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人力資源配置 提高物價檢查所經濟效益

2018-06-24 08:40高紅
成長·讀寫月刊 2018年6期
關鍵詞:經濟管理新形勢

高紅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管理模式出現了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主要集中在經濟管理體制以及行政管理模式,這主要是基于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與變化。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經濟管理從重分配逐漸向分配與管理并行專版,從粗放式管理轉變為精細化管理。物價檢查所在此環節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主要是單位對自身的經濟、財政以及經濟預算、財政預算等實施管理,并且為了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開展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集中收付改革、物價所自身現金管理改革以及財政管理改革等措施,同時也是市場經濟下國家經濟管理的必然選擇。文章主要針對新形勢下物價檢查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實現經濟管理效益提升的目的。

【關鍵詞】新形勢;物價檢查所;經濟管理

物價檢查所的主要工作負責地方的物件檢查以及物件管理工作,同時負責物價調控之后的相關市場管理,是國家以及地方控制物價,調節物價中的重要機構。針對過去物價檢查所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我國在近些年來推行的集中收付制度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從整體狀況來看,仍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需要借鑒其他國家或者其他地方先進的管理經驗,對我國物件檢查所的經濟制度改革進行優化,從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入手,推動物價檢查所經濟改革的實現。

一、新形勢下物價檢查所經濟管理的目標

經濟管理是國家管理的重要環節,其具備效益、透明以及規范的特征。效益是指通過簡化財政資金的流通環節,提高資金的入庫率與支付率,加速資金周轉,減少資金滯留時間,從而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1]。透明是指財政收支情況對社會的披露程度。財政資金是政府受全體納稅人委托政府管理的資產與資源,因此有責任與義務向每一個納稅者披露資金的使用情況,包括國家負債、國家發展情況以及宏觀經濟運行狀況。規范是指財政資金收付過程中的操作規范,需要通過加強預算執行效率,提高財政資金的安全性與有效性。而提高財政資金利用效率、透明度以及使用規范性也是新形勢下物價檢查所經濟管理需要實現的目標。

二、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提升物價檢查所經濟管理的策略

(一)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完善財政預算體系

要想做好經濟管理,需要推動經濟管理精細化發展,而經濟管理的精細化發展則需要從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入手。在《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著力推進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的相關報告中,針對財政工作的精細化管理進行了全面分析與探討。物價檢查所是經濟管理改革過程中的重要落實部門,而精細化管理理論也要落實到物價檢查所的實際工作中,成為工作中重要的指導思想,加強集中收付制度各個環節中的管理,對于推動國家集中收付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影響[2]。要想實現這一目標,需要通過建立完整的預算體系。目前我國尚未將社會保障預算、部分行政事業性收費納入預算管理之中,并且有相當部分的土地出讓未能加入其中。這就要求物價檢查所按照規范統一、??顚S?、相對獨立的原則,將資金納入統一公共財政預算,將??顚S们覠o法納入公共財政預算的資金加入政府基金預算中,社會保險基金可以相對獨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可用于社會保障支出。

(二)加強對預算編制的管理

預算編制是物價檢查所工作中的重要環節,其能夠確保收支平衡,讓財政資金進入更加有用的地方,將有效的財政資金得到更高效益的利用,減少資金浪費與貪污腐敗的現象。這就要求各部門狠抓內部管理,細化預算編制,優化人力資源配置。需要通過建立完善的政策,合理控制支出標準,對于部分未有明確規定或政策相對粗放的支出進行歸檔處理,同時需要加強相應標準與規范的完善。細化預算編制的流程,增加預算支出的透明度與安全性。預算編制需要細化到部門、項目以及人員,減少追加預算的現象。此外,要加強預算編制的科學性,要以地區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最為基礎,通過多種數學計算方法進行預算,并不斷總結過往經驗,提高預算編制的精細度和完整性。

(三)優化人力資源配置,提高對預算執行環節的管理力度

各級經濟管理機構需要按照具體的項目,并向物價檢查所反饋預算執行的相關信息。在批準并支付項目??钪?,地方財政部門要將資金落實到項目之中,確保資金使用的安全性與合理性。同時需要加強對財政預算執行的管理。預算執行是物價檢查所評價財政資金使用與支付的重要依據,需要按照均衡性的原則進行財政資金預算執行評價,完善財政資金預撥制度,確保項目支出的均衡性。同時要推動各級預算單位合理編制款項使用計劃,提高預算執行的科學性,同時加強對預算支出合理性的研究與分型,落實精細化管理。各級財政部門需要不斷完善審核支付與撥款操作,簡化中間流程,確??铐椀竭_的效率。還可以通過推行公務卡,使用電子支付工具,減少現金使用率,提高資金使用的透明性。

(四)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加強會計管理,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為了進一步提高物價檢查所的經濟管理效率,需要按照國家政策標準,確定物價檢查所支付范圍,并不斷完善支付方式。工資直達個人賬戶,政府采購以及基本建設支出直達商家或勞務提供者;對于日常辦公用品開支則進行授權支付。同時,可以將直接支付與授權支付相結合,簡化辦公流程,對于超出支付范圍的費用,則由相關部門自行支付,杜絕挪用公款現象的出現,同時需要加強會計管理,提高資金使用的透明度。為了確保物價檢查所能夠發揮應用的作用,需要加強會計管理,同時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首先,職權分離,杜絕一人多職、身兼數職的顯現出現,需要通過開設不同的崗位,相互制約與管理,確保財政資金釋義功能的安全;其次,規范授權批準:物價檢查所需要明確授權批準的范圍、職責、流程等方面的內容,管理人員需要在自身管理范圍內行使權職,同時要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另外,加強內部控制制度,對經濟活動情況進行全面調查,從而為政策制定提供相應的信息。

(五)加強會計審計與輿論監督

目前政府預算是由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進行審核與批準,物價檢查所作為財政收支與預算執行的部門,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能夠通過公共程序,對預算編制與執行進行監督,從而確保國家資金的安全。人大對財政資金的監督能夠提高物價檢查所的業務水平,加強監督力度有助于實現增加財政資金收支狀況透明度的目標。財政監督是確保物價檢查所依法工作的重要環節,需要建立全過程監督體系,對財政資金的收繳、庫存、支付以及使用等方面進行監督。這就依賴于會計審計來實現對預算資金使用狀況的評價。審計人員在工作過程中需要對預算編制、計算方法等方面進行審核,包括人民銀行與代理銀行的審計、賬戶和直撥手續的審核,從而更全面的評價財政預算狀況,同時有針對性的對物價檢查所以及各級預算執行部門提出有效的意見與建議。社會輿論監督也是外部監督的重要內容,通過加強對財政資金狀況的披露程度,能夠提高預算編制與執行的透明度,從而保障公眾的監督權,及時發現財政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推動物價檢查所工作水平的提升。

三、結束語

隨著現代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對于物價檢查所的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通過制定新的管理目標,并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來提高物價檢查所經濟管理的效率,確保單位經濟管理的安全性與科學性。

參考文獻:

[1]張鵬,張雁茹.外匯儲備變動對我國物價水平的影響——基于經濟波動傳導理論研究[J].經濟研究參考,2016,11(57):18-24.

[2]劉泱育.物價與政局:南京國民黨政府為何控制不住物價上漲?——以《中央日報》社論解讀經濟因局(1945.8-1949.4)[J].東南傳播,2013,21(6):119-121.

猜你喜歡
經濟管理新形勢
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管理模式轉變分析
試論柔性管理在事業單位經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新形勢下的外企財務管理建議分析及相關問題闡述
新形勢下班集體建設創新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