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教學校如何利用網絡空間推進家校共育工作

2018-06-24 08:40張學芹
成長·讀寫月刊 2018年6期
關鍵詞:家校共育特殊教育信息技術

張學芹

【摘 要】家校共育是一種具有聯合效應的教育管理模式,實現家校共育,能夠更加充分有效的發掘教學資源,進一步提學生的教學培養水平。特教學校的教育不同于普通學校,大部分特教學校實行寄宿制,家庭教育的缺乏使得,特教學校的學生更加需要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配合,即更需要家校共育。

【關鍵詞】家校共育;信息技術;良好溝通;特殊教育

特教學校的教育不同于普通學校,大部分特教學校都是寄宿制,家庭教育的缺乏使得,特教學校的學生更加需要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配合,更需要家校共育。家校共育是一種具有聯合效應的教育管理模式,實現家校共育,能夠更加充分有效的發掘教學資源,進一步提學生的教學培養水平。凝聚家校共育合力,提升家校共育效果已經引起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隨著互聯網時代到來,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為人們溝通和交流提供了便利, 在家校共育模式中應用信息技術,能夠使學校教師和學生家長在交流互動中不斷完善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這是一種新方式、新平臺,開啟了家校共育的新時代。

一、運用網絡空間,搭建共育平臺,暢通共育渠道

回歸教育本質的素質教育從總的方面來說,就是必須關注學生完整的生活場域,著力生命素養的培養,既需要學校放大學校教育主體力量,也離不開家長和社會力量共融共育。教師要充分發揮網絡空間方便快捷的優勢,做到家校之間隨時隨地溝通交流,更好地發揮家校共育的優勢,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家校共育是學校教育進步的重要途徑之一,隨著社會的進步,學生的教育已經不單單是學校教育,他們接觸的信息之廣,生活環境及社會環境的變化,讓學校教育單一的教育已經寸步難行,孩子出現的各類問題,已經讓家長和學校很頭疼,所以家校共育的實施,為學生的教育的提升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家校共育,不是以前的單單開個家長會就能解決的問題,家長們的工作時間和工作性質也較以前有所大不同,電腦和手機已經成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所以學校應該根據這種現象,搭建家校共育的平臺,以我校為例子,學校的門戶網站向所有家長開放,學習育兒知識,家庭教育指南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學生成長呼喚家校社會共融共育。學校應該通過互聯網這個媒介,促進家校共育讓更多的家長參與到孩子教育中來。

二、運用網絡空間繼續提高家長培訓力度,提高共育能力

順應時代的要求,推進家校共育的實施,學??梢酝ㄟ^網絡定期對學生家長進行培訓,讓家長可以在家學習,學習完成進行簽到,以及意見反饋。這是一種非常好的培訓模式。東營市特殊教育為了進一步做好家長培訓工作,讓家長和學生一起來學習成長,制作了課程資源——親子共讀篇,有紙質版和電子版,制作完成后學校將放到學校家長交流網站,供家長朋友和學生們學習,其中講到了很多學習習慣、生活習慣,還把以前所做的課程資源整理成微課的形式讓孩子和家長們一起學習,這種親子共讀的形式,有利于融洽親子關系,親子關系和諧了,學校教育才更好發展。

三、激發家長智慧,共促學校管理;挖掘家長資源,服務學?;顒?/p>

學校還可以通過網絡空間,讓家長把社會資源利用起來,家長朋友可以利用自己的工作之便,把知道的資源共享給學校和家長群,讓孩子去體驗去做活動。其中我們學校的家長聯系過職業體驗中心,讓家長和老師帶著孩子們一起進行體驗各種職業。有的家長在牛奶廠上班,我們可以通過家長的錄像,讓孩子么了解,我們喝的牛奶是如何生產出來的。有的家長在醫院上班,可以通過網絡介紹自己的工作,讓學生知道醫生這個職業的神圣。通過網絡空間家長可以把對學校的意見,以及孩子在家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交流,目前東營市特殊教育學校每個班級的班主任都已經建立了微信群,有關學生的在校表現都可以在微信群交流。

總之學校教育要緊跟時代的潮流,學會利用科技手段達到育人的目的,雖然人與人之間居住的地方遠了,但是網絡空間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讓我們的家校共育工作能夠更好的開展。

參考文獻:

[1]《試論換聯網+時代中小學家校共育》 甘肅省通渭縣馬營鎮初級中學 候繼紅

[2]《家校共育的現狀及提升路徑》劉小洪

[3]《“互聯網+”時代中小學家校共育的探索與實踐>甘肅省通渭縣馬營鎮小學 朱靜

[4]《拓展學生生活場域 家校社會共融共育》 戴霞; 陳丹;

猜你喜歡
家校共育特殊教育信息技術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新一代信息技術征稿啟示
《語文學科課后作業的有效研究》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淺議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特殊兒童早期教育中的立法制度建設初探
新時期我國特殊教育職業學院檔案管理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