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尋張獻忠的葬身之所

2018-07-02 08:24張翼
廉政瞭望 2018年6期
關鍵詞:張獻忠大西鳳凰山

張翼

初 夏,散文學會安排到七坪寨、四方寨等古戰場遺址采風,我有幸隨文友,在南充近距離地穿越了一把風和日麗的錦繡田園和血雨腥風的明清戰場。

由于工作的原因,對略帶滄桑感的七坪寨、四方寨以及張獻忠來說,我是一名熟悉的旁觀者。曾經見怪不驚的大山小寨,潤養著明末清初那段歷史,只是很少有人去細致地翻閱。無論是七坪寨還是四方寨,永遠都繞不開張獻忠這段厚重的明清史。

張獻忠聰明倔強,小時跟著父親販賣紅棗,長大后當過捕快、兵卒。明崇禎三年(1630年),張獻忠聚集陜西米脂十八寨的農民揭竿而起,自號“八大王”,做起了帝王夢。他在崇禎十七年(1644年)8月9日攻破成都,宣告以成都為西京,建立大西國,并于8月16日登基皇位。

大西國政權是明崇禎皇帝的心頭之痛,大西王張獻忠更是明崇禎皇帝的心頭之痛,而這個痛一直接續到滿清入關,轉移給了清朝和順治。

順治三年(1646年)正月,清王朝對張獻忠和大西國政權下達了“必殺令”。鑄造了三百多顆官印,級別最高的是四川巡撫,讓靖遠大將軍、肅親王豪格率軍親征四川剿殺張獻忠。豪格派出了清朝三代元勛、以戰功封公爵、號稱“滿洲第一勇士”的鰲拜率領八旗軍日夜兼程馳抵四川。

據《明季南略》記載,張獻忠受明清兩大戰力打壓,棄成都北上,“進入西充的山間,列四大營”,而這四大營就設在今天順慶區七坪寨、四方寨和西充縣金山鄉、鳳凰山一帶,既遙相呼應,又自成一體,可攻可守,可放可縱。這本來是張獻忠爭得喘息和休養的最好機會。

恰逢此時,駐守保寧府(今閬中市)的劉進忠擅自率軍攻打漢中慘敗,因害怕受到處罰轉而投降清軍。劉進忠的叛逃不但把張獻忠的北大門拱手獻給了豪格,還向豪格透露了張獻忠“在順慶之金山鋪(今西充縣金山鄉),為西充、鹽亭之交境,去此千四百里,疾馳五晝夜可及”的重要情報。在劉進忠引領下,清軍日夜急行直撲張獻忠大營鳳凰山。

南充,歷史上第一次集結了肅親王豪格、“滿洲第一勇士”鰲拜以及大西國皇帝張獻忠等當朝大腕。滿清入關后最大規模的“斬首行動”悄然在南充拉開帷幕。

豪格率領的清軍乘著迷霧來到鳳凰山,短兵相接,激烈開戰。經劉進忠指認,張獻忠被豪格事先挑選的弓箭手亂箭射中。張獻忠中箭后,將士們急忙攙扶他回營房,行至鳳凰山山埡時,不幸犧牲。由于戰事告急,眾將士只得草草將其就地掩埋,此地被后人稱為“帶箭埡”?,F鳳凰山下的“多扶鎮”,就是因眾將士“多人攙扶”張獻忠而得名。

從大西國皇帝張獻忠在南充走過的最后一段人生歷程來看,七坪寨也好,四方寨也好,雖然都是他被亂箭射殺的棋盤,但關鍵的棋子還是擺在了鳳凰山上。沿著張獻忠曾經的足跡,我來到了金山鋪,來到了鳳凰山。

我想清清楚楚地聽一聽大西國王朝轟然倒塌的聲音,我更想清清楚楚地聽一聽大西國皇帝張獻忠驟然崩殂的聲音。

據《中華名人大辭典》記載:“張獻忠死于西充鳳凰山,墓在山頂,狀若小丘”。于是我沿著鳳凰山綠樹掩映的小道而上,在“帶箭埡”看到了一塊石碑,碑上有幾個模糊不清的大字,尚能看出是“張獻忠之墓”。墓碑上既沒有標榜身份的碑文,也沒有警示后人的墓志,我甚至都不知道這是農民張獻忠、小販張獻忠、捕快張獻忠,還是“八大王”張獻忠……

曇花一現的大西國王朝隨著張獻忠的生命,一同終結在鳳凰山這個孤寂的小土包里,他的罪與罰也都被埋在這里了。那就讓做著帝王夢的人繼續寄宿此地吧,與歷史的喧囂和罪惡一起在此安息。

猜你喜歡
張獻忠大西鳳凰山
特別的生日禮物
在鳳凰山上
鳳凰山
鳳凰山歌
哈哈哈哈,請跟著我大聲念出來
張獻忠:別老叫俺殺人王
鳳凰山
日軍“特攻戰之父”大西瀧治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