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貢鹽幫菜發展歷史及菜系特點、菜品研究

2018-06-24 08:40藍健
成長·讀寫月刊 2018年6期
關鍵詞:發展歷史

【摘 要】鹽幫菜起源于東漢時期的川南古瀘水流域。自貢鹽幫菜分為鹽商菜、鹽工菜、會館菜三大支系,以麻辣味、辛辣味、甜酸味為三大類別。鹽幫菜以味厚、味重、味豐為其鮮明的特色,最為注重和講究調味,除具備川菜“百菜百味、烹調技法多樣”的傳統之外,更具有“味厚香濃、辣鮮刺激”的特點。鹽幫菜代表菜品有火邊子牛肉、水煮牛肉、菊花牛肉、粉蒸牛肉、鉆子鹵牛肉等。

【關鍵詞】自貢鹽幫菜;發展歷史;菜系特點;菜品研究

一、發展歷史

自貢地區的井鹽業,肇始于東漢時期,唐宋時已聞名全川,隨著自流井的崛起,自貢鹽業逐趨鼎盛,乾隆時成為四川五大中心產場之一,嘉道時成為四川三大中心產場之一。清中葉時的自貢鹽場,火旺水豐的井鹽業,吸引了來自晉、陜、粵、贛、黔、鄂、湘等省的投資者、經營者來開設井灶錢莊票號,而且吸引周邊及貴州、云南的勞動者來這里作直接或間接的勞工。聚集在鹽都的鹽商與鹽工即達20萬人左右,按不同的社會分工被稱為各種行幫。鹽商有井幫、灶幫、筧幫、銀錢幫、竹木油麻幫;鹽工有山匠幫、銼井幫、輥子幫、燒鹽幫、屠宰幫、車水幫、櫓船幫等等。百里鹽場,市井繁華,酒肆林立,會館密布,不同層面的飲食消費和嗜好,不同地域的飲食文化交融,使自貢逐步形成了獨具風味的鹽幫菜系。

自貢餐飲和鹽幫菜在其演進發展中,逐漸形成了一批令聞者嘴饞神往、來者大飽口福的餐飲名店?!板\府鹽幫菜”名噪京城,在休閑城市成都,會吃、好吃的成都人對自貢“鹽府人家”、“蜀江春”、“阿細”的菜品亦贊賞有加。在自貢,“鹽商菜”、“私家菜”、“鹽都會館菜”、“南國宴”、“蜀南宴”、“蜀江春”、“阿細”、“留芬酒樓”、“鹽幫傳人”,均受到消費者的交相稱譽,生意日隆,歷久不衰。

二、菜系特點

(一)口味特點

自貢鹽幫菜分為鹽商菜、鹽工菜、會館菜三大支系,以麻辣味、辛辣味、甜酸味為三大類別。最為注重和講究調味。除具備川菜“百菜百味、烹調技法多樣”的傳統之外,更具有“味厚香濃、辣鮮刺激”的特點。鹽幫菜善用椒姜,料廣量重,選材精道,煎、煸、燒、炒,自成一格;煮、燉、炸、熘,各有章法。尤擅水煮與活渡,形成了區別于其他菜系的鮮明風味和品位,已成為在餐飲界頗具知名度和美譽度的著名品牌。

(二)吃法特點

鹽商怪吃,無奇不有,主要介紹以下三種:

“露水菌”,冬季時將稀釋的牛糞潑在裸露的山巖上,來年春天生長出的青草茂盛而且不受蟲傷。到春末時節,即從草叢中生出一種小菌,桿短、白色,形同口外蘑菇,鮮美之味勝過于干口蘑,大腳菇,名為露水菌。在貢井太平山、瑪瑙洞兩處生出的露水菌質量最佳,每顆菌只有中指頭大,產量小,價格貴,富商巨賈請春酒宴客,如有一盤價格數倍于名菌大腳菇的露水菌作為時菜,則山珍海味均為之遜色。

“泡青蛙”,用大壇子先盛好大半壇佐料齊備的鹽水,將小木塊放在壇內,浮在水上,然后把活青蛙丟人壇中,隨即用泥封住壇口,數月甚至逾年后啟封,青蛙均蹲在木板上死去,取出蒸熟,其味甚佳。

三、經典菜品

(一)代表菜品

1.水煮牛肉

水煮牛肉是川菜中非常普及的名菜。它的起源是由當年自貢鹽工將淘汰役牛的肉,用鹽和辣椒面、花椒面作佐料,加水煮成,雖然方法簡單,但成菜后肉味鮮美。后經名廚師在烹調中長期實踐,逐步成為麻辣燙風味很濃的代表性很強的四川名菜。牛肉、瘦豬肉均可作料,不用火炒,突出湯煮,煮時火猛水寬,時不宜過長,見肉片翻白即可,起鍋時加紅油、辣椒面、花椒面、醬油、胡椒面、姜米、味精、水豆粉等。其色深味濃,肉片鮮嫩滑潤,極為爽口,此菜四季皆宜。自貢水煮牛肉之俏頭(配菜)常用菜苔或萵苣,切成薄片,配以芹菜,香菜。

2.火邊子牛肉

火邊子牛肉是自貢地區的風味食品,其刀功奇絕,薄如紙片,異香綿長,極耐品味,佐酒就飯,均甚相宜。它以選材精細、制法獨特、味道鮮美而譽滿全國。原料只能選用牛后腿上的所謂“鉆子牛肉”。制作時,用極犀利的薄刃刀,先將鉆子牛肉開出尺許長,七八寸寬的肉片;再將肉片釘在斜倚墻壁的木板上,繼續用薄刃刀開剝肉片,整個鉆子牛肉隨刀刃的開剝而緩緩滾動,直至開成一整塊極薄的肉片為止,在這樣極薄的肉片上抹少許鹽和醬油,懸在通風處涼干后,攤于可以通風的篾笆上,用牛糞餅的微火慢慢地焙烤,以酥而不綿、細嚼化渣為度。最后,搽上辣椒紅油即成。

(二)家常菜品

菊花牛肉、牛肉蒸籠、鉆子鹵牛肉、火爆黃喉、牛板筋、掌盤牛肉、金絲牛肉、豇豆牛肉、火爆毛肚、精鑲綠豆芽、清炒鴉雀嘴、文火罐子肉、無汁蔥燒鯉魚、蔥汁巖鯉、紅燒坨魚、菜苔鰱魚、酸菜鯽魚、榮縣脆皮魚、富順花泥鰍、趙化粉蒸魚、芙蓉烏魚片、王井烏魚、李家灣退鰍魚、船工號子魚、漬蒜雞、紅燒童子雞、一品鴨、紅掌撥清波、金鉤冬寒菜、紫芽嫩姜回鍋肉酥鍋魁回鍋肉、蔥白回鍋肉、牛佛烘肘、黃牛宴、燙皮全羊席、冷吃兔、金花羊肉湯、鹽幫鍋炸、風蘿卜蹄花湯、螞蟻上樹、醬肉絲劍南菜、古井臘肉、皮蛋碎肉、青椒皮蛋、烘蛋、葉氏刷把頭、岷江洗手渣、黃氏水煮肉、酸辣沖菜、干煸蘿卜絲、張家沱雞婆頭、油炸綠豆粑、酥鍋魁油茶、謝家黃涼粉、鄭抄手。

綜上所述,鹽幫菜是川菜的組成部分,具有川菜的特點。以味厚、味重、味豐為其鮮明的特色,最為注重和講究調味,除具備川菜“百菜百味、烹調技法多樣”的傳統之外,更具有“味厚香濃、辣鮮刺激”的特點。鹽幫菜善用椒、姜,料廣量重,選材精道,煎、煸、燒、炒,自成一格;煮、燉、炸、熘,各有章法,尤擅水煮與活渡,形成了區別于其他菜系的鮮明風味和品位。

作者簡介:藍?。?967.12-),四川省自貢市人,自貢市職業培訓學院,財經烹飪教研室,二級實習指導教師,烹飪專業,從事烹飪專業的教學和實訓工作。

參考文獻:

[1]吳曉東,曾凡英.自貢井鹽對自貢鹽幫菜影響初探[J].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7(1):122-124.

[2]吳杰.徽菜文化變遷研究[J].2010,(04).

[3]宋良曦.中國鹽文化奇葩[J].2008,(01).

[4]吳曉東,曾凡英,康珺.味覺的盛宴——自貢鹽幫菜[M].2009.

猜你喜歡
發展歷史
俄羅斯保險市場的發展歷史及現狀
教育心理學發展概述
公允價值會計在我國的發展及其現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