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海大橋墩柱及樁基礎病害成因分析

2018-07-05 02:29趙丹丹
福建交通科技 2018年4期
關鍵詞:標度墩柱保護層

■趙丹丹

(福建省交通科學技術研究所,福州 350004)

1 工程概述

某跨海大橋位于現有海堤西側約105m處,與海堤平行,橋梁全長519.4m,最小平曲線半徑R=450m,最小豎曲線半徑R=3500m。橋面縱坡為2%。通航孔處設半徑為4500m豎曲線,曲線中心橋面高程為12.51m。

該橋橋式布置為:(29.7+4×30)+(4×40)+(3×30)+(3×30+29.7)m簡支T梁,共四聯,橋面采用行車道板與鋪裝均連續的構造。其中40mT梁梁高2.4m,采用C50砼,預應力筋采用5-Φj15.24高強度低松弛鋼絞線,彈性模量Ey=1.9×105MPa,標準強度Ryb=1860MPa。每孔布置7片T梁,梁間距2.3m,兩片T梁間設有0.5m濕接縫。預留拱度為按二次拋物線跨中下拱8.3cm。30mT梁梁高2.0m,采用C40砼,每孔布置7片T梁,梁間距2.3m,兩片T梁間設有0.5m濕接縫。預留拱度為按二次拋物線跨中下拱6.5cm。人行道板預制拼裝采用C30砼。

40mT梁下部結構采用雙柱式橋墩,兩墩柱間的蓋梁采用 “凸”形截面的預應力砼結構,預應力筋采用12-Φj15.24高強度低松弛鋼絞線,標準強度Ryb=1860MPa。墩柱直徑為Φ1.6m,鉆孔樁直徑為Φ2.0m,樁長16~36.6m,均嵌入微風化基巖。兩墩柱間設置1.8×1.2m系梁。蓋梁采用C40砼,墩柱、系梁采用C30砼,鉆孔樁采用C25水下砼。30mT梁下部結構采用雙柱式橋墩,兩墩柱間的蓋梁采用“凸”形截面的預應力砼結構。墩柱直徑為Φ1.5m,鉆孔樁直徑為Φ1.8m,樁長14.2~49m,均嵌入微風化基巖。兩墩柱間設置1.6×1.0m系梁。蓋梁采用C40砼,墩柱、系梁采用C30砼,鉆孔樁采用C25水下砼。

橋梁設計荷載為汽車-20級、掛-100,人群荷載為3.5kN/m2。橋梁全景如圖1所示。

圖1 某跨海大橋全景圖

2 外觀病害情況

利用橋檢車對該橋墩臺進行詳細的外觀檢查,并對病害較為嚴重的20根樁基和10根系梁進行水下探摸檢測,主要病害情況如下:

(1)墩臺:橋臺臺帽3處銹脹露筋,共計長3.60m;橋臺臺身側墻1條斜向裂縫,縫長3.50m,縫寬0.30mm;蓋梁25處砼掉塊露筋,共計面積S=3.85m2;蓋梁33處銹脹露筋,共計長10.90m;墩柱12處砼掉塊露筋,最大面積S=4.00×1.50m2(見圖 2),共計面積 S=21.16m2;墩柱 1 處銹脹露筋,長1.00m;墩柱橫系梁1處砼掉塊露筋,面積S=4.30m2;墩柱橫系梁1處銹脹露筋,長0.20m。

(2)樁基礎:20根基礎樁樁身從橫系梁下方60cm~120cm開始到海床部分段有鋼護筒包裹;8根基礎樁共有8處破損,最大破損寬度和高度均為80cm,最大破損深度12cm,沒有發現鋼筋外露;2根基礎樁各有1處網格狀破損,且鋼筋已經完全腐蝕(見圖3),破損寬度均為160cm,破損高度均為80cm,最大破損深度15cm(見圖 4);1根基礎樁表面整圈混凝土有破損,破損高度120cm,最深約13cm,鋼筋網外露;1根橫系梁表面有6處豎向銹脹露筋。

圖2 墩柱表面砼掉塊露鋼筋網

圖3 樁頂砼網格狀破損,鋼筋完全腐蝕

圖4 樁頂砼破損,深度最大15cm

根據文獻[3],該大橋橋墩評分為65.1,技術狀況等級評定為三類;樁基礎評分為55.0,技術狀況等級評定為四類。

3 無損檢測

對該橋外觀病害最嚴重的9-1、9-2#墩柱進行無損檢測,主要包括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鋼筋銹蝕電位檢測、混凝土強度和碳化深度測試。

3.1 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

利用鋼筋保護層測試儀對9-1、9-2#墩柱進行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根據鋼筋保護層厚度特征值Dne與設計值Dnd的比值,依據文獻[4]相關規定來確定鋼筋保護層厚度評定標度。檢測結果見表1所示,9-1、9-2#墩柱鋼筋保護層厚度特征值Dne分別為30.99mm和30.95mm,Dne/Dnd均為 0.56,處于(0.55,0.70]范圍內,查文獻[4]可知墩柱鋼筋保護層厚度評定標度均為4,其對結構鋼筋耐久性有較大影響。

表1 9-1、9-2#墩柱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結果

3.2 鋼筋銹蝕電位檢測

采用半電池電位法,對9-1、9-2#墩柱進行鋼筋銹蝕電位檢測,根據構件測區銹蝕電位水平最低值,依據文獻[4]相關規定來確定鋼筋銹蝕電位評定標度,評定構件鋼筋發生銹蝕的概率或銹蝕活動性。檢測結果如表2所示,9-1#墩柱鋼筋銹蝕電位最低值為-365mV,9-2#墩柱鋼筋銹蝕電位最低值為-332mV,均處于(-300,400]范圍內,查文獻[4]可知墩柱鋼筋銹蝕電位評定標度均為3,墩柱鋼筋有銹蝕活動性,發生銹蝕概率大于90%。

表2 9-1、9-2#墩柱鋼筋銹蝕電位檢測結果

3.3 混凝土強度和碳化深度檢測

采用回彈法對9-1、9-2#墩柱進行混凝土強度測試,根據構件實測強度推定值計算其推定強度勻質系數Kbt,并對進行混凝土強度回彈測試的墩柱進行混凝土碳化深度測試,根據測區碳化深度平均值與實測保護層厚度平均值的比值Kc,依據文獻[4]相關規定來確定混凝土強度評定標度和混凝土碳化評定標度。檢測結果見表3所示,9-1、9-2#墩柱混凝土推定強度勻質系數Kbt均為1.01,碳化深度平均值與實測保護層厚度平均值的比值Kc分別為0.164和0.166,查文獻 [4]可知,墩柱混凝土強度評定標度均為1,碳化深度評定標度值均為1。

表3 9-1、9-2#墩柱混凝土強度和碳化深度檢測結果

4 病害成因分析

該橋墩柱和樁基礎病害較為嚴重,從設計角度出發,結合實體檢測來考慮,我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根據 《海港工程混凝土結構防腐蝕技術規范》(JTJ275-2000),大氣區、浪濺區和水下區的構件主筋最小保護層厚度規范值分別為55mm、70mm和55mm,而位于大氣區的墩柱主筋保護層厚度設計值為37.5mm,均不滿足規范值要求,位于水下區的樁基礎主筋保護層厚度設計值為57.5mm,但其樁頭部分位于浪濺區,也不滿足規范值要求。實際上,從對墩柱的無損檢測結果來看,墩柱的鋼筋保護層厚度實測值明顯小于設計值,故構件主筋保護層厚度設計值和實測值均偏薄是導致墩柱銹脹、掉塊露筋、樁基礎破損腐蝕的主要原因;

(2)墩柱和樁基礎的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為C30和C25,滿足 《海港工程混凝土結構防腐蝕技術規范》(JTJ275-2000)的相應最低強度等級C30和C25要求。但是根據 《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GB/T 50476-2008)規定,相應構件混凝土最低強度等級均為C45,可見其設計強度等級不能滿足新規范的要求。從對墩柱的無損檢測結果來看,墩柱的混凝土強度實測值雖然稍大于設計值C30,但是明顯小于規定值C45。故構件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偏低是導致墩柱銹脹、掉塊露筋和樁基礎破損腐蝕的主要原因;

(3)另外,樁基礎頂部長期經受海水漲落潮和沖蝕作用,也極大加重了其腐蝕病害程度。

5 結論

該大橋處于沿海地區,環境條件較為典型,通過對其進行外觀檢查和無損檢測,分析病害成因,得出如下結論:

(1)該跨海大橋橋墩及其樁基礎外觀病害較為嚴重,特別是墩柱表面砼掉塊露鋼筋網,樁基礎頂部砼網格狀破損(深度最大15cm)、鋼筋完全腐蝕。墩柱和樁基礎技術狀況等級分別評定為三類和四類;

(2)墩柱鋼筋保護層厚度評定標度為4,其對結構鋼筋耐久性有較大影響;墩柱鋼筋銹蝕電位評定標度為3,鋼筋有銹蝕活動性,發生銹蝕概率大于90%;墩柱混凝土強度和碳化深度評定標度均為1;

(3)從設計角度考慮,該橋墩柱和樁基礎的主筋保護層厚度設計值偏薄,以及混凝土設計強度等級偏低是導致出現嚴重病害的主要原因;從實體檢測結果來看,墩柱的鋼筋保護層厚度實測值明顯小于設計值,混凝土強度實測值雖然稍大于設計值C30,但是明顯小于規定值C45,這也是導致出現嚴重病害的重要原因;另外,樁基礎頂部長期經受海水漲落潮和沖蝕作用,也極大加重了其腐蝕病害程度;

(4)鑒于該大橋墩柱和樁基礎病害較為嚴重,無論是從安全性角度考慮,還是從耐久性角度出發,均要及時進行修復和加固處理。

[1]劉文輝.淺談沿海地區橋梁的耐久性設計[J].北方交通,2007(7):56-57.

[2]JTJ 275-2000,海港工程混凝土結構防腐蝕技術規范[S].

[3]JTG/T H21-2011,公路橋梁技術狀況評定標準[S].

[4]JTG/T J21-2011,公路橋梁承載能力檢測評定規程[S].

[5]GB/T 50476-2008,混凝土結構耐久性設計規范[S].

猜你喜歡
標度墩柱保護層
裝配式墩柱施工技術
橋梁40m以上墩柱混凝土施工新工藝探討
基于改進AHP法的綠色建材評價指標權重研究
超高墩柱翻模施工工藝及其安全措施分析
尋找空氣保護層
基于多維標度法的農產品價格分析
大型立交墩柱施工工藝及施工方法
近距離煤層群上保護層保護范圍的數值模擬
加權無標度網絡上SIRS 類傳播模型研究
基于因果分析的保護層分析技術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