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紅豆》有感跨階之戀

2018-06-24 08:40盧莉莎
成長·讀寫月刊 2018年6期
關鍵詞:胡蘭成愛情觀錢鐘書

宗璞在《紅豆》小說中,描寫的全國解放前夕,女大學生江玫與銀行家少爺齊虹之間一段剪不斷、理還亂的戀愛故事,揭示了一代青年知識分子艱辛而曲折的心靈歷程,表達了一個在時代巨變面前如何選擇自己道路和前途的人生命題,深刻剖析了造成兩人愛情悲劇的根源——信仰與追求的不同階。故事的精神內涵,時至當代仍牽動人心??珉A之戀一直跨越人類歷史情感長河演繹出不同的版本。

愛情是永恒的文學主題,愛情之關乎理智與情感困惑了一代又一代的知識青年男女,在別人的愛情故事里,我也不禁對愛情的命題深深思索,拾掇各類愛情小故事,于是有了心得一二:

一、只有精神上的契合,愛情才能圓滿

人類美好的愛情是心靈的高度相遇,持久的愛情源于彼此發自內心的共鳴,是建立在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礎上。任何只顧瘋狂愛人而不顧自己有否被愛,或只顧享受被愛而不知真心愛人的人都不會有好的結局。

1.思想同階的愛情日久彌新

錢鐘書與楊絳邂逅于清華大學古月堂的門口,兩位莘莘學子一見如故,侃侃而談,兩人在文學上共同的愛好和追求,使他們怦然心動,一見鐘情。兩人戀愛時,除了約會,就是通信,錢鐘書的文采斐然與楊絳的思維縝密相得益彰,兩人的結合真正是思想上的同階、珠聯壁合。胡河清曾贊嘆:“錢鐘書、楊絳伉儷,可說是當代文學中的一雙名劍。錢鐘書如英氣流動之雄劍,常常出匣自鳴,語驚天下;楊絳則如青光含藏之雌劍,大智若愚,不顯刀刃?!?/p>

這對文壇伉儷“琴瑟和弦,鸞鳳和鳴”,他們婚姻充滿了悠悠情趣,兩人“賭書消得潑茶香”,家庭生活單純而溫馨。即使是在艱難的歲月里,夫妻兩人始終相濡以沫,相敬如賓,過得樸素、單純、溫馨如飴,只求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這對文壇伉儷的愛情,不僅有碧桃花下、新月如鉤的浪漫,更融合了兩人心有靈犀的默契與堅守。做到了“死生契闊,與之相悅,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更重要的是做到了平凡中品嘗幸福。

縱然斯人已逝,他們的愛情故事在歲月的輪回中滌蕩人心,令人憧憬。

2.思想跨階的愛情往往辛酸謝幕

張愛玲與胡蘭成相遇于亂世之中,一個是當時上海最負盛名的女作家,一個是汪偽政府的要員。胡蘭成是一個在社會底層只身闖世界的文人,如他自己所說“此心已回到了如天地之不仁”,他的人格、尊嚴、價值觀已經淡漠到了不顧是非黑白,成為民族的罪人。張愛玲不顧忌胡蘭成是汪偽政府的漢奸,不在乎胡蘭成有妻室,她愛的是一個懂得她的男人,在她在愛情世界里是沒有政治觀的。

兩人的愛情始于文人的惺惺相惜,張愛玲“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里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彼龥]有意識到,這低到塵埃的花結出的果是苦澀的。她傾盡自己的全部愛他,即使胡蘭成與第二任妻子離婚,在給了張愛玲一紙婚約之后,又娶了別的女子,縱然內心被刺傷,張愛玲仍默默承受,張愛玲這種一味委屈求全的愛情終究感動不了那個極其自私、濫情和毫無責任感的男人,在受盡委屈后,張愛玲這一曠世才女的愛情辛酸謝幕。

張愛玲與胡蘭成的相識、相知、相戀,及至最后的分手,兩人在情感世界認知的不對等,以及被張愛玲忽略的政治背景等因素,帶來的無疑是一場跨階愛情的悲劇,令人唏噓。

二、守望精神家園那份對愛情的憧憬

商品經濟大潮下,人們的感情變得越來越復雜,誘惑也越來越多,在內心深處期待的那種精神契合的單純愛情,似乎更加難能可貴。

1.傳統愛情價值觀依舊根深蒂固

古來今往崇尚的“郎才女貌”、“門當戶對”愛情價值觀依舊根深營蒂固。如李白、白居易們歌頌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的華章,帝王標配美女,表達了當時社會推崇的成功男子標配貌美女子的完美愛情價值觀,這種愛情觀往往忽略了女子內涵的修塑,忽略了女子與才子在精神上的比肩共鳴。美貌終究會隨歲月老去,愛情也隨之枯萎,便有了《琵琶行》中“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有了古訓“癡情女子負心漢”,這種思想跨階的愛情悲劇總是無休無止地在上演。而“門當戶對”的愛情觀念,注重的是男女雙方的社會地拉和經濟情況相當,更多的是從家族利益出發,通過聯姻達到壯大家族實力為目的結盟,愛情本質、情感的要求往往被忽略。這種重物質輕精神的婚姻,當夫妻一方出現家族衰落,就免不了受到另一方家族的冷落。

這種忽視精神追求的傳統愛情觀依舊影響很深。近年來,年輕人熱議的“高富帥”、“白富美”愛情觀,不過是在商品經濟大潮下,為“郎才女貌”、“門當戶對”愛情觀披上的嶄新外衣,“高富帥”、“白富美”愛情觀不但強調了外貌的重要性,同時彰顯了經濟上的匹配,這種過于注重對方的地位和外貌的愛情觀,有著極其嚴重的偏面性。隨之出現的《非誠勿擾》“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車后面笑”的女嘉賓、網絡上戴著50只金手鐲出嫁的“黃金新娘”,以及國人對奢華婚禮的不斷攀比再創新高等等現象,對愛情本質的精神追求似乎已被隱沒。一股力量正在不遺余力的捍衛重物質輕精神的傳統愛情觀,令人憂心。

2.守望那份對愛情的憧憬

愛情對于我,還只是停留在文字上的認識,這種認識,讓我對愛情有了無限美好的憧憬。

我總不禁低吟淺唱“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而這一見,自然是高山與流水的默契,是舒婷筆下橡樹與木棉的比肩共鳴。唯此,成全愛情的美好。

作者簡介:盧莉莎(1996-),女,壯族,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人,本科,單位:廈門大學思明校區藝術學院音樂教育專業,研究方向:音樂教育。

猜你喜歡
胡蘭成愛情觀錢鐘書
錢鐘書清華園養貓
錢鍾書還是錢鐘書?
胡蘭成與范秀美:幸福的黃手絹
錢鐘書的讀書筆記
西門慶的愛情觀淺議
論柳永情詞中的愛情觀
浪蕩子模板——胡蘭成
淺析李清照愛情觀
《紅與黑》的主題意義與愛情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