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日語學習者的語調特征考察
——以“命令”意圖下的動詞テ形一詞句為例

2018-06-14 09:08/
長江叢刊 2018年16期
關鍵詞:占有率句末語調

■ /

大連外國語大學

一、實驗目的

首先,考察日語學習者在使用動詞テ形一詞句表達“命令”這一意圖時的句末語調特征。其次,考察日語學習者與母語者在句末“テ的時間占有率”和“テ的下降度”這兩方面是否存在差別。

二、實驗對象

本文以大連外國語大學20名大學二年級學生(組1)、20名大學三年級學生(組2)、20名研究生一年級的學生(組3)以及5名出生在東京的日語母語者(組4)共65人作為實驗對象。

三、實驗內容

為了能夠提取音聲曲線,本文選取有聲詞“見る”做為此次實驗的實驗用語,并設立以下對話場景,做為實驗內容。

四、錄音方法

首先為60名學習者講解實驗內容,在確定實驗者完全理解實驗內容之后,在安靜的環境下,使用SUGI進行錄音。并且,發話語調由實驗者自行判斷。

五、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土岐(1990)的句末語調特征的分析方法,即分析文末 “テ”的“上升比率”、“時間占有率”和“下降度”這三個變量。具體說來,首先使用SUGI這一語音軟件提取出音聲曲線的相關數值,并計算出以上三個變量的具體數值。而后根據“テ的上升比率”這一變量判斷出實驗者的音聲曲線類型。土岐(1990)提出“テ的上升比率”>1為上升調、<1為下降調、=1為平坦調。最后進行F檢定考察在“テ的時間占有率”和“下降度”這兩個方面,學習者各年級之間以及與母語者之間是否存在差異。將置信區間設為5%,當差值概率P值<0.05時表示兩樣本之間存在明顯差異,P>0.05時則不存在差異。

六、實驗者語調類型統計

表1

命令

意圖下動詞

一詞句的句末語調類型

根據表1可以看出組4的日語母語者在使用動詞テ形一詞句表達“命令”這一意圖時,通常使用下降調,而中國日語學習者除了下降調以外還有少部分人使用了平坦調以及上升調。其中,大學二年級以及三年級的學習者使用上升調的人數均為10%,研究生一年級的學習者使用上升調的人數雖減少,但使用平坦調的人數增多。由此可以得出,隨著學習者年級的增長使用上升調的人數減少,但使用平坦調的人數增加。

七、日語學習者與日語母語者之間的語調特征的差異考察

使用F鑒定就關于動詞テ形一詞句的句末“テ的時間占有率”和“テ的下降度”這兩方面,日語學習者與日語母語者之間是否存在差異性進行了統計分析。以下為F檢定的結果:

動詞テ形一詞句的句末“テ的下降度”: P(大學二年級和母語者)=0.0472<0.05、 P(大學三年級和母語者)=0.4268>0.05、P(研究生一年級和母語者)=0.9130>0.05除了大學二年級和母語者的P值小于0.05,其余兩組P值均在0.05以上,因而得出,大學二年級和母語者存在較大差異,而其余學習者均與母語者相似。

動詞テ形一詞句的句末“テ的時間占有率”:P(大學二年級和母語者)=0.9996>0.05、 P(大學三年級和母語者)=0.9988>0.05、P(研究生一年級和母語者)=0.9947>0.05即各組P值均在0.05以上。

各組學習者在“テ的時間占有率”方面與母語者相似。

八、結語

本文通過音聲實驗與統計分析得出,在使用動詞テ形一詞句表達“命令”這一意圖時,日語學習者中存在與母語者不同的語調類型,且隨年級的增加而減少。日語學習者與母語者之間,除大二年級與母語者在“テ的下降度”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其余各組學習者在“テ的時間占有率”與“テ的下降度”方面均是相似的。

[1] 三木理. 2007.「これじゃない」の発話意図とイントネーション : ピッチパターンの分析(第314回研究例會発表要旨) [C].音聲研究.日本音聲學會.

[2] 山田孝雄.1936.日本文法學概論[M]. 寶文館.

[3] 土岐哲.1990.中國人·韓國人·アメリカ人による日本語のイントネーションとプロミネンス.講座日本語と日本語教育3日本語の音聲·音韻[M]. 東京:明治書院.

猜你喜歡
占有率句末語調
完整句末不一定都用句號
“也”“還”在英語中的用法
談談詩歌的語調
微軟領跑PC操作系統市場 Win10占有率突破25%
朗讀基本技能:語調(一)
談漢語特殊疑問句的語調類型
9月服裝銷售疲軟
試析提升公司產品市場占有率的方法
詞匯辨析aloud/loud /loudly
營銷總監的“兩難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