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詩說“不”見才智

2018-06-26 12:01曾昭安
思維與智慧·上半月 2018年5期
關鍵詞:登門張籍施耐庵

曾昭安

“安史之亂”后,唐室雖然暫時安寧,但是國內仍是藩鎮峙立,軍閥割據。軍閥們為了壯大自己的聲威,往往勾結中央官吏,籠絡一些著名的文人墨客。而許多文人,也樂于依附軍閥,以圖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當時平盧淄青節度使李師道,素慕著名詩人張籍的名望,以厚幣征召他。這可把張籍難住了。按本意張籍是不愿意去的,因為他當時已到別的藩鎮幕府任職,他比較注重名節,不愿朝秦暮楚,更不愿腳踏兩只船,左右逢源。但李師道在當時實力相當強大,如果得罪了他,給自己帶來麻煩不說,還可能殃及一鎮。怎么辦呢?張籍經深思熟慮,便用樂府舊題寫了一首《節婦吟》答復李師道: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妾家高樓連苑起,良人執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擬同生死。還君明珠雙淚垂,何不相逢未嫁時?!?/p>

這首詩借用一個女子事夫忠貞不二,誓同生死,而對贈明珠者又十分感激,忍淚“還君明珠”的事,委婉地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使對方不但不便再強行征聘,也避免對方被拒絕的尷尬,還讓對方生出了錯失人才的遺憾。張籍就這樣利用一首詩歌平穩而妥善地處理了當時與己攸關的政治生活中的矛盾沖突,實在令人佩服。

在古代,升官發財、光宗耀祖一直被讀書人視為人生的最高奮斗目標,不少人為之而窮其一生孜孜以求,費盡心機,甚至不擇手段。但也有人請他做官他都不去,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滸傳》的作者、元末明初杰出的小說家施耐庵,就是這樣一個不慕富貴,不貪名利,因而拒不為官的怪人。

話說公元1368年,朱元璋打下江山,在南京即位稱帝,建立明朝,是為明太祖。這朱皇帝也算得上史上一個有作為的皇帝,他一登上皇帝的寶座,就想網羅天下才德之士,讓他們為大明效忠出力。劉伯溫被封為宰相, 他的好友施耐庵當年曾做過軍師,是個學識淵博、足智多謀的才子,因此劉伯溫極力向朱元璋推薦他。于是,愛才若渴的朱元璋就讓劉伯溫帶著圣旨登門恭請??蓻]想到,劉伯溫數次奉旨登門恭請,都被施耐庵婉言拒絕。

劉伯溫不甘心,這天他再次登門恭請。一進施家門,見到施耐庵,就一邊施禮,一邊笑著說:“師兄,我已數次奉旨前來恭請,可是你怎么不肯賞光呢?”

施耐庵對官場的鉤心斗角、爾虞我詐和明爭暗斗早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因此壓根兒不想做官,但既然老友是誠心舉薦,也不好直言拒絕,于是微笑道:“老朽之人,不中用了!”說罷,忙命人擺酒為劉伯溫接風。

酒過三巡,劉伯溫已有幾分醉意,但他不敢忘記自己的使命,便乘著酒意,隨口吟詩道:“聞說江南一老牛,詔書征下已三秋。主人有甚相虧處,幾度加鞭不轉頭?!?/p>

施耐庵知道這是老朋友在戲謔自己, 當即以詩作答:“老牛力竭已多年,項破皮穿只愛眠。犁耙已休春雨足,主人何必再加鞭?!?/p>

劉伯溫見老朋友執意不愿為官,不好再說什么,只得打道回府,如實回稟皇上。朱元璋一聽劉伯溫屢請遭拒,施耐庵竟敢抗旨不遵,頗為生氣,但轉念一想:人各有志,何必強人所難。只好作罷, 不予追究。 于是施耐庵如釋重負,一身輕松。

古代有一位隱士,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但因看破紅塵,討厭官場上鉤心斗角、爾虞我詐的行徑而不愿出仕為官。盡管朝廷久聞其名,屢次征召,可他就是不應。后來朝廷派來郡府長官親自宴請,他口占一首打油詩,以明心志。其詩為:“今古人生有幾何?繁華耀眼煙云過。追名逐利馬蹄疾,得得得得得得得……”此詩雖然比較淺白, 但巧在既委婉地回絕了朝廷的宴請,又表明了他對人生的看法。特別是最后一句,連用7個“得”字,就字面上來看,似在模擬馬蹄踏石的聲音,實際上是在表明不愿追名逐利,沾染污垢,而是要懷瑾握瑜,保持志在淡泊的高潔理想。

由此可見,拒絕別人的良方妙法多種多樣,只要運用得當,其中任何一種都比直言拒絕,一一義正辭嚴拒人于千里之外效果要好。委婉含蓄地拒絕對方,既堅持了自己的原則,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很好地解決了問題,又不使對方陷入難堪。學會“溫柔”地拒絕,會讓你在人際交往中更加從容自在。

(編輯 一昕)

猜你喜歡
登門張籍施耐庵
房山區西潞街道夏莊社區黨總支:“滿意服務360°”黨建品牌共建 和諧新社區
秋思
施耐庵巧用對聯治病
秋思
讀張籍《秋思》之所思
羅貫中與施耐庵(上)
無巧不成書
“登門檻效應”讓你變沖動
讀與寫·教育教學版(2009年5期)2009-08-07
秋思的故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