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喝A大基因和它培養的挑戰者

2018-06-25 08:07于靜
東方企業家 2018年6期
關鍵詞:王俊華大華大基因

于靜

1954—2074,汪健,精彩人生。這個樂觀的老頭有著至少現在看來有些異想天開的夢想,活到120歲。墓碑后面的洞里裝著一個移動硬盤,存著他的生平、事跡和基因,甚至可以放進他的毛發或者試管胚胎,“等到克隆不再涉及倫理問題了,一按電飯鍋老汪就煲出來了?!?/p>

汪健在無數場合向人們展示過自己的“墓碑”,一個激光雕刻著自己頭像的玻璃工藝品,上面寫著:1954—2074,汪健,精彩人生。這個樂觀的老頭有著至少現在看來有些異想天開的夢想,活到120歲。墓碑后面的洞里裝著一個移動硬盤,存著他的生平、事跡和基因,甚至可以放進他的毛發或者試管胚胎, “等到克隆不再涉及倫理問題了,一按電飯鍋老汪就煲出來了?!?/p>

利用這種方法,讓人聯想到汪健也可以像孫悟空那樣,拔一根毛發就可以生出一只猴子。不過,比這個夢想提前到來的是他帶領的“華大”已經生出許多“華小”,至少在業績上,對他構成了挑戰。

汪健的執拗與專注

汪健是中國企業家群體中少有的不按規則出牌的人,他討厭一切因循守舊的東西,不喜歡西裝、領帶,認為這是工業革命興起時的一個服飾變化,今天的世界需要生物經濟,就要從服飾開始,突破工業經濟的思考模式。

這位在2017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中以218.5億元身價排名83位的富豪,藐視權威,認為財富是很虛幻的東西。生活中,追求極簡主義風格,無房無車,平時只穿一件簡單的戶外裝辦公,甚至出席各種商業活動。

但這并不妨礙汪健的執拗和專注。1990年人類基因組計劃在美國啟動,這項計劃被稱之為繼制造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和阿波羅登月計劃后的人類史上的第三個偉大工程。當時的中國政府和主流科學意見并不認可這項計劃,汪健賣了早年開辦的一家公司,從銀行抵押了4000萬元,拿出3000萬與合作伙伴楊煥明自費投入這一計劃。

華大基因成立于1999年9月9日,剛開始創業時,與中科院遺傳所下的人類基因研究中心共用一套人馬。出于擺脫體制束縛的考慮,2007年,汪健率領團隊南下深圳創辦了華大基因研究院。由于華大基因脫胎于科研院所,至今也仍承擔著一些基礎科學研究的工作,汪健很大程度上是華大的精神導師,他不喜歡別人稱他“汪總”,因此,在華大基因內部,人們都喊他“汪老師”或者“老汪”。

他對“風口論”嗤之以鼻,認為這是借著別人的勢往前走,是典型的投機取巧。位于深圳鹽田一個廢棄鞋廠改造的八樓辦公區內,寫有“有數據才是硬道理,出成果才能報效祖國”“認真檢測勿僥幸,試驗疏忽一條命”等標語,辦公區里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基因測序儀,這里卻沒有屬于汪健自己的辦公室。他信奉“笨鳥先飛”,愿意付出更多,起的更早,在2010年與王石同時攀登珠峰時,甚至比王石早上去20多分鐘。

汪健討厭一切悲觀主義論調,不按常理出牌,因為早年的創業經歷,汪健對投資人的強勢遠近聞名,投資人對他又愛又恨。他給自己和投資人的定位分別是“總指揮”和戰友。因為對專業的堅守以及諸如這樣的“強勢”,“我們確定為全球人民服務的方向需要討論嗎?我們確定的以科學作為支撐的發展思路需要討論嗎?不需要討論,只有命令和執行”,“我會恨我的戰友和兄弟嗎?不可能,但是他們如果不聽話,我就打屁股”,汪健因而被部分投資人視為華大最大的風險,就十白他出昏招,不過,因為在基因測序領域的一枝獨秀,這又沒有影響華大多次募資時資本的蜂擁。

以上風格也影響到華大基因的用人思路,雖然汪健本人以及大多數華大科學家都是名校畢業,不妨礙這里有大學肄業者甚至高中肄業者。1992年出生的趙柏聞高中輟學后加入華大,后來成為華大一重點實驗室科研項目帶頭人,2014年離開華大創辦了自己的公司。趙柏聞還曾入選《福布斯》雜志在亞洲范圍內評選的“30位30歲以下亞洲人物榜”。汪健招他進來時對他說的一句話是,“葉劍英元帥說,自古英雄皆出草莽,大丈夫何患乎文憑?”

“華小”的他們

華大是全球最大的基因研發機構,中國其他稍具影響力的基因公司負責人大多脫胎于“華大”,被業界稱之為“華小”?!叭A小”系中3家公司更具代表性,它們是原華大基因CEO王俊創辦的基因大數據企業碳云智能、原華大健康總裁與合作伙伴聯合創立的無創產前檢測企業貝瑞和康以及原華大科技總裁創辦的科研測序企業諾禾致源。

王俊是華大基因僅次于汪健的“二號人物”,在華大內部員工眼里,他不算是職業經理人,而是僅次于汪健的“小老板”。王俊16歲時以江蘇省東臺理科成績第一名的身份考入北大生物系,在北京大學人工生命專業讀研究生時,被中國科學院遺傳所楊煥明教授相中,加入人類基因組計劃。隨后,作為創始人進入華大,在華大期間,曾擔任華大基因研究院院長、華大基因CEO。

王俊一向被認為是技術與資本的雙面手。華大開發出的無創產前DNA檢測項目,最初的想法即源自王俊。后來這個項目成為華大兩大核心業務之一。王俊還主導了華大對納斯達克上市公司CG的私有化收購,預估收購價與核算師評估的最優收購價相差無幾。此次收購不僅讓華大擺脫了對國際基因巨頭Illumina的依賴,還使華大獲得了為數不少的專利,具備了自主生產測序儀的能力。汪建也曾表示:“同時在科學和產業領域都做到如此成績的,除了王俊,暫時還找不到第二個人?!?/p>

與其他“華小”不同,王俊離職源于其與汪健的“線路之爭”。汪健主張的華大是橫向的全面出擊與縱向的全產業鏈延伸。王俊的想法不同,他執掌華大時,基因測序行業已經快速發展,包括貝瑞和康和諾禾致源在內的各路華小開始涌現,蠶食著華大的現金奶牛。王俊認為壟斷完整產業鏈的想法不現實,而是要與其他參與方通力合作,共建生態。

兩種路線之間,王俊沒有給自己留下第三種狀態。2015年10月,王俊從華大基因離職,創辦了基于基因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健康管理平臺碳云智能,與他一起離職的還有當時擔任華大基因首席科學官的李英睿、華大基因首席運營官吳淳等。離職那會兒,王俊做好了所有成功和失敗的準備,在微博上寫下了一句話,“要么出局,要么出眾。

如果說貝瑞和康、諾禾致源是與華大基因的成熟市場競爭,王俊創辦的碳云智能則是對基因測序領域的提前布局,也正因為如此,在所有“華小”之中,王俊和他的碳云智能最受外界關注。公司成立那天,騰訊控股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前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華為輪值CEO胡厚崑、華大基因現任CEO楊爽等業內大佬紛紛前去助陣。公司成立一個月,干細胞行業領導企業中源協和為其投資1億元。2016年4月,又收到了來自騰訊、中源協和及天府集團的10億元A輪融資,以及鑫根資本后來投資的3億元,僅成立半年時間,王俊就把企業做成了估值十億美金的獨角獸。

高揚可以說是“華小”創業者的先驅,由他和原Illumina亞太區負責人周代星共同創辦的貝瑞和康是目前華大基因最強力的競爭對手。目前華大的主營業務由生育健康類服務、基礎科研類服務、復雜疾病類服務和藥物研發類服務三部分構成,其中無創產前基因檢測占比最高,是其主要收入來源。華大與貝瑞和康在這一領域的市場占有率在90%以上,兩者收入幾乎持平。

高揚2007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基因組學專業,2012年9月至今任職貝瑞和康董事長。在華大任職時,高揚幾乎全程參與了無創產前檢測項目的籌備與啟動工作,擁有技術和運營優勢,把Illumina基因檢測設備賣給華大的周代星發現基因檢測的市場前景后,游說高揚與其共同創辦了貝瑞和康,因其無創產前檢測項目幾乎與華大同時起步,甚至比華大更早拿到資本投資。2017年4月,貝瑞和康借殼成都天興儀表上市,成為先于華大上市的基因測序第一股。

除了在醫療測序領域中的競爭,李瑞強創辦的諾禾致源在科研測序領域成為華大最大的威脅。李瑞強2002年東南大學應用物理學專業本科畢業后加入華大,主要從事基因組與生物信息領域研究,在華大任職期間,先后參與或主持了水稻基因組圖、家蠶基因組圖、大熊貓基因組圖等多項基因組計劃,在科研測序領域具有較高知名度。李瑞強在高揚之后離職,于2011年創辦諾禾致源。他曾對媒體公布,2015年諾禾致源的科研服務收入超越華大基因,成為業內最大的科研服務提供商。

汪健并不認同華大是基因界“黃埔軍?!钡恼f法,他更愿意用“抗大(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形容。他對“華小”創業持支持和理解態度,“基因測序市場無窮大,一家獨大沒有好結果?!边@種態度或許與汪健的人生觀有關,他希望每個人都可以“生得優、病得少、活得長、去得安”,正如他的樂觀宣言,“從科技上活到100歲是可以的,信我的人跟我來?!?/p>

好像樂觀一些,就沒有什么問題可以阻擋他了,“生下來是一個多么榮耀的事情,你來到這個世界上,瀟灑地走一遭有什么苦的。你要把生老病死掌控在自己手里,哪有多么多苦?我的東西永遠不會那么負面,叫苦不迭的?!?/p>

猜你喜歡
王俊華大華大基因
華大基因收入疑云
昔日千億市值半年跌去六成 華大基因“舉報門”后又迎解禁潮
華大基因大股東是以“白菜價”減持嗎
華大智造或將香港IPO兩重關口待闖
我活著!我和媽媽的鍋蓋面煙火騰騰
留念禮物
紙團疑案
導數應用點睛
華大:基因暴走
華大:基因暴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