手則為嘴形,是用來刻畫一只鳥的形象,舞蹈動作在往下發展之后,鳥兒逐漸接近靈樹的嘴,并且“強吻”它,這表現了劇目當中生動有趣的情節。當然,也可以從另一方面來解讀,靈樹是具有神性的,當賦予其“吉祥如意”以后,它就變得更加靈動且富有生命力了,而舞者也確實在鳥兒“強吻”過后,在舞蹈的動作上表現得更加靈活自如而減少了在開頭動作上的頓點處理。明確編導在舞蹈作品當中的創作思路以及動作背后的文化內涵,有利于舞者分析舞蹈動作的發力方式以及運動路線,展現更貼近主題、更符合民族文化以及民族風格的舞蹈語言。

三、結語

舞蹈是一種直觀、動態的形象,在表達“內容”的時候,需要靠“形式”來支撐,在形式和內容地相互作用下,向觀眾傳遞編導想借助作品所表達的特殊思想感情。而舞者在表演作品中的人物時,不但需要二度創作,同時還需要把握每一個動作的內在含義,做到內容與形式相統一,以此來塑造生動鮮明的舞蹈形象,并且貫徹編導在整個作品當中的主題思想,以及把握編導在每個舞蹈段落想要傳達給觀眾的信息。

明確傣族劇目當中“微身體語言”所傳達的含義,有利于指導舞者的實踐表演能力,為演員把握人物風格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了解該民族舞蹈動作的文化背景,使演員能更準確的塑造人物,豐富自身情感。分析傣族劇目中手形的“微身體語言”,使舞者從部分到整體地認識傣族舞蹈動作,并且更準確地在民間舞蹈劇目中表現編導的主題思想,把握作品的風格性、地域性民族性。

參考文獻:

[1]劉巖.手之舞之——中國古典舞手舞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張素琴,劉健.舞蹈身體語言學[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3]隆蔭培,徐爾充.舞蹈藝術概論(修訂版)[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4.

[4]趙雷.傣族劇目“吉祥樹”的編創手法[J].大眾文藝,2015(05).

[5]彭妮.淺談傣族舞蹈手形的微觀語言表達[J].藝苑,2017(02).

猜你喜歡
舞蹈表演
音樂結構與舞蹈表演的關系研究
淺談舞臺服裝設計在舞蹈表演中的影響
淺析舞蹈表演專業課程教學的探索和創新
淺議舞蹈中的想象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