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一樣的隔代教育:花甲“少女心”和寶寶一起成長

2018-07-06 02:05黃慧青
家庭百事通 2018年6期
關鍵詞:弟子規孫女鋼琴

黃慧青

社會對于老年人照顧第三代的利弊頗有爭議。我退休后,和老伴被在上海工作的一雙兒女“劫持”到他們身邊,承擔起了幫助照顧外孫和孫女的重任,一不小心就成了“爭議人物”。

在繁華大都市照顧第三代,與我們自己當年做父母帶兒女的感覺完全不一樣。時代在發展、人類在進步,加之孩子成長階段的變化,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要求,隔代教育注定是一樁吃力不討好的差事。如果老人在觀念上不與時俱進,在行動上不回歸“童心”,勢必會遭兒孫“嫌棄”,甚至給自己和兒女帶來無盡的煩惱。

幸運的是,我們老兩口和一雙兒女都沒有這樣的煩惱。自古以來都有將老人喚做“老小”的說法,我們何不給自己的老年生活增添點童趣,“老小”相互學習、共同游戲、一起成長?

“有氧”親子互動:你的快樂我的幸福

早些年,看著鄰居小孩在幼兒園城堡里的塑料滑梯上單調地滑下來又爬上去的時候,我就覺得孩子的樂趣僅僅停留在固定模式的玩具上會限制孩子們的想象思維,他們的童年不應該只有積木、游樂園和動畫片。

來到兩個小家伙身邊的時候,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童年和他們有什么不一樣?這很自然地讓我想起了兒時的手翻繩、腳踢毽、丟沙包、腳跳格等游戲,這樣的“小時候”是多么野性,又是多么有趣!

好吧,我就從展示“絕活”開始吧!六旬有余的我輕車熟路地撿起了幼時的折紙手藝:會扇動翅膀下蛋的天鵝、在水里漂浮的小船、形象憨厚的小兔、用手指按壓可彈跳的青蛙……各式各樣的彩色折紙“藝術品”呈現在孩子面前。兩個小家伙開心地露出潔白的小牙奉承我說:“奶奶真棒,你比我們幼兒園老師還厲害?!?/p>

孩子們的夸獎讓我的“虛榮心”得到了大大的滿足!你瞧,通過“以己之長”和孩子們在游戲中互動,我輕而易舉就讓孩子們“刮目相看”了。

孩子天生喜歡藍天、陽光和大海,這是孩子成長不可缺少的“有氧教室”。我不會游泳,但我們老兩口經??梢院秃⒆觽冊?米深的泳池里潑水打鬧,浸泡在熱霧騰騰的溫泉池里講笑話,追逐著用雪團相互投擲、在海邊沙灘上的小洞洞里抓螃蟹,坐著橡皮筏在人造大浪里忽上忽下……白云綠波下的叟童戲水影像,成了我們記憶中最難忘的畫面。

今年三月,我和孩子們一起在郊野游玩,寫下“踏春問春花絮飛,沐陽戲水笑聲歡”;在大學校園的櫻花樹下寫下“景含情、情中景,櫻花雨下老少歡,粉嫩天下讀書人”;看見栩栩如生的根雕藝術品,想起人們獻給竹子的贊美那么多,我竟忍不住為樹根打抱不平,可笑地寫下“竹節松心故凜然,萬桿連片重云天。木結紋理深莫測,禿枝可雕展翅鷹”?!按笞鳌备娉芍?,我會在家庭微信群展示,偶爾還會發在“朋友圈”,有時也讀給孩子們聽。因為寫的是和他們在一起發生的故事,孩子們一高興就會以吻獎賞。我隨想隨寫,日積月累??匆娮约旱淖髌范嗔似饋?,我又學著用簡書APP建立了自己的文集,自得其樂。

晚年幸福就是這么簡單。在血脈相連的陪伴中成長的,除了孩子,還有自己。

“國學”祖孫共讀:熏陶著你滋潤著我

孩子們在幼兒園上小班時,老師教他們背《弟子規》?;氐郊?,小家伙像模像樣地晃動小腦袋:“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有余力 ,則學文 ……”童稚的聲音像天籟一樣好聽。

兩個晃得歡的小腦袋激發了我的好奇心。我利用自己學過的古文基礎逐句去理解,《弟子規》是圣人對學生的訓示: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對自己謹慎約束,對人誠實可信。我查找和翻閱資料,嘗試著用簡單的白話文給孩子們講一個一個類似于“冬則溫,夏則凊”“德有傷,貽親羞”的典故,希望孩子在唱的過程中能夠理解長幼關系,知道端正品行、尊重長者。

現在有的年輕爸媽學西方教育理念,要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忽略了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來的規矩,模糊了規矩和方圓的辯證關系。爺爺奶奶們一味地溺愛遷就孫輩,是隔代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老人對第三代的愛,往往超過當初對自己孩子的愛,助長孫輩養成任性、自私、暴躁等劣習。比如,孩子為玩具爭吵是再正常不過的小事情。我外孫和孫女之間(相差一歲)也經常發生爭執。因為孫女小,只要有爭執,大人們的調解都是一邊倒:“妹妹小,你是哥哥應該讓著妹妹?!本枚弥?,只要發生爭執,妹妹就哭鬧,哥哥則嘟著嘴生氣,并對著我們大聲喊叫。我趁機給他們講解《弟子規》中的“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以此教導他們:作為兄長要善待妹妹,作為妹妹要尊敬兄長,兄妹之間要和睦相處。我還給他倆定下規矩:一、妹妹只要哭就不調解;二、兄妹只要發生爭吵,兩人就都有錯。這一招還挺靈,妹妹后來基本不哭了,兩人爭吵也少了。兩個孩子相互之間逐步學會了讓步。為了給孩子做榜樣,我們老兩口之間的溝通也溫和了許多,孩子們聽見我們爭論就會提醒說:“爺爺、奶奶,你們又大聲說話啦!”哈哈哈!

孫女長得秀氣,眼睛又大,也許是聽的贊美聲多了一些,她特別愛照鏡子,穿衣服也很挑剔。我們偶爾會拿外孫穿小了的衣服、鞋子給她穿,可她就是不肯穿。我知道愛美之心是女孩子的專利,但不能助長這種習慣。為了讓她不在外表優越感下變得孤傲,我給她講《弟子規》中的“衣貴潔,不貴華”,穿衣服貴在整潔干凈,而不在于華貴漂亮;我還把原中央電視臺節目主持人董卿幼小時父親為培養她的學習專注力,對她的衣裝偏重于男孩子打扮的故事讀給她聽;一有機會,我就告訴孫女她爸爸掙錢的辛苦,講節省和浪費的關系……慢慢地,小孫女接受了我的意見,后來逛商店時,我們說要給她買鞋。她牽著我的手往外走,說:“不用買,家里有哥哥的鞋,我能穿?!?/p>

孩子的成長變化也在考驗爺爺奶奶,我們的學習、思考、表達都需要像電腦系統一樣經常更新?!堵暵蓡⒚伞肥怯柧殐和瘧獙?、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從單字到多字的層層屬對,讀起來如唱歌般,在啟蒙讀物中獨具一格,對培養孩子和自身的文化修養大有幫助。于是,我把微信公眾號“凱叔講故事”中,原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王凱念《聲律啟蒙》作為早上的起床號,每天早上連播三遍。孩子的記憶力真的很奇妙,她很快就能把《聲律啟蒙》流利地背誦來下。孩子為了得到我的贊揚,還會時常在我面前展示:“云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燕,宿鳥對鳴蟲……”

孫女韻味十足的童音和意境幽遠的詩詞,再次把我帶回年少時代。我給他們講述自己小時候在詩歌朗誦比賽中獲得一等獎、朗讀的《東郭先生和狼》獲得比賽二等獎,毫不掩飾地“得瑟”了起來。只要有空,我就去翻閱和重溫一些古詩詞,然后跟她解釋詩詞中叟和童、貧和富、暮鼓和晨鐘的意思。

因為沉浸于聲律的學習和詩詞的閱讀,我想提筆寫字的欲望蠢蠢欲動,萌發了“勤筆寫晚晴”的念頭。我在花甲生日那天,以一首《生日雜想》作為開篇,連不輕易夸人的老頭子也為我點贊稱好。

“藝術”老少同行:你的鋼琴我的簡譜

孩子開始學鋼琴了!陪伴孩子練琴成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我是五音不全、“豆芽符號”一個都不認識的人,如何判斷孩子的彈奏是否正確?

孩子的需要如“軍令”,我從網上購買了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的《五線譜基礎》和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鋼琴基礎教程》,從音樂入門開始,和孩子同步學習五線譜,學著了解鋼琴的基本指法,并堅持每星期去聽一次鋼琴課。這樣,孩子每天的彈奏練習就成了祖孫兩代人共同的作業。我是奔古稀的人了,指頭僵,琴彈不好,但對學習識譜的能力還是蠻自信的。孩子年齡小,看五線譜的時間不宜太長,我便把他們彈奏鋼琴的時間嚴格限制在半小時之內。規定時間一到,孩子們叫一句:“奶奶,檢查作業啦!”我這“半個教授”(我老伴封的雅號)就用臨時抱佛腳學到的基本知識正經八百地當起了孩子的“藝術指導”。

只要我頭一天認真地檢查和糾正了孩子彈琴的錯誤,孩子第二天下課一進門肯定會大聲嚷嚷:“老師今天表揚我了,獎了一張大大的卡通貼紙給我?!闭f完,他們還會連蹦帶跳地把貼紙送到我眼前。爾后,他們會小心翼翼地把卡通貼紙貼在自己的練習手冊上。前不久,孫女還趴在我枕邊得意地告訴我說:“奶奶,我有50多張獎勵的卡通貼紙啦!”可不要小看這些漂亮的貼紙哦,這可是孩子的寶貝,是他們的精神財富。

在家長會上,我這個當奶奶的竟然受到了鋼琴老師的表揚,她還要我向年輕的媽媽們介紹“不會彈琴,如何指導孩子”的經驗。有一次,孩子帶著滿臉的疑惑問我:“奶奶,你沒學過彈鋼琴,怎么知道我彈的是對還是錯呢?”我很神秘地告訴他:“我有兩個老師:一個老師是書本,一個老師就是你們?!焙⒆铀贫嵌攸c點頭。

經過一段時間的共同學習,兩個孩子嘗試參加了2017年上?!拔磥碇恰鄙賰轰撉僖魳反筚?。而我自己,隨著對五線譜的識讀能力日漸長進,慢慢地就有了“我想唱歌我就唱”的沖動。眼前,一本獻給老年朋友的《鋼琴曲選》又擺在我的桌子上,期待我的堅持和努力。在老伴的“唆使”下,我又報名參加了社區合唱隊,為自己的晚年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更重要的是,可以更好地去了解和懂得孩子的藝術世界,尋找和孩子的共同語言,用一顆“少女心”去和他們交流,贏得孩子的信任和“崇拜”。這當然有難度??墒?,當你把這種努力作為生活情趣,就變成了自覺自愿的追求,希望也就在其中!

孩子們曾經唱過一首《顛倒歌》:“小小老鼠樹林里面稱大王,大獅子害怕那只小老鼠……”我現在好像也有這只小老鼠的感覺,哈哈!原本以為照顧第三代是自己繼續在為兒女們付出一切,而實際上,這種付出換來的回報價值是無可替代的,我切身體會到:正確的隔代教育對晚年幸福作用巨大,和孫輩相互滋養、相互欣賞、相互逗樂,我們可以將童年生活重演一遍,拾起被遺忘的幸福,補全日漸殘缺的靈魂……

猜你喜歡
弟子規孫女鋼琴
吳健雄孫女眼中的“東方居里夫人”
弟子規
弟子規
孫女送我生日禮物
紙鋼琴
為誰吃飯
孫女帶我看車展
鋼琴
弟子規
半夜敲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