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青團改革背景下團干部如何健康成長

2018-06-24 08:40鮑曉聰
成長·讀寫月刊 2018年6期
關鍵詞:團干部成長共青團

【摘 要】當前,共青團的工作環境、工作條件、工作對象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出現了各種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共青團干部能否健康成長,直接關系到共青團改革工作的水平和效果,直接關系到群團組織建設是否更加充滿活力、更加堅強有力,以及共青團組織是否能夠成為加速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力量。因此,應以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決策為重要目標和前進方向,深入推進共青團改革,促進團干部健康成長。

【關鍵詞】成長;改革;共青團;團干部

一、制度構建

新形勢迫切要求共青團組織應跳出舊模式,大膽解放思想,調整團組織設置,構建新運行機制,優化團資源配置,實現新常態下共青團事業的深化發展、創新發展、長遠發展。因而一套規范的制度必不可少。當然,加強團的制度建設要有重點、有專攻,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應堅持全局觀念、問題意識、需求導向,找準突破口和切入點。

首先,黨的領導是共青團事業發展的根本保證,必須把黨建帶團建制度作為一項基礎性制度,不斷推動完善、抓好貫徹落實。其次,學習是團干部錘煉黨性、提升本領的基礎,必須堅持和完善學習培訓制度,努力建設學習型共青團組織。再次,密切聯系青年、廣泛凝聚青年是共青團最基本的力量源泉,必須健全聯系青年制度,使團干部直接聯系青年成為新常態。最后,考核制度亦不可缺少。制度要抓落實才能出成效,必須強化工作落實制度,確保全團重點工作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進,實現改革背景下共青團深化發展,團干部健康成長。

二、專題教育

近年來,共青團緊緊圍繞黨中央對共青團工作的要求和全團重要部署,大規模開展團干部培訓,有力地提高了團干部隊伍素質。但還存在著一些問題與漏洞,這就需要進行專題教育,以取得更直接的培訓效果。

鞏固指導思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圍繞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馬克思主義青年組織的戰略任務,大規模培訓團干部,實現團干部健康成長,團結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明晰課程設置原則。課程的選擇應與團的的政策和目標保持一致。圍繞黨對共青團工作和團干部的根本要求開展專題教育培訓,圍繞共青團工作的根本性問題開展教育培訓,圍繞團干部的成長需求開展教育培訓。聯系實際,學用結合。緊密結合全團重要部署和基層團工作中面臨的突出問題開展教育培訓,著力解決學用脫節的問題。

改革培訓方式方法。堅持和完善長期以來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訓方式方法,積極探索具有時代特點、符合共青團工作實際的新途徑新方法。一是在講授式教學的基礎上,突出教學方式的實踐導向。二是結合實際情況,推動優質教育培訓資源向基層延伸。三是積極運用網絡在線學習等信息化手段開展團干部教育培訓,組織團干部開展日常自學、在線培訓等,提高培訓效率和效果,擴大培訓覆蓋面。

三、治理模式

傳統上,共青團被定位為黨的助手和后備軍,同時輔助政府管理部分青少年事務,其職能履行更多地依靠與黨政機關類似的行為模式和管理機制。這可能導致共青團組織的“政府機關化”傾向,存在脫離青年群眾的危險。這就要求共青團強化其社會職能,將政治職能寓于社會職能之中,通過發揮社會職能來實現政治職能。因此,積極參與創新社會治理,對共青團強化社會職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共青團參與創新社會治理,需要實現從單方行政到合作共治的轉型升級。從被動接受政府委托承擔管理任務的代理人,轉變成具備治理主體地位的樞紐型社會組織。在用好政府資源的同時,積極開發市場資源和社會資源,形成資源整合優勢。同時,積極主動發現當下青年最迫切、最現實的需求,管理好與青年利益攸關的社會事務。

過去共青團協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務,更多是為維護社會秩序的穩定服務,在服務青年和維護青少年合法權益方面回應性不足。服務型政府職能的轉變,要求新時期共青團社會職能的發揮應當著眼于發揮治理主體作用,圍繞服務青年開展工作,保障青年群眾享有廣泛的社會權利。

群眾工作是創新社會治理的基礎性工作,二者的目標高度契合,都是為了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從“管理”走向“治理”的理念升級,就是要更好地發揮人民群眾參與治理的主人翁精神和首創精神。因此,在參與創新社會治理過程中落實群眾路線,實現工作模式機制的“流程再造”,是共青團在新形勢下必須進行的一次自我革命。[1]

四、作風建設

作為團干部,一要刻苦學習、勤奮好學。團干部必須要通過刻苦學習,系統掌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努力在對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的認識上達到新高度。要堅持學用結合,做到學以致用,用有所成,使科學理論成為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思想武器。二要聯系群眾、樂于奉獻。團干部做事不能功利、做人不能勢利,必須要以服務黨政中心為天職,以服務團員青年為己任,不斷校正自己前進的人生航標,明確自己的人生追求。三要求真務實、勇于擔當。拋棄“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的消極態度,樹立“無功就是過”的工作標準。團干部要有“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勇于打破陳規陋習的束縛,審視共青團工作,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探索和改進共青團工作,在實干中創新。四要忠于理想、堅定信念。共青團的政治性、先進性體現在團干部身上,第一位的就是理想信念堅定。通過加強學習教育,深入系統學習黨的理論,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定政治立場,堅守政治方向,保持思想和行動上與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統一,嚴守政治紀律,時刻保持清醒頭腦。[2]

作者簡介:鮑曉聰(1994-),男,漢族,河北新樂市人,河北大學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本科學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政治學與行政學。

參考文獻:

[1]張海霞.淺談共青團干部如何健康成長[J].現代企業文化·理論版,2015,(10).

[2]周小西.怎樣當好團干部[M].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13-15.

猜你喜歡
團干部成長共青團
第二課:共青團的創立之時代背景
2020年警院共青團大事采擷
嚴管優出抓好團干部隊伍建設
相約二零一七,遇見魅力共青團
抗洪中的共青團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長
開卷
團干部須有5種特質
百名專業團干成才追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